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樸溫中湯厚樸溫中湯功效與作用溫中行氣,燥濕除滿。 厚樸溫中湯主治脾胃寒濕。癥見脘腹脹滿,或客寒犯胃,時作疼痛,不思飲食,四肢倦怠無力,舌苔白膩,脈沉弦。 厚樸溫中湯用法按原方比例酌定用量,加姜三片,水煎服。 厚樸溫中湯方解脘腹脹滿,時作疼痛為本方主證,屬中焦寒濕。脾胃虛寒,運化無權,濕邪內停,氣機不暢,故脘腹脹滿;陽虛生寒,寒凝氣阻,故時作疼痛;脾胃受病,納運失常,故食欲不振;脾胃主肌肉四肢,濕滯氣機,則肢倦無力;至于舌苔白膩,脈沉弦,皆脾胃寒濕,氣機不暢之象。 據(jù)寒濕困阻,脾胃氣機壅滯之病機,治宜行氣除滿為主,輔以溫中燥濕。本方證以寒凝濕滯為主,故重用辛苦燥濕之厚樸,燥濕溫中,行氣下氣?!侗静輩R言》稱其“寬中化滯,平胃氣之藥也。凡氣滯于中,郁而不散,食積于胃,羈而不行,或濕郁積而不去,濕痰聚而不清,用厚樸之溫可以燥濕,辛可以清痰,苦可以下氣也。”陳皮辛溫,理氣燥濕;草豆蔻專入脾胃,燥濕溫胃;木香行氣止痛,共為輔藥。更以干姜溫中祛寒,茯苓滲濕健脾,生姜降逆和胃,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成行氣除滿,溫中燥濕之功。 厚樸溫中湯按語本方以脘腹疼痛或脹滿、飲食不振、四肢倦乏、苔白膩為辯證要點?,F(xiàn)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胃炎、慢性肝功炎、慢性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早期肝硬化等。如見氣虛,加黨參、黃芪;腹脹甚,加枳殼、砂仁;腹痛甚,加玄胡索、香附;納差,則加山楂、神曲等。 厚樸溫中湯同名方《醫(yī)學傳燈》厚樸溫中湯,由厚樸、半夏、杏仁、枳殼、桔梗、炮姜、藿香、香薷、甘草、陳皮構成。功能行氣寬中化濕。主治夏月中暑、口食生冷,飲食不思,脈沉細緩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