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讀史長學問先秦諸侯國之宋國

 懸崖千丈 2019-02-16

一、殷商后裔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這則“揠苗助長”的寓言故事人人皆知,用以諷刺那些忽視客觀規(guī)律的人。寓言的作者不得而知,但寓言的主人公是一個“宋人”。

有人查閱《中國成語大辭典》等資料,共找出二十二條以宋人為主人公的成語。常見的成語如“守株待兔、爾詐我虞、朝三暮四、杞宋無征、什襲而藏、宋聾鄭昭、智子疑鄰、民不堪命、曹商使秦、莫辨楮葉、筑室反耕、掩口胡盧、宋斤魯削、天高聽卑”。但這些成語大多含有貶義,許多先秦諸子都把宋人或宋國的統(tǒng)治者作為嘲笑、挖苦、諷刺的對象。為何先秦諸子總喜歡諷刺宋人呢?下面,鄙人將要講述有關(guān)先秦諸侯國中宋國的歷史故事。

據(jù)《古今姓氏書辯證》 和《通志·氏族略》“商始祖?zhèn)?,為舜之司徒,受封于商,賜姓子?!鄙套迨且浴白印睘樾臻_始的,其后商王盤庚遷殷,出現(xiàn)了“殷”姓。紂王的庶兄微子封于宋之后,宋國的國君稱呼子姓宋氏。

武王伐紂之后,商王朝政權(quán)覆亡,但商王朝的宗祀并未滅絕,因此當武王分封諸侯時,仍封紂王的兒子武庚于殷地,以奉其宗祀。周武王死后,武庚叛亂,被周公平叛殺死,另封紂王的庶兄微子啟于商丘,國號“宋”??鬃印墩撜Z·堯曰》曾記載“興滅國,繼絕世?!彼螄潜恢芴熳臃獾闷呶还糁T侯之一,其他六個享有公爵封號的諸侯國是杞國、祝國、焦國、薊國、陳國、虢國;宋國的國君被稱為“宋公”,爵位要在齊候之上。

杞國,周天子分封夏朝的后裔于杞地,以延續(xù)杞國國祚,主管對夏朝君主的祭祀。杞國微小,公元前445年,杞國亡于楚國。其最著名的貢獻是成語“杞人憂天”。

祝國,周武王封帝堯的后人于祝,建立祝國。公元前768年,祝國亡于齊國。

焦國,周武王封神農(nóng)氏的后人于焦,建立焦國。公元前575年,焦國被晉武公所滅。

薊國,《禮記·樂記》載“武王克殷返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后于薊”,都城約在今北京市房山區(qū)琉璃河鎮(zhèn)。后薊國亡于燕國。

陳國,周武王封虞朝舜帝的后裔媯滿于陳之株野,并把長女太姬嫁給他,都城約在今河南柘城胡襄鎮(zhèn)。公元前478年,陳國被楚惠王所滅。

虢國,周武王把自己的兩個叔叔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封為虢國國君,虢國分為兩部分,虢仲封東虢國君、虢叔封西虢國君,兩虢起著周王室東西兩面屏障的作用。后來,虢國被春秋列強聯(lián)合絞殺。

在古代,中華禮儀分為“五禮”,以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兇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合稱五禮。 即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宋國屬于殷商后人,被封為周王朝的“二王三恪”之一,享有賓禮的待遇。

二、禍起宣公

微子啟是宋國的第一任國君,等微子啟去世后,其弟微仲衍繼位。其后經(jīng)宋公稽、宋丁公、宋愍公、到了第六任國君宋煬公時期,期間宋國內(nèi)亂不止。宋煬公本是宋愍公弟弟,但是煬公繼位,宋愍公次子鮒祀不服,殺死叔父宋煬公,把君位給了長兄弗父何,弗父何不受,鮒祀自立,是為宋厲公。

宋厲公封弗父何于栗,任宋國國卿。弗父何生宋父周、宋父周生世子勝、世子勝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孔防叔,孔防叔避亂于魯??追朗迳?、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孔子。這么看,弗父何是孔子的遠祖,孔子還是宋國國君直系后裔,更遠的看孔子算是殷商后裔。

宋厲公卒,其子舉立,是為宋厘公(公元前858-831年在位)。宋厘公在位二十八年,在位時正好趕上“周召共和”時期。宋厘公卒,其子覵立,是為宋惠公(公元前830-800年在位);宋惠公在位三十一年,宋惠公卒,其子(不知道叫啥)立,是為宋哀公,《禮記·檀弓》記載“宋哀公葬其夫人,裝了一百罐醋和肉醬”,曾子批評“既曰明器矣,而又實之” 宋哀公在位僅一年卒,其子白立,是為宋戴公(公元前799-766年在位)。

從宋厘公開始,宋國終于結(jié)束了長期內(nèi)亂,國力稍穩(wěn),但外部的周王朝卻不平靜,正上演著“烽火戲諸侯、平王東遷、諸侯并起”的歷史大戲,周室日衰,時間已經(jīng)進入春秋時代。宋戴公是宋國的第十一任國君,在位三十四年,戴公在位期間,愛民如子、謙遜忍讓,睦鄰諸侯,曾下達過禁酒令,還建立了一個新式農(nóng)具生產(chǎn)區(qū)。經(jīng)過六十年的穩(wěn)定時期,從戴公開始,宋國日益強盛,已在列強中占有一席之地,爭霸之勢日盛。公元前766年,宋戴公卒,其子司空立,是為宋武公(公元前765-748年在位)。

宋武公在位十八年,公元前748年,宋武公卒、其子力立,是為宋宣公(公元前747-729年在位)。宋宣公在位十九年,公元前729年,宋宣公病重。宣公并未傳位給自己的太子與夷,而是要讓位給弟弟公子和,公子和再三推讓之后,方才肯接受。同年,宋宣公去世,公子和繼位,是為宋穆公(公元前728-720年在位)。 

公元前729年,宋穆公病重,為報宣公之恩,穆公要傳位給宣公的兒子與夷, 并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公子馮和左師勃驅(qū)逐出宋國,讓他們到鄭國居住。臨終前,穆公召見司馬孔父嘉前來,將與夷囑托給孔父嘉輔佐。頻繁的傳兄不傳子為宋國買下了禍患的種子?!豆騻鳌吩u價:“宋之禍,宣公為之也?!?/span> 司馬遷《史記》“春秋譏宋之亂自宣公廢太子而立弟,國以不寧者十世?!?/span>

三、華督弒君

公元前720年,宋穆公卒,與夷繼位,是為宋殤公。一般謚號為“殤”多有可憐、哀怨之意。宋殤公在位時間不長但事情不少。殤公好戰(zhàn),十年十一戰(zhàn),百姓苦不堪言。宋殤公的主要對手是鄭國,偏偏此刻鄭國的國君是鄭莊公,鄭國實力在諸侯列強中當屬首位,宋國自然敗多勝少。穆公在位時任孔父嘉為司馬,華督為太宰(宋國一向有華氏掌權(quán)的傳統(tǒng))。太宰華督貪戀孔父嘉之妻的美色,乃使人宣言國中:“民不堪命,皆孔父為之。”遂殺孔父嘉而奪其妻,殤公大怒,華督又弒殺宋殤公,再從鄭國迎回公子馮,是為宋莊公(公元前710-692年在位)。公元前710年,華督于宋莊公元年擔任宋國國相。根據(jù)華督后來的所作所為,華督奪妻,將民不堪命的責任推脫到孔父嘉身上,可能只是借口,目的是殤公好戰(zhàn)拖累了宋國百姓。

孔父嘉的被殺,在孔氏家族史上是一件很大的事。正是從他開始,孔子家族才開始有了“孔”這個氏名??赘讣蔚暮蟠?,木金父之孫防叔,畏華氏之逼而奔魯。

宋莊公在位時期,國相華督肆意干預鄭國國政,迫使鄭昭公(太子忽)逃亡衛(wèi)國,擁立鄭厲公(公子突)為君。但華督也沒得到好下場,二十九年后死在南宮萬的方天畫戟之下,但他不是自己造反而是為了平息宮廷內(nèi)亂。話說南宮萬借助酒勁把國君宋殤公亂拳打死而后叛亂,華督前去阻止而被殺。宋莊公在位數(shù)年,宋國與鄭國之間發(fā)生多次戰(zhàn)爭,此時鄭莊公已逝,鄭國國力不穩(wěn)且日益衰落的。

宋莊公十年秋,魯桓公和宋莊公舉行“句瀆會盟”。宋莊公十二年冬,宋莊公聯(lián)合齊、蔡、衛(wèi)、陳四國軍隊攻打鄭國,諸侯聯(lián)軍焚燒鄭國都城的渠門,進入鄭國都城的大街上,攻打東郊,占取牛首,把鄭國太廟的椽子拿回去做宋國盧門的椽子。

宋莊公在位十九年,公元前692年,宋莊公去世,其子捷立,是為宋閔公。公元前684年, 宋閔公八年,魯國公子偃從雩門出擊,在乘丘大敗宋軍,魯莊公用金仆姑之箭射中宋國將領(lǐng)南宮萬,魯莊公的車右歂孫活捉南宮萬,后被釋放,史稱宋魯“乘丘之戰(zhàn)”。宋閔公十年,南宮萬亂拳打死了宋閔公。南宮萬殺害大夫仇牧和太宰華督,改立公子游為君,史稱宋前廢公。宋國幾位公子都逃到蕭邑,宋閔公的弟弟公子御說逃到亳邑。南宮萬之弟南宮牛領(lǐng)兵包圍亳邑。同年冬天,蕭邑大夫與宋國公子們一起擊殺南宮牛,并殺死宋前廢公而立公子御說,是為宋桓公(公元前681-651年在位)。南宮長萬逃到陳國,宋國人以重金賄賂陳國,陳國人就讓美女陪南宮萬喝美酒,將他灌醉后用皮革包裹起來,送回宋國。宋國人將南宮萬剁成肉醬。

宋桓公是宋莊公之子,宋閔公之弟,是宋國第十九任國君,在位三十一年。宋桓公元年春,宋桓公和魯、齊、陳、蔡、邾各國國君在北杏會見,是為平定宋國的動亂。 同年冬天,宋桓公和齊桓公在柯地結(jié)盟,開始和齊國講和。宋桓公后來違背北杏的盟約。于是齊國聯(lián)合陳國、曹國派兵攻打宋國,同時請求周王朝出兵協(xié)助,不久聯(lián)軍撤退。從宋桓公元年到宋桓公二十九年,宋國與鄭國又相互發(fā)生多次戰(zhàn)爭,雙方誰也沒占到便宜。但小風畢竟掀不起大浪,此時正是齊桓公的九合諸侯,稱霸天下的時期。 公元前651年三月,宋桓公病逝,太子茲甫即位,是為宋襄公(公元前650-637年在位)。宋桓公在位三十一年,借助齊桓公的威名,諸侯兼并并不劇烈,桓公巧妙周旋期間,為其子襄公爭霸獲得休養(yǎng)生息的時機。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御說文而有才?!庇f就是宋桓公。

四、襄公爭霸

《史記·宋微子世家》記載“冬,十一月,襄公與楚成王戰(zhàn)于泓。 楚人未濟,目夷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惫宦?。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标惓?,宋人擊之。宋師大敗,襄公傷股。國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於阸,不鼓不成列?!弊郁~曰:“兵以勝為功,何常言與!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戰(zhàn)為?” 這是史記上頗為精彩的一段記載,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泓之戰(zhàn)”,“泓之戰(zhàn)”的主角一方是楚成王、另一方就是宋襄公。

公元前652年,宋桓公病重,按照當時的嫡長子繼承制,茲甫本應繼位,懇求要把太子之位讓賢于庶兄目夷,為了躲避弟弟的讓賢,目夷逃到了衛(wèi)國。宋襄公繼位,封庶兄目夷為相,主管軍政大權(quán),輔佐自己處理朝政。宋襄公繼位伊始,正好趕上齊桓公約各路諸侯在葵丘會盟,礙于桓公威望,宋襄公只得前去赴約??鹬畷?,宋襄公接受了齊桓公委托他照顧齊國太子昭的囑托。九年后桓公去世,齊國諸公子爭位,宋襄公率領(lǐng)諸侯聯(lián)軍幫助太子昭回國繼位。此舉使得襄公小有名氣,但是宋襄公的號召力并不大,多數(shù)諸侯并不把宋國放在眼里,只有衛(wèi)國、曹國、邾國三個小國聽命于宋襄公。

齊桓公死后,諸侯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齊桓公,會合諸侯,確立霸主地位。宋襄公召集諸侯在鹿地會盟,在召集盂地會盟時被楚成王的軍隊抓住了,成了楚國的階下囚,直到同年冬季,諸侯在亳地會盟時,在魯僖公的調(diào)停下,襄公才被釋放。這是宋襄公十二年的事情。其實在會盟前,公子目夷就進行過勸阻,可宋襄公不聽,目夷諫曰:“小國爭盟,禍也?!辈宦牎G?,諸侯會宋公盟于盂。目夷曰:“禍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緊接著就是宋襄公十三年,發(fā)生了宋楚的“泓之戰(zhàn)”,這部分細節(jié)在楚國部分再說。公元前637年,在泓之戰(zhàn)中受傷的宋襄公傷痛發(fā)作不治而死,其子王臣即位,是為宋成公(公元前636-620年在位)。

宋襄公是春秋歷史上頗富爭議的一個人物,贊美者認為他仁義有信,是君子的代表,如司馬遷,他說“襄公之時,修行仁義……襄公既敗于泓,而君子或以為多,傷中國闕禮義,曪之也,宋襄之有禮讓也?!?批評者認為他虛偽殘暴,好名無實,如蘇東坡,他說“宋襄公,疑于仁者也……襄公不修德,而疲弊其民以求諸侯?!?宋襄公雖被后人列為春秋五霸之一,但實際上他并沒有真正的得到過諸侯霸主的地位。就其功業(yè)來說也沒有達到爭霸諸侯的標準,泓水慘敗讓后人對宋襄公貽笑千年。

公元前637年夏,宋襄公傷痛發(fā)作,不治而死,其子王臣即位,是為宋成公。宋成公是宋國的第二十一任國君。公元前633年,楚成王派令尹子玉討伐宋國,宋成公向晉國求救。 由于宋成公之父宋襄公善待晉文公(晉文公落難之時,宋襄公曾送給重耳八十匹馬),曹、衛(wèi)羞辱過晉文公,晉文公為報私仇,攻伐曹、衛(wèi)以解宋圍,就發(fā)生了著名的諸侯大戰(zhàn)“城濮之戰(zhàn)”,楚兵去,晉稱霸。公元前620年,宋成公去世,其弟子御殺了宋成公的太子和大司馬公孫固,自立為君,是為宋后廢公。之后,宋國人又殺了宋后廢公,立宋成公的小兒子杵臼為宋國國君,是為宋昭公(公元前619年–前611年在位)。彼時宋國的地位已經(jīng)頗為尷尬,在晉國和楚國的夾縫中以求生存之機。宋國無力爭奪霸業(yè),只能依靠晉國、或者楚國。

公元前611年,宋昭公準備去孟諸打獵的路上,王姬便派遣帥甸攻殺宋昭公,擁立公子鮑(宋昭公的弟弟)繼位,是為宋文公(公元前610年–前589年在位)。王姬是誰,王姬是宋襄公的夫人,周襄王的姐姐,天子的姐姐自然不是善茬。早在昭公元年,因為昭公對王姬禮遇不周,王姬依靠戴氏的族人殺死宋襄公的孫子孔叔、公孫鐘離和公子卬。據(jù)說,公子鮑之所以能繼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公子鮑容貌漂亮而艷麗,王姬想和他私通,公子鮑不肯,王姬于是幫助他在國人中廣施恩惠,并依靠大夫華元的推薦讓他擔任右?guī)?,國人都由于王姬的關(guān)系而擁護公子鮑。《史記》載:“九年,昭公無道,國人不附。昭公弟鮑革賢而下士。先,襄公夫人欲通於公子鮑,不可,乃助之施於國,因大夫華元為右?guī)?。昭公出獵,夫人王姬使衛(wèi)伯攻殺昭公杵臼。弟鮑革立,是為文公。”

五、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span> 出自《韓非子·說難》,講的是成語“智子疑鄰”的故事,它告訴人們一個道理:聽別人的意見要選擇正確的,而不要看提意見的人與自己的關(guān)系,對人不可以持偏見。這則寓言同樣寫的是一個宋人。

“入國而不存其士,則亡國矣。見賢而不急,則緩其君矣。非賢無急,非士無與慮國。緩賢忘士,而能以其國存者,未曾有也。”出自《墨子·親士》。 墨子是一個宋國人,是一個思想家,是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接前,鄙人接著講述先秦諸候中宋國的故事。

司馬遷《史記》這樣評價宋文公:“昭公弟鮑革賢而下士。”宋文公在位二十二年,大事做的不多,麻煩事倒是不少。 公元前610年,宋文公元年,晉靈公派大將荀林父與諸侯出兵伐宋,追究襄公夫人弒君之罪。因宋文公得民心,行賄賂,于是諸侯撤軍。緊接著,宋文公又平定族人叛亂。宋文公四年春,鄭國公子歸生受楚國命令攻打宋國。宋文公派華元、樂呂帶兵抵御。結(jié)果宋軍大敗,華元被俘,樂呂被殺,鄭軍繳獲戰(zhàn)車四百六十輛,俘虜二百五十人,割下一百名宋軍陣亡士兵的耳朵。不久之后,華元自己逃回了宋國。

從宋文公十五年起,宋國就成了楚國進攻的對象,原因就是楚莊王想稱霸諸侯,宋國擋在楚國進兵的路上。公元前589年,宋文公二十二年,宋文公去世,其子瑕立,是為宋共公(公元前588年–前576年在位)。公元前576年,在位十三年的宋共公去世。公子蕩的曾孫蕩澤作亂,殺死了太子肥。接著,蕩氏被華元誅滅,蕩澤被殺,族人逃到楚國。于是,他的小兒子成被立為國君,是為宋平公(公元前575年–前532年在位)。公元前546年,宋平公三十年,宋國大夫向戌發(fā)起第二次弭兵之會,確立晉、楚共為霸主的地位,這也是宋國在春秋歷史上最后的大作為。公元前532年,在位四十四年的宋平公去世,太子佐繼位,是為宋元公(公元前531年–前517年在位)。

叔梁紇生了九個女兒,一直想要個兒子。于是娶妾生了個兒子,取名伯尼。但這個孩子腳有毛病,叔梁紇很不滿意,于是又娶顏征在。當時叔梁紇已六十六歲,顏征在還不到二十歲。他們所生的兒子取名仲尼,時間是公元前551年夏歷八月廿七。 此時宋國正是平公執(zhí)政,孔子的遠祖本來就是宋國人,六十年后,當孔子來到家鄉(xiāng)宋國,但待遇不算好。

左丘明《左傳》:“宋元公無信多私?!彼卧珵槿瞬恢v信用,私心很多,不喜宋國的華氏、向氏二族,意欲除之。 公元前522年,宋元公十年,華定、華亥和向?qū)幉邉澲\反,華亥假裝有病,以引誘宋國諸公子。凡是公子前去探病,就扣押起來。同年六月初九,華亥殺死公子寅、公子御戎、公子朱、公子固、公孫援、公孫丁,把向勝、向行囚禁在谷倉里。宋元公到華亥那里去請求,華亥不答應,反而要乘機劫持宋元公。六月十六,華亥將太子欒和他的同母兄弟公子辰、公子地作為人質(zhì)。宋元公也與華亥的兒子華無戚,向?qū)幍膬鹤酉蛄_、華定的兒子華啟,和華氏結(jié)盟,把他們作為人質(zhì)。宋元公十二年,楚國遣使向宋元公施壓,迫其赦免華氏。華氏族流亡至楚,內(nèi)亂至此平息。

六、孔子過宋

公元前517年,宋元公十五年,元公去世,太子欒即位,是為宋景公(公元前516年–前469年在位)。宋景公二年秋,宋景公派大夫樂祁與晉、衛(wèi)、曹、邾、滕五國在扈地會見,目的是為受命前往成周戍守,同時商量護送遭到季孫氏驅(qū)逐在外的魯國國君魯昭公回國復位。宋元公為為魯昭公能回魯國便替他四處求情,結(jié)果走到半路上去世了。宋國、衛(wèi)國都認為送回魯昭公對自己國家有利,堅決地請求。由于晉國大夫范獻子接受季孫氏的賄賂,于是護送魯昭公回國之事作罷。

公元前500年,宋景公十七年,宋景公寵信向魋,向魋得罪了公子地,因為景公的緣故公子地逃亡陳國。同年冬天,宋景公同母弟公子辰和公子仲佗、公子石彄逃亡到陳國。公元前499年,宋景公十八年春,公子辰和公子仲佗、公子石彄、公子地進入蕭地而叛變。同年秋,樂大心跟著叛變,這些禍患都是因景公寵信向魋造成的結(jié)果。

景公在位時,向魋為宋國司馬,主管軍事行政。向魋有兄弟五人,向巢、向魋、子牛、子頎、子車。其中子牛就是司馬耕,是孔子的學生,也是向魋的弟弟,孔子評價說他“多言而躁”。 后來向魋參與宋國叛亂,失敗后逃跑,司馬牛也被迫離宋逃亡到魯。故《論語》中有“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言有兄猶無。而他的同學子夏則回答說:“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边@就是“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典故的由來。

向魋在趕走了宋國的公族公子地、公子辰、公子仲佗、公子石彄和大將樂大心之后,又向另一個人展開追殺行動,就是孔子。話說,孔子周游列國期間,經(jīng)過衛(wèi)、曹,于公元前492年來到宋國,“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笨鬃拥搅怂螄?,在大樹下和弟子習禮。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將大樹拔除。弟子打算盡速離去,孔子說:“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鬃赢敃r非常無奈,自己一向推崇周禮,偏偏遇到向魋這么個愣頭青,只得躲起來。要知道,宋國可是孔子的祖籍,可老家人并沒把他當家人看待。隨后孔子來到了鄭國,才有了一句感概“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景公和向魋這對活寶,還給中華歷史文化貢獻一個成語“宋君亡珠,殃及池魚”。

公元前487年,宋景公三十年,宋景公親自率軍進攻曹國,并攻滅曹國,擒獲曹國國君曹伯陽和司城公孫強而回,并殺死二人。公元前453年,宋景公六十四年,宋景公去世,公子特攻殺太子而自立為君,是為宋后昭公。關(guān)于宋景公在位時間史料記載不一,《史記》記載前516-453年在位六十四年, 《史記六國表》、《春秋左傳注》記為前516-451年在位六十六年,而《左傳》記為四十八年。

七、墨攻

宋昭公,名特,是宋國第二十九任君主,宋元公曾孫,公孫周之子,宋景公之養(yǎng)子。宋昭公在位時,曾請墨子參政,拜為大夫,稱“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nóng)之事”。宋國雖然沒有出現(xiàn)龐涓、白起這樣的名將;也沒有出現(xiàn)商鞅、吳起這樣的名相,但卻誕生了宋子、墨子、惠子、莊子這樣的思想家(孔子也算),是真正的“百家爭鳴”。

墨子,姓墨名翟,據(jù)說是宋國人(有爭議),墨子創(chuàng)立的學派名為墨家,核心理念是“兼愛”與“非攻”,“兼愛”就是“無差別的愛別人”,“非攻”就是“避免戰(zhàn)爭”。 墨子及其門徒出身于俠,全部的墨者組成一個紀律極為嚴格、秘密進行軍事行動的團體,團體的首領(lǐng)稱為“鉅子”?!豆敗菲涊d一則“墨子對決魯班”的故事,木匠的鼻祖魯班受楚國雇用,制造許多的攻城器械。楚國準備用新式器械進攻宋國。墨子聽說此事就去到楚國,對楚王進行勸阻。于是,墨子和魯班進行一場攻防戰(zhàn),結(jié)果墨子九戰(zhàn)九勝。

莊子,姓莊名周,可算是先秦的最大的道家。他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只知道他喜歡過著隱士生活,他的思想和著作當時就很出名。 其代表作是《莊子》,名篇《逍遙游》即出自于此,故事所含的思想是獲得幸福有不同等級。自由發(fā)展我們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們得到一種相對幸福;絕對幸福是通過對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層的理解而得到的。莊子激烈反對通過正規(guī)的政府機器治天下,主張不治之治是最好的治。他說:“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莊子·在宥》)在宥,就是聽其自然。

宋昭公在位四十七年卒,子購由立,是為宋悼公(公元前405年–前398年在位)。宋悼公可能成為韓國的階下囚;宋悼公在位八年卒,子田立,是為宋休公(公元前397年–前375年在位)。宋休公在位二十三年而去世,其子辟兵即位,是為宋辟公(公元前374年–前356年在位)。

宋辟公在位期間,宋國發(fā)生了“戴氏取宋”事件,戴氏是指宋戴公的后人子剔成?!吨駮o年》記:“宋剔成肝廢其君壁(子辟兵)而自立。”意思是子剔成廢掉宋辟公而自立。司馬彪說”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驅(qū)呼'',故為狂也“。據(jù)說宋辟公奢侈荒唐,大興土木,建筑蘇宮。宋辟公在位二十五年后,宋剔成君又執(zhí)政了二十七年,其實宋剔成君應算是宋辟公的臣下。

八、相思之樹

公元前329年,子偃襲擊哥哥宋剔成君,宋剔成君敗逃齊國,子偃自立為國君。公元前318年,子偃稱王,是為宋康王(公元前329-286年在位,應從前318年算起)。宋康王稱王伊始,就干了件大事,宋康王派兵向東打敗齊國,奪取五座城池;向南打敗楚國,奪地三百里;向西打敗魏軍。宋康王的形象很負面,如窮兵黷武、暴虐無道,和自己的遠祖商紂王很相似,《戰(zhàn)國策》說他“剖傴之背,鍥朝涉之脛”,故后人稱“桀宋”。史載子偃堂堂一表,“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鐵鉤”。

當時有只小鳥在城墻的角落生下只鶉鳥,宋康王便讓太史占卜,太史認為小鳥生出大鳥,宋國必能稱霸天下。宋康王大喜過望。于是出兵滅掉滕國,進攻薛國,奪取淮北的土地,宋康王由此更加自信。宋康王想盡快實現(xiàn)霸業(yè),所以他用皮袋子裝著血,把它掛起來用箭射擊,稱做“射天”,并且用鞭子鞭打土地,還砍掉土神、谷神的神位,把它們燒掉。說:“我用威力降服天下鬼神?!彼慰低醭聊缬诰粕?,大臣中如果有敢進諫,他就辱罵或射死大臣。宋康王以帶遮不住額頭的帽子來表示勇敢,剖開駝背人的背,砍斷早晨過河人的腿,宋國的百姓非??只拧?/span>

許多人都聽過“相思樹”,或許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詞的來歷,故事發(fā)生于宋康王時期,宋康王憑借權(quán)勢奪了手下大臣韓憑的老婆,結(jié)果韓憑夫妻殉情而死,兩冢相望,“宿昔之間,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于下,枝錯于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恒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 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相思之名,起于此也。

公元前286年,宋康王四十三年,齊閔王聯(lián)合楚、魏兩國攻打宋國,宋國百姓四處逃散,宋康王逃到倪侯的住所,很快齊軍將抓獲并殺死宋康王,滅亡宋國,三國共同瓜分宋國的土地。宋國共立國761年,享三十二君。 在進入春秋階段之時,天下任何諸侯國都是處于同一起跑線。曾經(jīng)強大的齊國、晉國能稱霸,曾經(jīng)弱小的秦國、楚國能稱霸,秦國還完成了天下一統(tǒng),那為何宋國未能稱霸諸侯。

1、地處膏腴之地。《漢書·地理志》記載“宋地,房、心之分野也。今之沛、梁、楚、山陽、濟陰、東平及東郡之須昌、壽張,皆宋分也?!闭f的是宋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宋國的國土大致在今河南東部、江蘇西北部和山東西南部之間,面積約有十萬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膏腴之地是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饒的地區(qū)。自然,國土也成了諸侯口中的肥肉。

2、血統(tǒng)不正。宋國并非周王朝親族、公族的封地。周天子封紂王的兒子武庚于殷地,以奉其宗祀。但周武王死后,武庚叛亂,被周公平叛殺死,另封紂王的庶兄微子啟于商丘,國號宋,以奉商朝宗祀。此次叛亂一定引起周王朝的重視,不可放任殷商后裔大肆崛起,必然在各方面予以限制。

3、墨守成規(guī)。泓水之戰(zhàn)后,宋國的眾多大臣都埋怨宋襄公實在糊涂??墒撬蜗骞救瞬⒉环?,在那里振振有詞為自己的錯誤指揮進行辯解?!熬硬恢貍?,“不禽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梢娝蜗骞珗?zhí)迷不悟到了極點,因而遭到公子目夷等人的嚴厲批評。泓水之戰(zhàn)的結(jié)果使得宋國從此一蹶不振,徹底失去稱霸諸侯的機會,楚國勢力進一步向中原擴展。

(第一回)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