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自己對攝影的感悟。 攝影的第一階段,從不會拍,到會拍。我們開始學會做減法。減去畫面中不必要的元素。 比如上圖這些照片。就是做減法。 不管是拍景、拍人、拍花。 但是慢慢的,就會落入俗套。拍出來的照片絕大部分都是這樣的。 于是我們開始尋求突破。 有些人玩起了后期,拍起了“大片”。我想說這是死路一條。 這樣的突破只會讓自己更加進入一個俗套的死循環(huán)。因為這種片子實在太多了。只要你會了技法,拍出來都是這樣的。 此時,還有一種做法,不妨進一步做做減法。減去畫面中多余的元素,比如色彩。很多人就此喜歡上了黑白攝影。 慢慢地,你會發(fā)現自己不再滿足于做減法了。原來,越來越多的畫面的元素可以裝進畫面。你越來越會把握畫面的質感了。 這個時候你進入攝影的第二個層次,加法時代。 當然,恕我直言,99.9%的攝影愛好者永遠走不到這一步。 原來一幅畫面中可以裝入那么多元素。你開始明白國畫中散點透視的優(yōu)勢。什么是畫面元素?什么是視覺? 但是此時你又會進入一個怪圈。你會追形式感,非常講究形式感。 我?guī)湍闾鰜怼?/p> 你不妨回頭去看看當年看過的畫冊,看看安塞爾.亞當斯這些看起來很普通的照片與你拍的照片的區(qū)別,相信你會有所領悟。 也不妨看看羅伯特.卡帕非常另類的、宛如普通游客拍攝的作品。 我也非常推薦您看看羅伯特.亞當斯的新地形學。照片的平凡與“去形式化”可能會影響到您。多學多練,有助擺脫俗套。請千萬不要忽視理論學習! 無法再多說了,我也沒有到這么高的境界。 螺旋上升,是攝影永恒的道路。 最后,想回到正題:其實根本就沒有可以讓你落入俗套的題材。 上圖使用佳能EOS650膠片機,職場小蝙蝠Cityogic II攝影包,伊爾福PAN400膠片,習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