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感冒不叫感冒,人們叫它“傷風”。 結合現(xiàn)代所學我們知道感冒的病因其實是因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時令之邪(寒冷、炎熱、暑濕),侵襲肺衛(wèi),以致衛(wèi)表不和,肺的功能受損而表現(xiàn)為病。 這其中又以風邪為主因,因為風為六淫之首,流動于四時之中,故外感為病,常以風為先。 在不同的季節(jié)風與當季相應的氣候相合傷人,而表現(xiàn)為不同證候。如:
但一般以風寒、風熱為多見。 外邪侵襲人體是否發(fā)病,關鍵在于衛(wèi)氣之強弱,同時與感邪的輕重有關。這也是為什么相同的季節(jié)有些人容易感冒而有些人不感冒的原因,每個人的抵抗力都不一樣。 簡而言之,感冒的發(fā)生,就是因為風和當季的氣候邪相結合,侵襲人體,同時人體的免疫力又不夠強盛,就會誘發(fā)感冒。 常見的感冒都有哪些分類呢? 1、風寒束表證 常見春冬季節(jié),寒氣較盛的時候。
風寒何解?常用防風、蘇葉、蔥白、生姜等解表散寒;杏仁、桔梗、甘草等宣通肺氣。 2、風熱犯表證 常見夏季,天氣炎熱的時候。
風熱何解?常用銀花、連翹、薄荷辛涼解表,疏風散熱;竹葉、蘆根清熱生津;牛蒡子、甘草、桔梗宣利肺氣,化痰利咽。 3、暑濕傷表證 常見夏秋之交,暑、濕氣重的時候
暑濕何解?常用銀花、連翹、鮮蘆根清暑解熱;香薷發(fā)汗解表;厚樸、扁豆化濕和中。 附:虛體感冒 體虛之人,衛(wèi)外不固,感受外邪,常纏綿難愈,或反復不止。 1、氣虛感冒
常用黨參、甘草、茯苓扶正以驅邪;蘇葉、葛根、前胡疏風解表;半夏、陳皮、桔梗宣肺化痰止咳。 2、陰虛感冒
常用玉竹滋陰,以資汗源;甘草、大棗甘潤和中;豆豉、薄荷、桔梗疏表散邪;白薇清熱和陰。 感冒在流行季節(jié)需要積極預防,尤其是經常感冒的人,可堅持每天按摩迎香穴,并服用防治方藥。
此外室內用食醋熏蒸可做空氣消毒,以防傳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