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梅麗莎·麥卡西最初因CBS臺喜劇《邁克和莫莉》走紅,并在之后的電影《伴娘》中大放異彩時,也許有人能夠成功預言,她很快將成為好萊塢身價最高的女星之一,但絕對沒有人想到,同樣在十年內,她就獲得了屬于自己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盡管與導演保羅·費格結成最佳拍檔,幾乎每一部電影都能收獲不俗票房,深入人心的畢竟只是她嬉笑怒罵的喜劇形象。如果梅麗莎·麥卡西不演喜劇,她會對什么樣的角色產生興趣?答案就是《你能原諒我嗎?》中的過氣作家李·伊瑟列爾,一個在旁人看來潦倒又失意的loser。 《你能原諒我嗎?》 梅麗莎·麥卡西真正走紅時,已經41歲,不僅沒有美貌,也沒有女文青可以引以為傲的清瘦身材或不俗氣質,她永遠演不了招人喜愛的弗蘭西絲·哈。51歲的李·伊瑟列爾如今是個油膩臃腫,脾氣暴躁的大媽,在律師事務所做夜班校對員的工作,因為頂撞年輕主管被當場解雇。 《你能原諒我嗎?》的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8%,豆瓣卻僅有7.1的評分,遠低于8.4分的《弗蘭西絲·哈》,相比苦中作樂的年輕姑娘,一位衣著邋遢的陰沉大媽當然沒法讓人自我代入。 李獨居在出租公寓內,僅有一只老貓相伴,如果說這個單身設定還多少有些親切的話,后續(xù)劇情就不由讓人深深皺起眉頭。 李·伊瑟列爾不可愛,她常年酗酒,捉襟見肘的生活使她說話刻薄、斤斤計較;她也不真誠,經常滿口謊言,偽造名人書信和偷竊真跡是欺騙,更是犯罪。 她的確很有才華,為多蘿西·基爾加倫撰寫的傳記曾經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隨后,她給雅詩·蘭黛寫了一本新書,卻因為與對方自傳同時上市,無人問津。電影中她的新作放在書店甩賣區(qū),以25折的價格出售,那時,她的事業(yè)早已陷入低谷多年。 《你能原諒我嗎?》 梅麗莎·麥卡西的同臺競爭者,格倫·克洛斯在《賢妻》中飾演的女主角瓊是作家丈夫的捉刀人,空有才華卻礙于時代的局限,無處施展。觀眾會同情這樣的角色,卻很難對反其道而行之,在女作家得到正式署名的年代里,用才華坑蒙拐騙的李報以相似的態(tài)度。 但是,電影也告訴我們,拿到300萬美金預付款的湯姆·克蘭西才是白男里受歡迎的作家。非虛構類文學再也不能跟軍事小說比暢銷度,花費在研究資料上的時間可能更多。何況范妮·布萊斯只是個沒有八卦可寫的女演員,而李又性情孤僻,不受歡迎。 《你能原諒我嗎?》 不止是出版業(yè),1990年代的紐約正在悄無聲息地發(fā)生著變化。有的事情在慢慢變好,魯迪·朱利安尼市長上任后,治理紐約大有成效,犯罪率屢創(chuàng)歷史新低,時代廣場從原先皮肉交易泛濫的罪惡淵藪,搖身一變?yōu)楣怩r亮麗的游客觀光地。 有的事情既變好也變差。在紐約西村的朱利葉斯酒吧內,李和自由的享樂主義者杰克·霍克偶然重逢,1966年時,這所酒吧成為了同性戀者反歧視運動的先鋒陣地。 杰克身患艾滋,像他所說的那樣「我所有的朋友都死了」,但社會對同性戀者的態(tài)度已經開始好轉,甚至為同性戀者開設了專門的救助中心。 《你能原諒我嗎?》 也有一些事情似乎毫無良性發(fā)展的跡象,比如李·伊瑟列爾的生活,還有她曾敝帚自珍的藝術和文學。「有些人尊重才華和歷史」,她不再是「有些人」,孤獨滋養(yǎng)了她的創(chuàng)作力,而自矜的才華沒有給她帶來幸福的青鳥,只是讓她感覺更加孤獨和絕望。 在法庭上,李只能痛苦承認:「我不配成為作家」。 在《你能原諒我嗎?》一閃而過的空鏡頭中,紐約的夜與日總是美麗安詳,李常拜訪的幾間舊書店窗明幾凈,氣氛溫馨。雖然電影結局稱不上happy ending,整體氣候仍然是溫暖的。 《你能原諒我嗎?》 片中的紐約不是《午夜牛郎》里風雪肆虐的鋼鐵叢林,生于斯、長于斯,還是死于斯的人們不再渴望世外桃源,寧可把「在曼哈頓闖出了自己的路」當做自己的墓志銘。 案發(fā)后,李和杰克在朱利葉斯酒吧見面,氣氛傷感仍強抑淚水,都用笑容封緘這段不全然美好的回憶。 李能把多蘿西·帕克的文筆模仿得比本人還要本人,但她并不是也無法成為多蘿西·帕克。多蘿西·帕克就是多蘿西·帕克,正如性格奇特的李·伊瑟列爾也是絕無分號。 而紐約,可能是勞倫斯·布洛克的紐約,也可能是伍迪·艾倫的紐約,在李·伊瑟列爾的故事里,又恰好與她的生活曲線重合。 只有這個不完美但最熟悉的紐約,邊緣人掙扎生存卻總有希望的紐約,讓憤世嫉俗的李·伊瑟列爾到最后也不必被完全馴服的紐約,才是她不會失去的一生伴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