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患者在剛得知自己有高血脂后,心里常會咯噔一下,然后立即采取措施,徹底告別“無肉不歡”的日子,開始完全吃素。 待堅持一段時間后,信心滿滿的去醫(yī)院檢查,不少人的結果卻顯示血脂不僅沒有降,有的指標反而會升高。這會極大打擊他們堅持的信心,沒準還會變本加厲的大吃大喝。 為什么會這樣?到底該怎樣吃才能擺脫高血脂?“問上醫(yī)”為您詳解。 長期吃素,為什么血脂不降反升?這是因為許多高血脂患者在“吃素”時常犯以下錯誤。 (1)主食不設限 很多人吃素時,就僅在菜品上杜絕葷腥,而不限制精制米、面的攝入量。要知道,精制主食的主要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 如果攝入過多,體內會啟動轉換程序,將多余的碳水轉化生成甘油三酯、膽固醇等脂質,長時間如此,血脂必然會升高。
這里要說的是,精制主食要少吃,可用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玉米、燕麥、土豆、薯類)補上。膳食纖維頂飽,還可在腸道內吸收多余的脂質,是調控血脂的法寶! (2)植物油脂不在意量 葷菜里,對血脂影響較大的是甘油三脂(肥肉)、飽和脂肪酸(肥肉)、膽固醇(內臟)。很多人吃素,也意在減少這些可使血脂異常的垃圾的攝入量。 但人們常忽略很多富含脂質的素食。如瓜子、板栗、花生、核桃等堅果。這些食物有的本身脂肪含量高,容易導致血脂偏高。 此外,不少人炒菜用植物油時,常絲毫不在意量,認為植物的就是健康的。要知道,油脂就是油脂,無論來自哪兒,都不可多吃。之所以說植物油比動物油更健康,是在都不過量的前提下說的。 (3)缺乏必要的蛋白質 脂質不溶于水,無法自行在體內流轉。需要載脂蛋白這一“物流車”協(xié)助轉運。若長期吃素,蛋白質攝入過少,肝臟載脂蛋白合成量偏低,體內脂質無法及時轉運,便可積聚在肝臟(脂肪肝)、血液中(血脂高)。 甘油三酯、膽固醇多存在于紅肉中。為了健康,您可將紅肉換成蛋白質含量高的魚、禽肉(白肉)。 (4)缺乏B族維生素,影響體內脂質代謝 奶、蛋、肉、魚富含維生素B1、B2、B6等元素。這些B族維生素參與調節(jié)糖、脂代謝,促使其轉化成熱量而消耗。 過度素食者,體內缺乏B族維生素,會容易出現(xiàn)糖、脂代謝紊亂等情況。 高血脂的人應該怎么吃?高血脂患者沒有什么是不可以吃的。只是有的食物不宜多吃,有的食物可以適量多吃。在不過量的基礎上,堅持以下原則: (1)主食上,粗糧細糧各一半,還可加些豆類。確保必要的能量攝入,又不至于過多,還能頂飽。 (2)油脂不過量。烹飪多用蒸煮,少用油煎法。 (3)水果適當吃。水果的糖含量可不低,日常吃吃可以,但別以為它吃的越多越健康。 (4)紅肉要少碰,但白肉可常吃。 “問上醫(yī)”:來自古城西安的醫(yī)生團隊,為您分享科學實用的健康知識。 從零開始降膽固醇:藥物及飲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