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畫是伴隨著重大的水陸法會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宗教畫,那么水陸法會又是如何誕生的呢?在中國歷史上有各種各樣的皇帝,有的勵精圖治,大有作為;有的縱情聲色犬馬;有的平庸無所作為。而“以佛化治國”以至“怪癖”到一再跑到佛寺里舍身為奴的,卻只有一個,這就是南朝梁武帝蕭衍。 水陸法會的緣起就與這位崇佛的皇帝有關,傳說是梁武帝在夢中得到了神僧的啟示。夢醒后,梁武帝與寶志禪師共同研究,創(chuàng)制了水陸法會的儀軌。這個故事還被繪制成了《水陸緣起圖》。 我們看到的這幅《水陸緣起圖》繪制于清康熙年間,全圖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繪有梁武帝問寶志禪師圖:寶志禪師身披袈裟端坐于靠椅上,畫面右下方和左上方各站立一位弟子,身披袈裟、雙手合十。寶志禪師前坐著的就是梁武帝。身穿黃袍,胸、腹系有玉帶,足穿笏頭履,戴幞頭。帝王身后,站著一位武將,三位文臣都雙手合十,武將全身甲胄,文臣頭戴展角幞頭,人物身后畫有日懸藍天,白云繚繞。 下部是《水陸緣起》一文,記載史傳梁武帝夢中得神僧啟示,醒后得寶志禪師指教,創(chuàng)作水陸儀軌的經過緣起。 梁武帝之后,水陸儀文因周、隋戰(zhàn)亂而逐漸失傳一百六十余年,直到唐高宗時,水陸法會得以再度盛行天下;宋代時,遍行全國,特別成為戰(zhàn)爭以后朝野舉行的一種超度法會;元代在朝廷的扶持下,水陸法會的規(guī)模達到空前盛大;明代因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僧侶,登基后以朝廷之力極力弘揚佛法,水陸法會不僅因此規(guī)模宏大,而且儀軌定型,并發(fā)展成為佛教寺院里最為隆重的佛事活動。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