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先賢孔子曾用這句話評價《詩經(jīng)》——至情流溢,直寫衷曲,毫無偽托虛徐之意。 有人說,雎鳩是離愛情最近的鳥,蒹葭是離愛情最近的草。時光荏苒,滄海桑田,桃花仍灼灼盛放,雎鳩亦百囀千聲?!对娊?jīng)》中的愛情是那樣的毫無保留,樸實純真,在經(jīng)過了時光的淘洗之后,仍然繾綣美好。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詩經(jīng)》中的愛情,即是“情之起,思無邪”。無論是所愛之人可望不可及,還是情侶約會的盈盈笑意,抑或是夫妻之間的瑣屑細語……《詩經(jīng)》用最簡單的文字、最質(zhì)樸的語言,描寫著三千年前的人們最真摯、最明朗的愛情。 國風·周南·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膾炙人口的《關(guān)雎》作為《詩經(jīng)》的第一首詩,充分表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內(nèi)心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扒蟆弊质侨闹行模自姸荚诒憩F(xiàn)男子對女子的追求過程,即從深深愛慕到攜手相伴的愿望;且君子之“好逑”不但知“音”,且知情知趣,更是知心。有評論家認為,《關(guān)雎》好像是人生與藝術(shù)合一的一個宣示,栩栩然翩翩然出現(xiàn)在文學史的黎明。 國風·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清代姚際恒曾在《詩經(jīng)通論》中說:“桃花色最艷,故以喻女子,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 全詩三章,每章皆以桃起興,繼以花、果、葉兼作比喻,富有層次:由花開到結(jié)果,再由果落到葉盛;所喻詩意也隨著桃花的生長過程漸次變化,渾然天成,融為一體。三千年后的今天,我們再讀桃夭,猶可聽到那古樂喧囂和新人之笑,那一片盛放的桃花不曾減弱當初馥郁的芳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