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02課,仍然是講“艸”部漢字中的六個漢字,具體如圖: (今天所要講的六個漢字) 1、葠。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biāo)注了一個音shān。給的解釋是:“喪藉也?!笔菃识Y所用之物嗎?字義并不明確?!队衿?艸部》有:“葠,猶苫也,草自籍也?;蜃魃??!币簿褪钦f,葠的讀音與字義與苫相同,基本可以推斷出,葠是用草編的草墊子。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又給了補(bǔ)充:“……則與苫音義同。苫固兇服覆席也?!睅讉€解釋合起來,我們能得出一種【猜想】:葠的本義是穿著喪服坐在靈前的專用草墊子。注意,這個結(jié)論不是各種經(jīng)典字書給的定義,字書無結(jié)論,只能推演一下。 (二)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是shēn?!稄V雅.釋草》里說:“葠,地精人蔘也?!蓖跄顚O的《廣雅疏證》說:“各作俱作‘地精人葠也”“顯然,讀這個音時,葠的字音字義同“蔘”。就是人參。人參的樣子如圖: (人參) 人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葉片無氣孔和柵欄組織,無法保留水分,因此溫度高于32度葉片會灼傷。人參通常3年開花,5-6年結(jié)果。一般生長于北緯33度-48度之間的海拔數(shù)百米的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或落葉闊葉林下(比如東北地區(qū))?!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了中國4000年前就已經(jīng)有人參:“人參,味甘微寒,主補(bǔ)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人銜,一名鬼蓋。生山谷?!?/p> 葠的小篆寫法如圖: (葠的小篆寫法) 2、?。這個字就是現(xiàn)在的“折”字?,F(xiàn)代漢語高頻常用字。相對復(fù)雜一些:(1)檢字注意:一般收“?”的字書,將其列在“斤”部,而“折”字在“手”部,查字書時要記住。(2)小篆與籀文字形有差異。影響了字義分析。籀文字形如圖: (籀文的折) 這個字有四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biāo)了一個音shé,給的解釋是:“斷也。”許慎引用譚長說,認(rèn)為籀文的字形中,左邊的樣子是“艸”在“仌”(冰)中,因?yàn)楸詳嗔?。而小篆(見小篆字形)從手。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認(rèn)為“從手從斤,隸字也?!闭J(rèn)為是從隸書字形演化出來的; 王筠的《說文釋例》關(guān)于這兩個字形說得多些:重文的折,說解以為從仌,似非。若從斤、仌二字為義,則艸之折也,斤斷之邪,仌摧之邪?義無統(tǒng)屬,是謂雜亂。且論其部位,是仌在艸中,而云‘艸在仌中’,亦非以字形見字義之法。案:當(dāng)為以會意兼指事字。二非仌字,但以之界艸之間,以見其為已斷。恐其傳寫既久,連艸為手,不可解耳。 大意是:籀文的折,說解認(rèn)為的從“仌”,似乎不對,因?yàn)閿嗟慕Y(jié)果如果是仌,那么右邊的“斤’無法解釋,容易引起雜亂。而且,字形位置明顯是冰在草中,不是草在冰中,所以“折”應(yīng)當(dāng)是會意兼指事字,中間的兩個筆畫,不是仌字,而是用兩個筆畫界定在兩個艸之間,顯示出艸已經(jīng)斷了。隨著傳寫的時代久遠(yuǎn),就成了“?”兩個艸連在一起了。我們認(rèn)為,王筠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因此采用此說。 折的本義是斷。不管用哪種方法來解析字形,都是這個意思。比如我們說,棍子折了?!稄V韻.薛韻》又說:“折,斷而猶連也”。斷了,但是還連在一起,比如我們平常說的:胳膊折了。魯迅的《孔乙己》里也有:“他打折腿了?!?/p> (站著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 本義之外,折還指虧損。比如《三國演義》里有“賠了夫人又折兵”這里的折讀shé不能讀zhé,這樣更準(zhǔn)確;再比如魯迅的《故鄉(xiāng)》里有:“種出東西來,挑去賣,總要捐幾回錢,折了本,不去賣,又只能爛掉?!?/p> (二氣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二)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讀作zhé。按照《漢語大字典》的解釋,《說文》的本義應(yīng)讀這個音。指的也是斷。但分析一下,讀這個音應(yīng)當(dāng)是表示斷的動作,而讀shé應(yīng)當(dāng)是表示斷掉的狀態(tài)。兩個“斷”都說得通,所以,暫時不界定究竟是中華書局的版本錯了,還是《漢語大字典》錯了。讀這個音時,折的本義是折斷;弄斷。比如我們平常說的骨折。你看,漢語多復(fù)雜:腿折(shé)了,醫(yī)院給的診斷是骨折(zhé)。 本義之外,折還有如下許多意思:(1)判斷,裁決。比如《論語.顏淵》說:“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孔子說的話:只聽了單方面的供詞就可以判決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2)屈從?!稄V雅.釋詁一》有:“折,下也。”;(3)減損。比如我們平常說的“折壽”;(4)死,多指早死。比如夭折。蘇東坡《屈原塔》詩里有一句:“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直譯大意是:古往今來人總是要死的,何必計(jì)較早死晚死。 (屈原像) (5)毀掉?!墩滞ā防镉校骸罢郏瑲壱??!保?)阻止,挫敗。這個意思現(xiàn)在常用,比如,挫折,百折不撓。《詩經(jīng).大雅. 緜》里最后一句:“予曰有御侮”《毛傳》給的解釋是:“折衝曰御侮?!笨追f達(dá)作疏補(bǔ)充:“有武力之臣能折止敵人之沖突者,是能捍御侵侮,故曰御侮也。這句詩大意就是:我有猛將能克敵制勝;(7)折磨。(8)責(zé)難、責(zé)斥。《正字通》里有:“折,直指人過失曰折。”(9)折服。(10)彎曲。比如《晉書.陶潛傳》里有:“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而折腰’”這也是大篆刻家趙之謙那方為五斗米折腰的來由。 (趙之謙:為五斗米而折腰印面及邊款) (11)倒伏。一般指禾苗倒伏。(12)書法用筆的方法。即折筆法,橫畫欲左先右,往右回左。直畫欲下先上。(13)漢字的筆畫各。如:橫、豎、撇、捺、折。(14)摘取;掐取。比如折柳。唐詩杜秋娘的《金縷衣》:“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p> (古人折柳送別) (15)開采?!豆茏?地?cái)?shù)》有:“然則與折取之遠(yuǎn)矣?!瘪R非百注說:“折,開也,取,采也。”(16)握持。比如晁元禮的《滴滴金》詞:“口兒香,發(fā)兒黑,腳兒一折”,就是指美女的腳小,不過一握。(17)折合,抵換。比如折價;折租。(18)折扣,比如:打八折。(19)傾斜容器(把里面的液體倒出來)。比如《紅樓夢》六十三回:“黛玉只管和人說話,將酒全折在漱盂內(nèi)了?!保?0)戲曲名詞。比如,一折戲,折子戲。(21)古代封土為壇進(jìn)行祭地的處所?!墩滞?手部》:“折,封土為方壇曰折?!保?2)古代葬具?!抖Y記.雜記上》:“而后折入?!编嵭ⅲ骸罢?,承席也?!标懙旅饔轴屨f:“折,形如床,無足也?!?/p> (23)古代地名。(24)同“摺”,分別指折疊;皺紋;折子(如存折)等。 此外,折還是一個姓,《正字通》有載。 (三)這個字的第三個讀音讀作tí。用于專用詞“折折”。意思是安逸舒適的樣子?!都?齊韻》有:“折折,安舒貌。” (四)這個字的第四個讀音讀作zhē。指翻轉(zhuǎn),折騰。比如折跟頭。 一個折字,寫了這么多,其實(shí)解釋得仍然很淺。有些未舉例說透。但篇幅已經(jīng)不小了,就此打住。 ?的小篆寫法如圖,注意與籀文字形比較: (?的小篆寫法) 3、卉。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讀huì。注意,檢索時,現(xiàn)代漢語查字典查“十”部,不在“艸”部。讀huì?!墩f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艸之總名也?!敝祢E聲的《說文通訓(xùn)定聲》說:“按:三屮亦眾多之意?!憋@然,卉的本義就是百草的總稱。比如我們平常說:花卉,奇花異卉。比如《詩經(jīng).小雅.出車》有:“卉木萋萋?!薄睹珎鳌氛f:“卉,草也?!痹谶@里,卉,并不包括花。 (花卉) 本義之外,還有幾個意思:(1)泛指草木。比如張衡的《思玄賦》:“桑末寄夫根生兮,卉既凋而已育?!崩钌谱髯⒄f:“卉,草木凡名也。”(2)特指花。比如梅堯臣的《寄題周源員外衢州萃賢亭》:“卉萼人未識,鳥聲日可聽。”花才有萼,顯然在這里指的是花。(3)眾多。這是從字形引出來的意思?!稄V雅.釋詁》中說:“卉,眾也?!保?)蓬勃。比如司馬相如的《上林賦》:“鄉(xiāng)風(fēng)而聽,隨流而化,卉然與道而遷義?!崩钌谱髯⒄f:“卉,猶勃也?!?/p> 此外,卉還是一個姓,《姓苑》有記載。卉的俗體字寫法是三個“十”?;艿男∽瓕懛ㄈ鐖D: (卉的小篆寫法) 字形很容易理解,就是很多草。 4、 艽。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biāo)注了一個音qiú。給的解釋是:“逺荒也。從艸九聲?!对姟吩唬骸劣谲匆??!倍斡癫玫摹墩f文解字注》說:“艽之言究也,窮也?!薄队衿?艸部》:“艽,遠(yuǎn)荒之野曰艽。”因此艽的本義就是遠(yuǎn)荒。比如《詩經(jīng).小雅.小明》里說:“我征徂西,至于艽野。”《毛傳》給解釋說:“艽野,遠(yuǎn)荒之地?!?/p> (遠(yuǎn)荒) 本義之外,艽還指禽獸巢穴里墊的草。《廣韻.尤韻》有:“艽,獸蓐也。”比如《淮南子.原道》里有“禽獸有艽,人民有室。”高誘作注說:“艽,蓐也。”蓐是下一個部首,指陳草復(fù)生也,引申為草墊子。 (二)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讀jiāo。專指“秦艽”草名,龍膽科,多年生草本,也叫大葉龍膽、大葉秦艽、西秦艽,圓柱形根,基生葉較大,莖生葉3-4對,披針形葉片,基部連合。夏秋兩季開筒狀深藍(lán)紫色花,長橢圓形蒴果。入藥后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治療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結(jié)核病、潮熱、黃疸等癥的主藥之一。樣子如圖: (秦艽) 艽的小篆寫法如圖: (艽的小篆寫法) 5、蒜。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讀suàn?!墩f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葷菜”,之前的課程里講過,在古代,人們說的葷菜并不是現(xiàn)在所指的肉菜,而是指有辛味的蔬菜,比如蔥、蒜、韭、薤等。所以,這里的葷菜,并不準(zhǔn)確?!都本推返诰耪掠校骸笆|蒜薺芥茱萸香?!鳖亷煿抛髯⒄f:“蒜,大小蒜也,皆辛而葷?!蔽覀儸F(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蒜的本義是指蔬菜蒜。蒜是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地下鱗莖有白皮包裹,內(nèi)有小鱗莖,就是我們說的蒜瓣。根據(jù)蒜瓣的大小分大瓣種和小瓣種。 (大蒜豐收) 大蒜種在西漢時從西域傳入。小蒜種由山蒜(就是蒚)移栽而成,古已有之。蒜的各部都有價值。蒜苗、蒜苔可作蔬菜,蒜頭作作料和入藥。 蒜的小篆寫法如圖: (蒜的小篆寫法) 6、芥。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biāo)注了一個讀音jiè。給的解釋是“菜也?!爆F(xiàn)在芥仍然這樣稱呼,芥的本義就是指芥菜。芥菜是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有葉用芥菜(如雪里紅)、莖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頭菜)等變種。種子可榨油或制成芥辣粉(芥末)?!抖Y記.內(nèi)則》里說:“膾,春用蔥,秋用芥”,顯然,芥是重要的調(diào)味品?!蹲至帧防镎f:“芥,辛菜也?!备媒娌说臉幼尤鐖D: (芥菜) 本義之外,芥還有兩個意思:(1)小草?!斗窖浴酚小疤K、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間曰蘇,自關(guān)而西或曰草,或曰芥?!薄肚f子.逍遙游》里有:“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贝笠馐牵旱挂槐谕ヌ玫牡屯萏帲敲葱⌒〉慕娌菀部梢越o它當(dāng)作船。這是樸素的辨證法。(2)芥蒂;梗塞。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p> (二)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是gài。專指“芥菜”,也作“蓋菜”,是芥菜的變種,葉子大,表面多皺紋,是普通的蔬菜莖葉脆嫩,口味清香,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如圖: (蓋菜) 芥的小篆寫法如圖: (芥的小篆寫法) 以上是今天的六個字。隨著課程的深入,我們會越來越多的接觸到非名詞一類的字,因?yàn)闈h語的復(fù)雜性,這些字往往在字意上有細(xì)微的差別而形成豐富的字義,這些內(nèi)容學(xué)習(xí)起來是相當(dāng)枯燥的,感覺就是讀字典,沒辦法,“好者好,惡者惡”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