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如果你只看過一種詩詞大會,請到大唐來看看

 湖心書館 2019-02-13

開場白

如果你只看過一種《詩詞大會》,那么請到大唐來看看,這里不僅有百人規(guī)模的詩歌大會,也有三五成群的詩歌小會;這里的詩會可以是定期舉行的例會,也可以是宴席上臨時興起的口占,還可以是飛鴻傳送的筆會……

上有所好,愛開詩會的皇帝

唐朝愛讀詩、愛作詩的皇帝不少,稱得上引領風潮、開詩會風氣的人物則當屬太宗。

據賈晉華教授的研究統(tǒng)計,自武德九年至貞觀二十三年(626—649),太宗君臣唱和詩212首,又斷句2聯(lián),文賦12篇,作者45人。由唐太宗首唱、群臣應制的唱和詩會,寫作題材包括贈答、詠史、述志、征邊、朝會、宴游等,內容多是總結前朝教訓,歌頌當世太平,也有大量吟風賞月、寄托山水的詩作。雖然有許敬宗、虞世南、李百藥、上官儀這樣的文學名士參與,但太宗在群臣唱和中無疑是主導。以詩境格局、題材新意、風格氣魄論,太宗的詩會當以其本人為冠。

唐太宗與其文學侍從的詩歌酬答唱和,為此后的宮廷文學活動樹立了政治和文學的標桿,也影響了時代風氣,故而《全唐詩》的編者評價“有唐三百年風雅之盛,帝實有以啟之焉”。

今天可見的太宗君臣唱和作品集有清末自日本傳回的殘本《翰林學士集》。

唐寫卷《翰林學士集》

除 夜

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 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 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 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 迎送一宵中。

速度與才情,缺一不可

詩會上的競爭,不僅比拼詩歌優(yōu)劣,還要比拼速度,二者俱佳才能取勝。武則天在洛陽龍門舉行的詩會上,寫出好詩的宋之問險勝寫出快詩的東方虬,東方虬領到武則天賞賜的錦袍還未坐穩(wěn)就不得不讓出桂冠詩人的稱號和獎品,場面可謂跌宕起伏。(事見《舊唐書》《隋唐嘉話》)

龍門應制

宋之問

宿雨霽氛埃,流云度城闕。

河堤柳新翠,苑樹花先發(fā)。

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臺映幾重。

群公拂霧朝翔鳳,天子乘春幸鑿龍。

鑿龍近出王城外,羽從琳瑯擁軒蓋。

云罕才臨御水橋,天衣已入香山會。

山壁嶄巖斷復連,清流澄澈俯伊川。

雁塔遙遙綠波上,星龕奕奕翠微邊。

層巒舊長千尋木,遠壑初飛百丈泉,

彩仗蜺旌繞香閣,下輦登高望河洛。

東城宮闕擬昭回,南陽溝塍殊綺錯。

林下天香七寶臺,山中春酒萬年杯。

微風一起祥花落,仙樂初鳴瑞鳥來。

鳥來花落紛無已,稱觴獻壽煙霞里。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關猶駐五云車。

鳥旗翼翼留芳草,龍騎駸駸映晚花。

千乘萬騎鑾輿出,水靜山空嚴警蹕。

郊外喧喧引看人,傾都南望屬車塵。

囂聲引飏聞黃道,佳氣周回入紫宸。

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

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

裁判評詩,玩的就是心跳

唐朝詩會種類繁多,有皇家,有私家,有定期,有即興,有娛樂,有競爭;因此,裁判評詩,標準也各異,每一場詩會都大有看頭。中宗游幸昆明池,賦詩一首,群臣應制百余首。中宗命上官婉兒坐彩樓上品評優(yōu)劣,選出一首入選御制曲,不一會兒詩箋如雪花一般灑落,群臣聚集在樓下拾撿自己落選的詩作,只有宋之問、沈佺期的詩作還沒有扔下來。又過一會兒一紙詩箋飄了下來,眾人擁上去一看是沈佺期的詩作。上官婉兒說“二詩功力悉敵”,但沈詩結句詞氣枯竭,不若宋詩結句勁建高昂,就這樣,宋之問又一次贏得了宮廷詩會的桂冠。(事見《唐詩紀事》)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宋之問

春豫靈池會,滄波帳殿開。

舟凌石鯨度,槎拂斗?;亍?/p>

節(jié)晦蓂全落,春遲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燒劫辨沉灰。

鎬飲周文樂,汾歌漢武才。

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

奉和晦日駕幸昆明池應制

沈佺期

法駕乘春轉,神池象漢回。

雙星移舊石,孤月隱殘灰。

戰(zhàn)鹢逢時去,恩魚望幸來。

山花緹綺繞,堤柳幔城開。

思逸橫汾唱,歡留宴鎬杯。

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

比一比才知道,誰是流行歌界NO.1

唐朝宮廷詩會競爭激烈,drama氣息濃厚,朝廷之外的文人詩會又何嘗不是充滿一比高下的積極心態(tài)。旗亭畫壁的典故大家耳熟能詳,這是一場文人之間臨時起意的流行歌曲大比拼,尤可見詩歌作為流行文化在當時的魅力。

旗亭畫壁

開元中,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齊名,時風塵未偶,而游處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詩人共詣旗亭,貰(shì)酒小飲。忽有梨園伶官十數人登樓會宴。三詩人因避席限映,擁爐火以觀焉。俄有妙妓四輩,尋續(xù)而至,奢華艷曳,都冶頗極。旋則奏樂,皆當時之名部也。昌齡等私相約曰:“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觀諸伶所謳,若詩人歌詞之多者,則為優(yōu)矣?!?/p>

俄而一伶,拊節(jié)而唱曰:“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昌齡則引手畫壁曰:“一絕句?!睂び忠涣嬷幹唬骸?strong>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臺何寂寞,猶是子云居。”適則引手畫壁曰:“一絕句?!睂び忠涣嬷幹唬骸?strong>奉帚平明金殿開,強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昌齡則又引手畫壁曰:“二絕句?!敝疁o自以得名已久,因謂諸人曰:“此輩皆潦倒樂官,所唱皆下里巴人之詞耳,豈陽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吾即終身不敢與子爭衡矣。倘是吾詩,子等當須列拜床下,奉吾為師?!币驓g笑而俟之。須臾,次至雙鬢發(fā)聲,則曰:“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成萬仞山。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之渙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豈妄哉!”因人諧笑。

諸伶不喻其故,皆起詣曰:“不知諸郎君何此歡噱?”昌齡等因話其事。諸伶竟拜曰:“俗眼不識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比訌闹嬜砭谷铡?/p>

( 薛用弱《集異記》)

以詩會友,聯(lián)句大接龍

當然,詩會不總是比賽,文人雅集以詩會友,形式多輕松自在,比如規(guī)模浩大的湖州詩會。唐代宗大歷至德宗貞元間,皎然與顏真卿、陸羽、顧況、秦系、靈澈、張志和、蕭存、孟郊等數十人在湖州成立詩會,這些人或居于湖州,如皎然、靈澈、孟郊,或為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時的幕客,如陸羽、張志和等。湖州詩會聚集了近百位文士,場面頗為壯觀,所作風格多清新閑適、無所拘束,且多聯(lián)句,后來結集成《吳興集》。

登峴山觀李左相石尊聯(lián)句

李公登飲處,因石為洼尊。 ——顏真卿

人事歲年改,峴山今古存。 ——劉全白

榛蕪掩前跡,苔蘚馀舊痕。 ——裴循

叔子尚遺德,山公此回軒。 ——張薦

維舟陪高興,感昔情彌敦。 ——吳筠

藹藹賢哲事,依依離別言。 ——強蒙

嶇嶔橫道周,迢遞連山根。 ——范縉

馀烈曖林野,眾芳揖蘭蓀。 ——王純

德暉映巖足,勝賞延高原。 ——魏理

遠水明匹練,因晴見吳門。 ——王修甫

陪游追盛美,揆德欣討論。 ——顏峴

器有成形用,功資造化元。 ——左輔元

流霞方泔淡,別鶴遽翩翻。 ——劉茂

舊規(guī)傾逸賞,新興麗初暾。 ——顏渾

醉后接?倒,歸時騶騎喧。 ——楊德元

遲回向遺跡,離別益?zhèn)辍?——韋介

覽事古興屬,送人歸思繁。 ——皎然

懷賢久徂謝,贈遠空攀援。 ——崔弘

八座欽懿躅,高名播乾抻。 ——史仲宣

松深引閑步,葛弱供險捫。 ——陸羽

花氣酒中馥,云華衣上屯。 ——權器

森沈列湖樹,牢落望效園。 ——陸士修

白日半巖岫,清風滿丘樊。 ——裴幼清

旌麾間翠幄,簫鼓來朱轓。 ——柳淡

閑路躡云影,清心澄水源。 ——釋塵外

萍連浦中嶼,竹繞山下村。 ——顏顓

景落全溪暗,煙凝半嶺昏。 ——顏須

去日往如復,換年涼代溫。 ——顏頊

登臨繼風騷,義激舊府恩。 ——李崿

每逢佳節(jié),詩會助興

元日、春社、上巳、寒食、清明、中秋、重陽等佳節(jié),既是親好友朋的聚會,也是詩歌吟唱的集會,詩歌得以深入唐朝人的日常生活中。規(guī)模比較大的一次詩會是德宗朝的重陽詩會。貞元四年(788)九月初九,唐德宗在曲江宴百官,皇帝作詩并序送給賓客,還要求宰相府挑選長于文詞的官員35人應制作詩,第二日在延英門考評。結果宰相李泌發(fā)現實在難選,于是百官都應制唱和?;实塾H自評出上、中、下三等,三位宰相的應制詩則不參與評比以示公平。

朕在位僅將十載,實賴忠賢左右,克致小康。是以擇三令節(jié),錫茲宴賞,俾大 夫、卿士得同歡洽也。夫共其戚者同其休,有其初者貴其終,咨爾群僚,頒朕不暇, 樂而能節(jié),職思其憂,咸若時則,庶乎理矣。因重陽之會,聊示所懷。早衣對庭燎, 躬化勤意誠。時此萬樞暇,適與佳節(jié)并。曲池絜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氣澄, 臺殿秋光清。朝野慶年豐,高會多歡聲。永懷無荒誡,良士同斯情。

(唐德宗重陽詩序《舊唐書》)

詩歌,讓人優(yōu)雅地老去

會昌五年(845),73歲的白居易在洛陽過著安然的退休生活,他邀請了同在洛陽的胡杲﹑吉皎﹑鄭據﹑劉真(一作劉貞)﹑盧真﹑張渾等70+友人,舉行“七老會”。宴罷,七位老人各賦七言六韻《七老會詩》以紀其事。

七老會詩

白居易

七人五百八十四,拖紫紆朱垂白須。

囊里無金莫嗟嘆,樽中有酒且歡娛。

吟成六韻神還壯,飲到三杯氣尚粗。

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孫扶。

天年高邁二疏傅,人數多于四皓圖。

除卻三山五天竺,人間此會且應無。

九老圖詩

白居易

會昌五年三月,胡、吉、劉、鄭、盧、張等六賢,于東都敝居履道坊合尚齒之會。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絕倫,同歸故鄉(xiāng),亦來斯會。續(xù)命書姓名、年齒,寫其形貌,附于圖右。與前七老,題為《九老圖》。注:二老謂洛中遺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歸洛:僧如滿,年九十五歲。

雪作須眉云作衣,遼東華表鶴雙歸。

當時一鶴猶希有,何況今逢兩令威。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