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熟與思維是密切相關的,當我們具備這三種思維的時候,才是真正成熟了。分享的這篇文章,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1、雙贏思維:成人達己 一個人真正成熟了,往往首先具備的思維是雙贏思維。何謂雙贏思維,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每個人都要知道,我們都不是一座孤島,而是相互依賴共同成長的,每個人都不是單槍匹馬就能成功,你的夢想需要很多人的成全才能彼此造就。生活是需要大家彼此合作,而不是個人競技場。 所以思考問題的時候,不妨從雙贏思維的角度出發(fā),這會幫助我們更好地考慮到方方面面,能讓我們凝聚更多的人氣,從而贏得人心。 有一個瞎子走路,他每次晚上出來的時候,都提著一盞明燈出行,后來有人問他,你明明看不到,為何還要提燈了,那個瞎子則說道,雖然我看不見,但是每次我提燈的時候,照亮別人,別人就不會無緣無故把我撞倒了。 真正的雙贏思維,即是幫助別人,但是最終幫助的是自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成人達己。 2、換位思維:懂得體貼他人 真正成熟的人,具備的第二種思維則是換位思維。換位思維,強調的是我們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出現很多摩擦與誤會,往往是我們不懂得換位思考。 一頭豬、一只綿羊和一頭奶牛,被牧人關在同一個畜欄里。有一天,牧人將豬從畜欄里捉了出去,只聽豬大聲號叫,強烈地反抗。 綿羊和奶牛討厭它的號叫,于是抱怨道:“我們經常被牧人捉去,都沒像你這樣大呼小叫的?!?br>豬聽了回應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分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分我的命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立場不同、所處環(huán)境不同的人,是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的。因此,對他人的失意、挫折和傷痛,我們應進行換位思考,以一顆寬容的心去了解,關心他人。 心理學上有一個共情能力,強調就是換位思考,當我們能夠懂得換位的時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我們真正成熟與成長的表現。 3、慈悲思維:成熟最高的標準是變得善良 一個人真正成熟的第三個思維,則是慈悲思維。慈悲思維,強調是滿懷愛意的對待每個人,較少的去責備他人,而是越長大,越知道自己能責備的人越來越少,因為每個人都不容易。 一個同學回家過年,講述了自己的感慨與發(fā)現。自己年輕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父母出身農村家庭給予自己的幫助太少,現在長大才知道,父母其實已經竭盡所能把他能付出最好的愛都給到他了。 這些年來,每次回家,父母都會大包小包的讓他帶土特產回大城市,說老家的東西特別干凈環(huán)保。父母每次在他回家的時候,都不讓他干多少事情,就是因為覺得他在外面的工作已經很辛苦,只想讓他好好休息。 而他邊說邊流淚,其實父母已經給他很大的幫助了,而他所有成就是離不開父母愛的支持。 一個人只有長大了,才會深深體會世間每個人的不容易,理解了自己的父母,也更加知道了寬容與愛有多么重要。 總的來說,我們需要明白,一個人真正成熟一定不是變得冷漠,成熟是變得更加容易心軟,更加懂得生命的重要性。 學會這三種思維,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珍惜身邊的人與事,也能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厲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