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張女士,60歲,身高1.6米,糖尿病病史15年,口服藥用過一段時間后停用,目前餐后血糖都在7.0mmol/L左右,空腹血糖卻在8.4mmol/L以上,她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患糖尿病這么多年,目前不用降糖藥,餐后也能達標?但是空腹血糖還是高,這樣有沒有風險? 日常生活中,很多糖尿病病史長短不等的糖友,一段時間用藥,一段時間不用藥。偶爾抽血發(fā)現空腹血糖高,但餐后血糖基本正常,雖然重視,但沒有采取具體措施。 這種情況下,治還是不治呢? 三類人群容易出現空腹血糖高 1. 糖尿病未明確診斷 這部分準糖友,在查體中發(fā)現空腹血糖超過5.6mmol/L(可能是空腹血糖調節(jié)異常),以及超過6.1mmol/L(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甚至超過7.0mmol/L,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正規(guī)去醫(yī)院就診。 或者僅僅自測或者去藥店測一下餐后血糖,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低,就認為無關緊要了。 2. 糖尿病已經明確診斷 這部分正式糖友,已經在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但由于醫(yī)囑有二甲雙胍、格列美脲、拜唐蘋等,吃了幾天認為是負擔,控制了幾天飲食,空腹血糖在6~7mmol/L之間徘徊,餐后血糖降到正常,便不再使用任何降糖藥,平時也不查血糖,等到一年一度的查體再說。 3. 早期糖尿病患者 剛診斷時,這部分糖友高度重視,嚴格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達標。或者經過強化干預后,糖尿病進入蜜月期,全部降糖藥物停用。測血糖也逐漸放松頻率。 偶爾抽血發(fā)現空腹血糖高,但餐后血糖基本正常,也就不再高度重視了。 為什么空腹血糖高,餐后血糖卻達標 1.體重下降了 張女士過去體重104斤左右,目前體重98斤。指南推薦體重至少減少5%-10%,血糖就能明顯改善。 此糖友體重下降了6斤,體重減少了5%(盡管這個體重下降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因此餐后血糖達標。 進入蜜月期的糖友,高血糖的毒性作用解除,體重下降了5%-10%,空腹血糖也隨之回落至正常,也基本屬于這種情況。 2.吃得少了 大部分的糖友每頓饅頭由2個減少到1個,或者由1個減少到半個,米飯由一碗減少到半碗,每日飲食總熱量至少減少200~300千卡。 3.活動時間、強度、形式增加 大部分的糖友每天快步走由不足30分鐘,增加到40~50分鐘;或者開始游泳、跳廣場舞、打羽毛球等,不僅時間達到了300分鐘/周,并且運動強度也由輕度增加到中度,運動形式也逐漸多樣化。 單純空腹血糖高,有哪些危害 空腹血糖是人體的基礎血糖,反映的是一夜不進食后通過肝糖輸出維持血糖的基礎狀態(tài),是一個穩(wěn)定性較好的標準,空腹血糖高,說明基礎血糖確實較高。 盡管部分糖友存在空腹血糖高,餐后血糖正常的情況,相對整體血糖高以及餐后血糖高的糖友,血糖控制部分達標。 但這畢竟是一些特殊階段和時期,如果未用藥,生活方式干預時斷時續(xù),糖尿病早期胰島素抵抗,后期基礎胰島素分泌不足兩大病因未及時糾正,隨著胰島功能的衰退,就很有可能餐后血糖升高,整體血糖控制不佳卷土重來,同樣會增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 因此,即使餐后血糖正常,空腹血糖升高也需要治療。 對付空腹血糖高的四個方案 1.提高對空腹血糖高的重視,生活方式干預不能時斷時續(xù),應該在專業(yè)人員指導下進行。 2.掌控四個關鍵時期作為關鍵節(jié)點:即糖尿病確診時、年度評估時、新的復雜因素出現影響自我管理時,治療方案發(fā)生轉變時。需要糖友學習并建立體重控制、血糖監(jiān)測、定期體檢、預防并發(fā)癥等健康行為。 3.適當考慮用藥。比如可在睡前服用二甲雙胍。二甲雙胍能夠抑制肝葡萄糖異生,減少肝糖輸出,控制空腹血糖。 4.只要高血糖得到良好控制,胰島素分泌的缺陷可以部分逆轉。急性(短促)血糖升高能刺激胰島素分泌,而慢性高血糖即當空腹血糖達到7. 8 mmol /L時, 胰島素分泌呈下降的趨勢,當血糖濃度 > 10 mmol /L時,胰島素分泌下降。 因此,本文中的張女士空腹血糖在8.4mmol/L以上,不干預的情況下,胰島功能將進一步損害,這種風險絕對得不償失。 相反,隨著加強生活方式的干預、減輕體重、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治療都可以改善血糖,綜合治療才能保障血糖的整體達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