拾遺物語 費勁的關(guān)系都是錯的關(guān)系。真正對的人,相處起來都很容易,無論愛情或是友情。 壹 一位讀者在后臺問我: “拾遺君,朋友疏遠了要不要挽回?” 他在留言里這樣對我說: “大學時,我跟一位同學非常好, 好得可以同穿一條褲子。 但工作之后,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們的關(guān)系慢慢就變淡了, 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很少聯(lián)系了。 曾經(jīng)是那么好的朋友, 現(xiàn)在竟然是那么疏遠, 想起來很是傷感, 你說我該不該去挽回這段友誼?” 貳 我跟這位朋友曾經(jīng)有過同樣的困惑。 春節(jié)回老家,我媽問我: “放假了,怎么也不找小軍玩?。俊?/p> 我吞吞吐吐,不知道說什么好。 我和小軍是光屁股玩大的發(fā)小, 小時候我們信誓旦旦: “我們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 “嗯,一輩子?!?/p> 一輩子的盡頭,只是初中畢業(yè)。 初中畢業(yè)后,他輟了學,我念了高中。 高中時,我還經(jīng)常向人炫耀: “我有個發(fā)小,跟我鐵得不得了?!?/p> 但工作之后,我們莫名就越走越遠了。 他前些年喜歡來叫我玩: “一起去洗浴中心做個大全套吧?!?/p> 我說:“算了,沒什么意思?!?/p> 等幾天,他又來叫我:“走,泡吧去?!?/p> 我說:“算了,我不太喜歡?!?/p> 他喜歡撩妹,我喜歡看書。 他喜歡打牌,我喜歡碼字。 他喜歡熱鬧,我喜歡清靜。 一來二去,我們慢慢就疏遠了。 以前連課堂偷偷放個屁都會告訴對方, 現(xiàn)在見面已經(jīng)完全找不到共同話題了, 只剩下尷尬的寒暄和硬聊。 以前我也跟這位朋友一樣, 覺得很傷感,甚至很愧疚, 總想著去挽回這一段友情, 總想著去維持這一段感情, 但后來我讀書時讀到了兩個故事, 一下就恍然大悟了: 凡是費勁的關(guān)系,都是錯的關(guān)系。 如果一種關(guān)系讓你覺得很累, 那就隨它自然而然地結(jié)束吧。 叁 第一個讀到的故事, 是“有故事的蔣同學”講述的。 一個朋友問蔣同學: “如果有個男孩子說喜歡你, 愿意在你來大姨媽的時候給你熬紅糖姜茶, 平常也對你很好,什么事都順著你, 你會考慮和他有個以后嗎?” 蔣同學的回答讓我非常意外: “不會。 成年人的感情世界里, 我不會單單因為這些就淪陷。 小孩子的戀愛模式, 是我喜歡你,你就是我的全世界, 我就要永遠和你在一起。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 我的愛情變得世俗, 喜歡不再是我衡量一段關(guān)系是否值得的唯一標準, 品行、家庭、三觀、經(jīng)濟, 以及為人處事和交際圈, 都會變成條條框框左右我的選擇。 那些對我好的,我喜歡的, 最終都輸給了合適。 成年人的世界里,合適比喜歡更重要?!?/strong> 她的這個回答,讓我心里一抽。 肆 第二個故事,是學者劉瑜講的。 劉瑜在美國留學時, 認識了一位德國女生, 一來二往,兩人成了朋友。 但成為朋友之后, 兩人友誼一直維持在30度, 劉瑜想給這份友誼升升溫, 希望能從普通朋友升溫到知心閨蜜, 但她“扔了很多的柴也不管用”。 為什么呢? 劉瑜說:因為我們總說不到一起去。 “如果說到我們系某個教授, 我剛想說他的壞話, 她就說:啊,他太棒了…… 說到某個學術(shù)會議,我剛想吐槽。 她就說:那個會讓我受益匪淺……” 劉瑜費盡心思想跟她成為朋友, 但發(fā)現(xiàn)不管“扔多少柴”都沒有用, 慢慢她就明白了一件事情: 凡是需要費勁維持的關(guān)系, 都不是理想的關(guān)系。 如果一段關(guān)系總是讓你感覺很累, 那這段關(guān)系一定不是合適的關(guān)系。 真正對的人,相處起來都很容易。 劉瑜的故事,也讓我心里一抽, 從此我就明白了一個道理: 最好的關(guān)系,是相處舒服。 最好的關(guān)系,是相處不累。 那些可以讓我們卸下偽裝、自在舒服的人, 才值得我們相處一生。 伍 東晉書法家王徽之,居于浙江山陰。 一天夜晚,天降大雪。 王徽之半夜醒來, 推開窗戶,四望皎然。 賞雪吟詩間,突然憶起好友戴逵。 雕刻家戴逵,住在百里外的剡縣。 王徽之不顧天寒路遙,乘船溯江而上。 翌日,抵達戴家,王徽之卻沒敲門, 而是轉(zhuǎn)身對隨從說:“我們回去吧?!?/p> 隨從問:“既然來了,怎么不進去?” 王徽之答:“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事后戴奎聞之,笑曰:“真知己也!” 什么是最舒服的關(guān)系。 最舒服的關(guān)系就是這樣——自在隨意。 不必思前顧后,不必刻意偽裝, 不必黏黏糊糊,不必猜猜忌忌, 我是什么樣,就表現(xiàn)出什么樣子, 舒服,自在,心安,隨意。 陸 紅學家周汝昌, 講過他跟張伯駒的友情。 張伯駒是大收藏家, 周汝昌經(jīng)常去他那里看書。 “我到了張伯駒那里, 我不理他,他也不理我, 我要回學校了, 也不告辭,出了門就走, 我們那個關(guān)系沒人能理解?!?/p> 著名演員陳道明, 也說過一段類似的話: “最好的事兒,就是跟好朋友一起發(fā)呆?!?/p> 什么是最舒服的關(guān)系? 這就是最舒服的關(guān)系——不必刻意討好。 真正舒服的朋友, 并不是在一起就有聊不完的話題。 而是在一起就算不說話, 也不會感到尷尬。 舒服的關(guān)系,連沉默都很舒服。 柒 舒服的愛情和婚姻,其實也是這樣。 劉若英是1970年出生的, 她快滿40歲了還沒男朋友, 長輩和朋友都為她著急, “你想找一個多優(yōu)秀的男人啊?” 劉若英40歲的時候, 終于找到了男朋友。 大家都以為這個鐘石一定不簡單, 后來才知道他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 朋友們問:“為什么是鐘石?” 劉若英答:“我跟他在一起非常舒服?!?/p> 他倆相處究竟有多舒服? 我隨便舉幾個例子吧。 結(jié)婚時,劉若英對鐘石說: “我不會在家里做全職太太, 唱歌、演戲、寫作, 哪一樣我都不想耽誤?!?/p> 鐘石握著她的手說: “你這么豐富有趣,我才娶你的啊?!?/p> 情人節(jié)到了,鐘石工作很忙, 正發(fā)愁怎么空出時間陪劉若英。 劉若英卻打來了電話:“我約了閨蜜過節(jié),你不用特地陪我,也不用給我送花?!?/p> 劉若英和鐘石在家里設(shè)置了兩個書房, 分別是房子對角線最長距離上的兩端。 進家門后,一個往右走一個往左走。 他在他的空間里做事講話,她不受影響, 她也在她的空間里潛心沉思,寫稿看書。 他倆就這樣“舒服”成了一對模范夫妻。 有人問劉若英幸福婚姻有什么秘訣, 劉若英說:相處不累,才能久處不厭。 人越長大就越明白, 愛不愛是其次, 相處不累才最重要。 真正能和你長久相處的人, 都是你跟他在一起很舒服的人。 愛人與愛人之間最舒服的關(guān)系, 是不必刻意討好。 你可以做你自己, 我也可以做我自己, 不需要誰刻意去迎合誰。 捌 隨著年齡的增大, 我越來越喜歡張愛玲對“關(guān)系”的處理方式。 張愛玲與炎櫻相識于香港大學, 念大學時,兩人好得如膠似膝。 張愛玲書中插畫,多由炎櫻創(chuàng)作。 張愛玲結(jié)婚時,炎櫻更是證婚人。 可后來,兩人莫名就沒了來往。 炎櫻寫信說:為什么不再理我? 張愛玲說:我不喜歡老是聊幾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個死人一樣。 “那個時候我們能成為朋友, 只是因為我們恰好出現(xiàn)在了同一間教室里, 恰好都需要有人陪自己吃飯逛街聊心事, 所以就天天膩歪在了一起。 但后來經(jīng)歷成長經(jīng)歷世事后, 才發(fā)現(xiàn)我們根本就不是一類人, 所以我們就只能走到這里了?!?/p> 這是張愛玲的潛臺詞。 到了一定的年紀, 真的沒有精力再去討好誰了, 任何一段費盡心思才能維持的感情, 都不是我想要的, 我只想跟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 玖 再講一個我大學同學靜的故事了。 靜喜歡上了一男生,為他神魂顛倒。 他喜歡吃魚,她就在寒風刺骨的冬晨, 在河邊守候數(shù)小時,為他買新鮮的魚。 兩人吵架了,明明不是自己的錯, 她也要站一整夜的綠皮火車, 去他的城市,跟他說聲對不起。 大冬天,例假來了,她蹲在地上, 也要把他的臭衣服洗得干干凈凈。 靜以為,這樣付出就能換來他的真愛。 可她做好一缽魚湯,電話他回來吃飯時, 換來的是一聲怒吼:“煩不煩,我正忙?!?/p> 她站了一夜綠皮火車抵達他面前時, 換來的是一句“你來干嘛”, 然后他轉(zhuǎn)身就和朋友繼續(xù)打牌。 她將干凈的衣服放到他面前時, 換來的是一句:“這本來就是女人該做的事?!?/p> 但即便這么犧牲和付出, 靜最后還是失去了他。 我講靜的故事就是想告訴大家——凡是需要費心討好的關(guān)系,都撐不了太久。 如果一種關(guān)系總是讓你覺得很累, 那就是時候該結(jié)束它了。 如果一段關(guān)系總是不斷消耗你的能量, 那就是時候該結(jié)束它了。 結(jié)束一段關(guān)系, 有時候并不是一件壞事。 人生已經(jīng)如此艱難了, 何必再讓自己這么疲憊呢! 而且,時間那么貴, 留給那些相處不累的人吧! 遠離消耗你的人,也不去消耗別人。 跟舒服的人在一起,是最好的養(yǎng)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