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的行書《奉龔孝升書》 《奉龔孝升書卷》為王鐸(字覺斯,明末清初書法家)書于清順治八年(1651 ),紙本,行書。凡 35 行,計 112 字,原作 15 * 146 厘米,現(xiàn)藏江蘇省鎮(zhèn)江市博物館。 王鐸的書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獻之為主,此外廣泛涉獵魏晉唐宋諸名家,對《閣帖》的研究最為深入。 王鐸的書法藝術開創(chuàng)出魏晉以來書法美的新領域。在“二王”中和之美外建立起一個與之相聯(lián)相通,但又截然相反的書法藝術形象一一雄強姿勢之美。他所營造的書法世界,充滿了力的激烈沖突。王鐸的用筆以“韌性”見長,善于在行筆中增其曲折彎扭。王鐸自我總結說:“吾臨帖善于使轉,雖無他長,能轉則不落野道矣” 。憑這種高超技藝書寫出搖曳多姿的線條形態(tài).形成急促多變的轉折。加上欹側的筆勢,律動異常的切線變化,勢必產(chǎn)生震蕩起伏、雄強壯美的藝術效果。 釋文:辛卯二月,過龔公孝升齋,同北海、云生談詩,披少陵卷。龔公曰:“其書數(shù)行?!睍r彥甫十指壓紙,墨調氣和。恨吾老病,兼以數(shù)夜勞頓,女郎按箏吳歈,不放王癡出門。至臂痛髀軟,作吼豹聲,始得間奔入轎子中,而日晃染出扶桑矣。為告龔公曰:“我疲,龔公豈不首肯,豈不首肯。王鐸率筆,奉孝翁社長?!?/strong> |
|
來自: 網(wǎng)摘文苑 > 《明_王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