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是上肢常見骨折,占肱骨骨折的45%,全身骨折的5%。其中女性患者約為男性患者的2倍。好發(fā)于兩個高峰,30歲左右常因高能量損傷所致,常合并其他臟器損傷或骨折,60歲左右,老年患者骨質疏松骨折,該年齡段發(fā)病率在近30年,增長近3倍(姜保國等數(shù)據(jù))。 根據(jù)Neer分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發(fā)生時肱骨頭、大結節(jié)、小結節(jié)和肱骨上端四個解剖結構相互關系均有明顯移位,肱骨頭脫位并處于游離狀態(tài),主要血供喪失。四部分骨折因累及肱骨近端幾乎所有重要解剖結構,復位不佳時容易導致肱骨頭傾斜,即使骨折愈合后仍會導致肩關節(jié)功能障礙,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治療原則需區(qū)分外展型與內收型骨折,其中外展型四部分骨折需要抬高外側恢復頸干角,內收型四部分骨折則需要精準復位內側距。四川省人民醫(yī)院盧冰主任醫(yī)師就四部分骨折的治療進行了一一詳細解答。 長按二維碼觀看完整視頻 ▼▼▼▼ 文章重點 一、患者體位 沙灘椅位是常用的手術體位,在鋪單前先放置C臂機,同時C臂機顯示器的位置應該便于術者觀察,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整個患肢均需要消毒。 目前大部分手術室,麻醉機放置在患者頭側,而C臂機通常放置在患者腳側,因此為了便于術中透視,必要時術前調整位置,將C臂機放置在患側的對側透視。 二、手術入路與術野顯示 傳統(tǒng)的三角肌與胸大肌肌間溝入路是肱骨近端骨折的常用入路,起自喙突,經腋皺襞上方弧形走向三角肌止點。該入路是許多肩部手術的“天然入路”。 頭靜脈是該手術入路的重要標志,位置恒定,極少缺如,頭靜脈投影位置即為三角肌和胸大肌間隙。 深部顯露三個“必須”要點:必須準確辨認三角肌胸大肌間隙;必須辨認喙突和聯(lián)合腱;必須辨認肱二頭肌長頭腱,這是指導精確骨折復位的重要解剖標志。 辨認肌腱,肩袖肌腱分為四條三組前方為肩胛下?。簧戏綖閷霞?;后方為岡下肌及小圓?。凰牟糠止钦壅鞘且蚣‰鞝坷莆?,標記肌腱能夠很好的輔助骨折復位。 肌腱操作要點:肩袖肌腱的強度大于大、小結節(jié),必須在腱骨交界處過線牽引,不要經過結節(jié)骨質過線牽引;大結節(jié)骨折或伴有骨質疏松,需借助腱性結構移動復位骨折塊。 三、骨折復位 四部分骨折需要通過如下圖的間接復位方式復位骨折,恢復頸干角與后傾角,結合骨膜剝離器撬撥技術和克氏針臨時固定。 四、鋼板放置 位置及高度:理論位置為鎖定鋼板位于結節(jié)間溝后,大結節(jié)頂點下5-8mm,將標記肌腱的愛惜邦線穿過鎖定板頂端及側方的縫合孔,需要注意螺釘長度足夠長,數(shù)量足夠多。對于老年患者,鋼板位置寧高勿低,通過固定足夠量的骨質來確保骨折復位后的穩(wěn)定性。為防止鋼板放置稍高后可能會導致撞擊可適當松解喙肩韌帶。 ![]() 五、植骨 老年患者骨質疏松后,股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后,通常存在骨質塌陷問題,骨折復位后會出現(xiàn)骨質缺損(上圖)。術中需使用異體骨填充植骨后,可見骨折間隙被充分填充,有利于維持骨折塊復位后位置(下圖)。 ![]() ![]() 六、螺釘置入 鋼板位置準確后,可按照下列順序,首先置入中間第一枚普通螺釘,再次確認鋼板位置后,依次近端及遠端鎖定螺釘置入。 ![]() 固定頭端螺釘是需要遵循“足夠長、足夠多”,只有螺釘足夠長才能使螺釘固定至肱骨頭軟骨下部5-8mm的骨質(下圖,上),能夠使螺釘穩(wěn)固把持,實現(xiàn)骨折固定的作用。因為強調螺釘“足夠長、足夠多”,所以術中需要多方位良好的透視(下圖,下),防止螺釘穿透關節(jié)面。 ![]() ![]() 內側距支撐螺釘,是鎖定鋼板固定設計,螺釘可以打至肱骨距下方,實現(xiàn)良好內側支撐作用。 ![]() 七、肩袖肌腱的修復 下圖示肱骨四部分骨折復位后,大小結節(jié)復位良好,標記肩袖肌腱的愛惜邦線與內固定縫合孔中固定,重建肩袖,提高骨折固定后的穩(wěn)定性。 ![]() 如果術中沒有良好的重建肌腱,可能會導致因為肌腱牽拉的作用,導致骨折復位穩(wěn)妥后,骨折塊再次移位。 ![]() 小 結 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累及的骨折多,骨折移位明顯同時可合并肱骨頭不同程度傾斜。良好的術中透視是手術的有力保障,可保證鋼板放置的位置和確認螺釘?shù)拈L度。術中,在復位骨折前應該良好的暴露解剖結構如大小結節(jié)、肩袖肌腱等,解剖結構的正確辨認是手術成功的基礎。需要注意保護肱骨內側結構,如止于小結節(jié)的肩胛下肌的中下部分,不慎切開后,可能會導致肩關節(jié)不穩(wěn),此外內側結構破壞可能會影響內側血供。通過有效的間接復位技術,以肌腱的牽拉復位骨折塊,可避免大范圍暴露。合理放置鋼板及螺釘,通過盡可能多和盡可能長的螺釘實現(xiàn)骨折的穩(wěn)妥固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