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著漫長的發(fā)展歷史,在時間的沉淀下,中國古代社會形成了無數(shù)風采各異的風俗習慣,但是有一些習慣卻是沒有“人道”和“科學”的,這些習慣風俗被稱為陋習,很多陋習比如“裹小腳”、“活人殉葬”等都已經(jīng)廢除了,但是還有一些陋習依然存在于我國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歷史遺留下來的陋習,還有多少? 首先就是男尊女卑的觀念,封建時代多以體力勞動為主,而女性體力不如男性,且無權(quán)學習知識及參與工作,只能進行輕工業(yè)及農(nóng)活,所以男性便成為了家里的“頂梁柱”,久而久之形成了男尊女卑的意識。在現(xiàn)代社會貧困地區(qū)男尊女卑的現(xiàn)象依然嚴重。 “男尊女卑”是古代典型的一種陋習,甚至直接影響到個別現(xiàn)代家庭上,比如男子不得下廚房、女子吃飯不能上桌,結(jié)婚的時候男方必須有房有車,結(jié)婚后必須生男孩傳宗接代,還有社會支持女性來當全職太太,這些觀念在農(nóng)村依舊很嚴重。 第二大陋習就是婚鬧,婚鬧這幾年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主流媒體近年來報道了很多“不合情理、不合規(guī)矩”的婚鬧事件,但是每個地區(qū)的風俗不一樣,每個地方的“婚鬧”也都以各種形式存在著,比如前一段時間,山東滕州一對新人舉行婚禮。迎親的幾個伴郎將新娘子扔到半空中,然而并沒有接住。新娘后腦勺著地,昏迷不醒。情急之下,家人撥打110,民警開辟綠色通道將新娘送醫(yī)。后來查知新娘“輕微腦震蕩,搶救以后,沒什么大礙了”。這也是古代流傳至今的一大問題。 第三個陋習是封建迷信,最嚴重的是有病不就醫(yī),用迷信解決。這些封建迷信多以宣傳神權(quán)為主,借鬼神附身,借神斂財。具體講就是相信鬼神、占卜、扶乩、預言天書這些東西,本來人生了病需要吃藥,但一些老人卻相信鬼神可以幫他治病,所以通常會祭祀鬼神不吃藥,使人們受到很多損害。 歷史遺留下來的陋習,除了上面說到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過年放鞭炮,年年都有人出事,還有朋友聚會離不了酒等等。從古流傳至今的習俗既有精華也有糟粕,但有時候習俗與粗俗、惡俗只有一步之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