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畫法步驟 (一)《筆痕留住四季春》(牡丹、蘭花)畫法步驟 1.白描造型定勢。用狼毫葉筋筆中鋒、側(cè)鋒交叉并用完成白描墨稿,細線的花冠、粗線的莖葉、焦墨的枝干形成對比。要求:線條流暢,結(jié)構(gòu)嚴謹,形體準確。 2.淺絳,淡赭鋪底。上色之前,用噴水壺把墨稿均勻地打濕,待滋潤后,用羊毫染赭石,初步找出牡丹和水仙的結(jié)構(gòu)、體感,力求做到滋潤、干凈、典雅、流暢。這樣,便可染出畫面需要的任何顏色。 3.將紙打濕,用羊毫鋪色。紅色花冠用朱紅和曙紅分染,紫色花冠用青蓮和玫紅分染,可分染多遍直到滿意為止。葉尖部分用胭脂褪染。蘭花花冠部分用胭脂和草綠加粉碰染。 4.褪以白粉,塑造花冠的體感、厚重感和光感。注意顏色要讓開線條,保持線條的明快、流暢。 5.花冠色彩完成,先點雄蕊,后點雌蕊,注意色彩對比。加膠礬后再用墨進一步深入塑造花冠的立體感,為增加裝飾性,可用金粉重勾花冠,營造燦爛、輝煌的藝術(shù)效果。 為增加色彩對比,用朱紅為紫牡丹點蕊,用綠色為紅牡丹點雄蕊,再用藤黃加少許白粉調(diào)成糊狀點醒花的雌蕊。 6.點完花蕊,以寫意的手法補充背景,點綴花影或葉影,增加空間層次感和厚重感,與主體形成虛實對比。染葉子,用花青、石綠、藤黃、白粉調(diào)出葉子顏色后,從背后染,可以保護線條的明快和流暢。 7.題詩壓章,點醒畫面主題,提高構(gòu)思意境。書法題詩,要和畫面主體形成開合之勢。朱紅印泥壓章,可與畫面主體色彩形成呼應(yīng),豐富畫面,完整構(gòu)圖。 (二)《滿庭祥瑞泛彩霞》(牡丹、玉蘭)畫法步驟 1.先白描牡丹定勢,再以玉蘭呼應(yīng)。用狼毫葉筋筆中鋒、側(cè)鋒交叉并用,完成白描墨稿。力求做到:線條明快、流暢,強弱對比,高低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嚴謹,形體準確。 2.淺絳,淡赭鋪底,增加線條層次感。上色之前,將墨稿均勻打濕,待滋潤后,用羊毫再染赭石,初步找出牡丹和蘭花的結(jié)構(gòu)、體感,力求做到滋潤、干凈、典雅、流暢。 3.將紙打濕,用羊毫鋪胭脂色。紅色花冠用大紅分染,待未干時按照結(jié)構(gòu)再以白粉褪染,使花冠色彩滋潤并可增加體感。玉蘭花冠先用赭石分染,然后以白粉褪染。牡丹葉尖部分用胭脂褪染。 4.加膠礬后,用墨進一步塑造花冠的立體感,花冠色彩完成。 5.以寫意的手法補充背景,用花青、石綠、藤黃、白粉調(diào)成葉綠色從背后染葉,再以寫意筆法點綴花影或葉影,豐富畫面的空間感,和主體形成虛實對比,增加畫面的層次。 補以蝴蝶,與花朵動靜互襯。 6.題詩,和主體形成開合之勢,可提高和點醒畫面的意境。壓章,可與主體色彩形成呼應(yīng)。豐富畫面,完整構(gòu)圖。 (三)《丹青著處起云煙》 (牡丹、竹子)畫法步驟 1.先以白描牡丹定勢,再敷赭色。上色之前,先將墨稿均勻地打濕,待滋潤后,再用羊毫染赭石,初步找出牡丹花的體感。力求干凈、典雅、流暢。 2.將紙打濕,用羊毫鋪色。黃色花冠用大紅分染,紅色花冠用洋紅分染,待未干時再以白粉褪染,使花冠色彩滋潤并增加體感。葉尖部分用胭脂褪染。 3.加膠礬后,用墨進一步塑造花冠的立體感,用赭石加朱磦進一步分染黃色花冠的結(jié)構(gòu),用胭脂和黑色分染紅色花冠的結(jié)構(gòu),與花葉形成線面對比。 4.用花青、石綠、藤黃、白粉調(diào)色從背后染葉,然后以寫意筆法點綴花影或葉影,增加畫面層次感和厚重感。 再以灰綠色補以寫意青竹,與牡丹形成交叉構(gòu)圖,增加氣勢,豐富畫面層次,提升意境。 5.補以八哥,營造靜中有動的畫面感,豐富點與線、墨與彩的對比。題詩,壓章,豐富畫面,完整構(gòu)圖。 (四)《落筆煙云滿城霞》(牡丹、水仙)畫法步驟 1. 白描水仙,完成白描稿。力求做到線條流暢,結(jié)構(gòu)準確。 2.白描牡丹。水仙和牡丹形成線條及形體的對比。 3.淺絳,淡赭鋪底。上色之前,先將墨稿均勻地打濕,待滋潤后,再用羊毫染赭石,初步找出牡丹和水仙的結(jié)構(gòu)、體感。 4.將紙打濕,用羊毫鋪色。鴨綠色牡丹用藤黃加草綠分染。朱紅色牡丹以洋紅分染。待未干時再以白粉褪染,使花冠色彩滋潤并增加體感。葉尖部分用胭脂褪染。 5.加膠礬后,用墨進一步塑造花冠的立體感。用芽綠烘染水仙。 6.用花青、石綠、藤黃、白粉調(diào)色從背后染葉,再以寫意筆法點綴花影或葉影,以和畫面主體形成開合互映之勢,增加畫面的層次感和厚重感。 7.題詩,壓章,與主體色彩形成呼應(yīng),豐富畫面,完整構(gòu)圖。 (五)《富貴禎祥》(牡丹、仙鶴)畫法步驟 1. 白描牡丹定勢。 2.補以單頂(仙鶴)顧盼,細線的牡丹和闊筆的仙鶴形成動靜結(jié)合的對比。 3.在仙鶴腳下補以壽石立足,以穩(wěn)定畫面。 散扁峰 圓扁峰 用散扁峰蘸干墨或焦墨畫松樹干。 4.再補以大寫意的松樹,明確主題,烘托氣氛。 用圓扁峰點松樹葉。 5.將紙打濕,用羊毫鋪色。鴨綠色牡丹用藤黃加草綠分染。朱紅色牡丹以洋紅分染。待未干時,再以白粉褪染,使花冠色彩滋潤并增加體感。葉尖部分用胭脂褪染。 用朱磦為仙鶴點頂。 用淡朱紅為仙鶴畫喙。 6.加膠礬后,再用墨進一步深入塑造牡丹花冠的立體感。用花青加少許墨為松樹染色。完成色彩,使畫面形成墨、色、線、面、動、靜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 7.書題詩文,鈐印,豐富畫面,完整構(gòu)圖。 |
|
來自: 零基礎(chǔ)手繪 > 《寫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