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瀾濤
藝術(shù)家園群友、南京畫家劉越勝,除了筆墨酷愛描繪黃山、泰山之外,鐘山亦是他筆下熱衷創(chuàng)作的題材。尤其是初春的鐘山,梅花不畏春寒料峭,凌寒開放,以萬紫千紅、絢麗斑斕的色彩,盡情地把的鐘山裝點和美化,將翠綠的峰巒點染和扮飾。此情此景,引發(fā)畫家創(chuàng)作的靈感,點燃了畫家如火一般的繪梅畫山的詩詠情懷,一幅幅春鐘山系列作品應(yīng)運而生,其中題名《春染鐘山》之作,引起筆者極大的興趣,賞析之情油然而生。
鐘山與梅花山毗鄰,春的腳步剛挪動,梅花山的梅花便悄然地和著早春的節(jié)拍,含苞待放,吐露華芳。每遇即此,畫家劉越勝的身影就會出現(xiàn)在這如詩如畫的情景之中。他支起畫板寫生,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清晨來傍晚歸,有時連續(xù)堅持多日亦是常有之事,為的是把他看到的早春梅景、山景速寫成稿,把積累的若干張草稿,作有選擇性地取舍,再經(jīng)過深思熟慮地藝術(shù)升華,從而創(chuàng)作出精美的繪畫作品來。
畫家的這幅《春染鐘山》力作,就是多張寫生稿的濃縮版,凡是濃縮的皆可稱之為精華。在畫家筆下,梅花在畫面上以近景布局開篇,姹紫嫣紅,火紅燦爛的一片;梅花獨步早春,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不甘落后的進取精神、色香俱佳的品質(zhì),就是她傳遞春的氣息的使者擔當!
梅花又為早春第一花,她以自己獨擋一面的能耐,驅(qū)逐嚴寒,向陽開放,給經(jīng)歷了漫長冬日的自然界,帶來些許生機與活力,因而得到人們的百般青睞與觀賞。順著畫家筆墨指引,觀賞梅花的人流絡(luò)繹不絕,人們興致勃勃地徜徉漫步其間,觀賞早春如詩如畫的美好景色,聞吸梅花的溫馨的芬芳,感受春到人間清新的氣息,隨著春潮的涌動,共享滿園春色的佳日時光!
畫家劉越勝在《春染鐘山》畫作里,之所以要把梅花畫的近乎層林盡染的磅礴氣勢,是因為除了體現(xiàn)他熱情似火個性張揚之外,還因為跟兩個歷史名人對梅花不同境遇的詮釋密切相關(guān):
一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學(xué)家、詩人王安石。宋神宗熙寧9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的改革新政,受到司馬光等反對派的刁難和阻擾,加之宋神宗舉棋不定、優(yōu)柔寡斷,終使反對派得勢,導(dǎo)致王安石遭遇二次罷相。他憤然離京,隱居江寧(南京)半山園。之前,王安石一直擔任江寧知府,相當于現(xiàn)在的南京市長。在一個寒風(fēng)凜冽的冬日,王安石忽然聞到居室外有陣陣香氣傳來,于是開門一瞅,發(fā)現(xiàn)原是長在墻旮旯的梅樹開花了。于是他借景生情,寫下了著名的五言《梅花》詩作: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畫家認為在王安石這首詩里,梅花傲霜斗雪,凌寒開放的堅韌不屈的品格,被詩人描寫成默默無聞獨自開放的孤寂之物,成了詩人政治上失意的一種暗喻,失去了梅花報春使者的豪情與志向,與當代畫家用筆墨寄情梅花的高貴氣質(zhì)與品質(zhì),大相徑庭,顯然不可出現(xiàn)畫面上。
二是元代大畫家、畫梅高手王冕。由于喜愛畫梅的原因,畫家劉越勝對王冕著名的《墨梅》珍貴作品及題畫詩,鐘愛有加,他常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默默吟誦: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亦說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字里行間,畫家感悟到《墨梅》意在述志,志在達情。畫家、詩人王冕,將畫格、人格、詩格融為一體。字面上揣摩是在贊美梅花,實際上是在欣賞自己的立身修德,是種自詡。畫家同時體味到王冕在這首詩中用的“淡”、“滿”二字將個性盡顯:墨梅的風(fēng)姿與與詩人的傲岸的形象躍然紙上;使人覺得翰墨之香與梅花的清香仿佛撲面而來,從而使詩格、畫格、人格巧妙融合在一起。
王冕的《墨梅》盛贊梅花的高風(fēng)亮節(jié),詩人亦是借物抒懷,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和高尚的情愫。但畫家劉越勝從另一個側(cè)面認為,王冕的畫與詩有失衡的藝術(shù)處置傾向:畫是主體,詩是陪襯的簡約表達。然而,王冕題畫詩的意境遠遠高過畫的藝術(shù)創(chuàng)意境界,這樣的失衡可能跟王冕仕途的不順有關(guān),事實上他的繪畫才能沒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才用梅花詩來自詡其人格的清高和慰籍,進而用梅花散發(fā)的香氣,自詡自己至高無尚的獨立的尊嚴與品位!作為題畫詩,雖然點出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強調(diào)了操守志趣,但在藝術(shù)上卻超越了《墨梅》畫作本身的意境,多少給人以喧賓奪主的感覺。
歷史常識告知畫家,元代是少數(shù)民族執(zhí)掌華夏的時代。那時的畫家沒有社會地位,時有把個人的情緒與憤懣的宣泄帶進畫中,帶進題畫詩的暗喻里。劉越勝認為,作為新時代的畫家,在畫梅繪山時,就要一改王安石、王冕以梅花為詩畫,抒發(fā)彷徨、孤獨、無助、自喻和清高的狹隘格調(diào)。畫家從王冕詩作里得到了啟發(fā):我家門前是鐘山/梅花綻放紅爛漫/筆墨寄語染春色/縱情謳歌新時代!從而把梅花凌寒綻放,用深情的筆墨呈現(xiàn)在畫面之上,使之成為贊美鐘山的精美力作!
筆者從《春染鐘山》整體畫面布局來看,畫家先細致入微地勾出梅的干與紛繁的枝條,營造視角印象里的立體感,體現(xiàn)畫家素描與速寫的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