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出自(三國.魏)曹操《短歌行》。意思是:看著眼前的美酒,就應(yīng)該痛飲高歌,人生在世又能活多久呢?就好像那清晨的露水一般瞬間就消逝了,那逝去的日子實在是太多了。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出自(三國.魏)曹操《短歌行》。匝:指圈。作者以南飛的烏鵲,比喻當(dāng)時的人才。意思是:月光明朗,星兒稀疏,烏鵲都飛向南方去了。烏鵲啊!你繞著樹飛了三圈,又有哪一枝是可以讓你棲息的呢?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出自(三國.魏)曹操《蒿里行》。意思是:白骨在荒野中裸露著,幾千里以內(nèi)都沒有雞的叫聲。比喻戰(zhàn)爭對老百姓帶來的災(zāi)難之深。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出自(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意思是:海面上微波起伏蕩漾,海島高聳崢嶸而峻險。形象地刻畫了大海在平靜時的壯闊景象。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出自(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蕭瑟:指風(fēng)聲。意思是:蕭瑟的秋風(fēng),吹過水面,吹起波濤涌動。 曹植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閑】出自(三國.魏)曹植《雜詩》。意思是:烈士都擁有悲壯的心志,只有小人才會茍且偷閑。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三國.魏)曹植《七步詩》。意思是:煮豆的時候,灶下燃燒著豆秸,豆子也在鍋中受煎熬。那豆秸與豆子都是同一豆根長出來的,為什么還要如此兇殘相待呢?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出自(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意思是:大丈夫志在四海,即使遠(yuǎn)隔萬里,也好像鄰居一樣。 【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出自(三國.魏)曹植《美女篇》。慕:敬慕。高義:品德高尚。意思是:美女敬慕品德高尚的人,但是要想找個賢德的丈夫?qū)嵲谑呛芾щy。 【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出自(三國.魏)曹植《贈徐干》。晚歲:指收獲遲。膏澤:指肥沃有水的土地。意思是:好土地的莊稼長勢好,成熟得早,不可能晚收獲的;肥沃的土地上大多都是豐收之年。 陶淵明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出自晉代陶淵明《歸園田居》。羈鳥:關(guān)在籠中的鳥。池魚:養(yǎng)在池子里的魚。意思是:關(guān)在籠中的鳥向往昔日自由出入的樹林,養(yǎng)在池子里的魚懷念以往快樂游玩的深入潭。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yuǎn)翥】出自晉代陶淵明《雜詩》。逸:超過。騫翮(qianhe):展翅。騫,向高處起飛。翮,鳥羽的莖狀部分。翥(zhu):飛翔。意思是:威猛的志向超越四海,有如大鳥展翅想著高飛,翱翔天空。這兩句詩是追憶年輕時期的情形,用比喻的手法,道出了當(dāng)年的遠(yuǎn)大抱負(fù)。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出自晉代陶淵明《詠荊軻》。意思是:那個刺客雖然已經(jīng)死去,但是千百年后,卻依然流傳著他那慷慨悲壯的俠骨豪情。這首詩贊美荊軻的俠義行為,并為他刺殺秦王失敗感到惋惜與同情。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出自晉代陶淵明《雜詩》。意思是:人生在世,原本就是無根無蒂;到處漂泊流浪,猶如路上的灰塵。這首詩是描寫人生在世的飄零無依。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出自晉代陶淵明《雜詩》。意思是:風(fēng)華正茂的歲月不會重來,猶如一天里頭不會有兩個早晨。年輕人要及時努力,時光有如流水,是不等待人的啊!作者借時光一去不返,來勉勵自己要珍惜歲月,也是提醒人們切莫辜負(fù)大好青春。 陳子昂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出自唐代陳子昂《春夜別友人》。長河:銀河。沒:淹滅,消失。意思是:天將破曉,明月西沉隱沒在高高的樹梢后面;天上的銀河也在這破曉的曙光中消失了身影。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出自唐代陳子昂《感遇》。蒿萊:野草,雜草,引申指民間。意思是:感慨時勢而總想著報效祖國,身在民間,也要拔劍而起,建功立業(yè)。 王勃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出自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不要在即將分手的路上,像小兒女那樣傷心得淚濕衣襟。 【閑云潭影酲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閣詩》。意思是:那天上飄著的閑云,倒映在清澈的潭水中,每一天都是如此的悠然閑靜。世上人事景物更換,天上星辰歲時移動,卻不知已經(jīng)歷了多少個秋天。幾度秋:就是多少年。風(fēng)光依舊,人事已非,歲月一去便不再來,唯有那悠悠的閑云潭影是永遠(yuǎn)不變的。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閣詩》。意思是:往日滕王閣中曾經(jīng)住過的帝王之子,如今又在何處呢?只有那欄桿外的長江水,依舊滾滾不停地向東流去。作者感嘆生命有限,人事無常,唯有大自然永久不變,萬古長在。 楊炯 【丈夫皆有志,會見立功勛】出自唐代楊炯《出塞》。會見:機會出現(xiàn)。意思是:大丈夫都有理想抱負(fù),機會一來就能建立功勛。說明只要有大志,機會一來一定可以為國建功。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出自唐代楊炯《夜送趙縱》。趙縱:趙州人,頗具才華,是詩人的朋友。舊府:故鄉(xiāng)的舊居。意思是:今夜送你回故鄉(xiāng)去,一輪明月照在江水之上,如此的良宵美景,成為今后美好的回憶。 盧照鄰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歸】出自唐代盧照鄰《昭君怨》。三秋雁:指秋分時節(jié)南飛的大雁。意思是:我愿追隨那南歸的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家看看。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出自唐代盧照鄰《長安古意》。比目:比目魚。意思是:如果有像比目魚一樣永不分離陪伴自己的人,即使死了又有何妨呢,我寧愿做那長期在一起的水中鴛鴦,也不羨慕天上的神仙。 駱賓王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出自唐代駱賓王《于易水送人一絕》。易水:即今河北省易縣的易河。戰(zhàn)國時,燕國太子丹在易水河邊送別荊軻。沒:死亡。荊軻入秦后,假借獻(xiàn)圖,內(nèi)藏匕首,欲行刺秦王,不成,被殺。意思是:當(dāng)年在這易水河上,壯士荊軻慷慨激昂入秦的故事已經(jīng)過去了;今天的易水卻依舊寒冷如故。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出自唐代駱賓王《在獄詠蟬》。意思是:沒有人相信我的高潔情懷,還有誰肯為我來表明內(nèi)心的坦蕩光明呢?作者寫下此詩,正是他被冤屈關(guān)在獄中的時候,于是借蟬的高潔來表明自己的心志。 【貞心凌晚桂,勁節(jié)掩寒松】出自唐代駱賓王《浮查》。貞心:堅貞不渝的心靈。勁節(jié):堅貞的操守。意思是:堅貞不渝的心靈賽過了深秋的桂樹,堅貞的操守掩蓋了嚴(yán)冬的青松。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意思是:春季里,江潮暴漲,江面開闊,長江與浩瀚的大海相連,簡直分不清哪是江水,哪是海水;到夜里,潮汐潮涌,明月初升,遠(yuǎn)遠(yuǎn)望去,明月就像是從浪濤中跳出一樣。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意思是:那江邊的人,是誰最先看到江上的月亮?那江上的月亮,又在哪一年最先照見江邊的人?這兩句詩是描寫作者于春夜望月有感,不由興起一份對人、對明月、對千古宇宙的冥思苦想。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出自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意思是:人生代代相傳沒有終了之時,江月卻年年都只是一個樣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出自唐代孟浩然《春曉》。曉:天剛亮的時候。意思是:春天夜里睡得很香甜,一覺醒來,天已大亮。清晨處處聽到鳥鳴的聲音。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出自唐代孟浩然詩《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張丞相:即張九齡。氣蒸:水汽蒸騰、彌漫的樣子。撼:搖動。岳陽城:在今湖南省岳陽市。意思是:湖面上蒸騰起來的水汽如同淡淡的薄霧,籠罩在云夢澤上空;湖水掀起的波濤,氣勢洶涌地震撼著雄偉的岳陽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出自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意思是:我看到了那些釣魚的人,空有羨慕的心情,可是手里沒釣魚工具。婉轉(zhuǎn)地表達(dá)了求人推薦提攜的心情,但話說得曲折含蓄,不露痕跡。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出自唐代王昌齡《出塞》。秦:秦朝。漢:漢朝。意思是:秦漢時代就開始在邊地設(shè)立關(guān)塞,防備匈奴入侵;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抵御外敵入侵,萬里出征、血戰(zhàn)沙場,甚至再也回不到自己的故鄉(xiāng)。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出自唐代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冰心:像冰一樣晶瑩透亮的心靈。玉壺:玉質(zhì)的壺。意思是:詩人在芙蓉樓送辛漸,對他說:如果洛陽的親朋好友問起我的情況,你就告訴他們,我的心猶如晶瑩透亮的冰藏在潔白無瑕的玉壺之中,正直清白。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出自唐代王昌齡《長信秋詞》。玉顏:婦女嬌美的容顏。寒鴉:早晨的烏鴉。意思是:失寵的宮妃雖有美麗的容貌,但卻比不上一只烏鴉,烏鴉尚且能享受到陽光的溫暖,而自己只能在冷宮里度日如年地消磨時光了。 【一人計不用,萬里空蕭條】出自唐代王昌齡《失題》。這句詩指的是唐玄宗不采納張九齡殺死安祿山的主張,結(jié)果造成安史之亂后萬里蕭條的局面。 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出自唐代王維《雜詩》三首之二。意思是:你從家鄉(xiāng)來,應(yīng)該知道家鄉(xiāng)的情況。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出自唐代王維《相思》。紅豆:一種植物的果實,產(chǎn)于南方,大如豌豆,色鮮紅。相傳古時有一人死在邊地,他妻子想念他,痛哭而死,化為紅豆,故又名“相思子”。這首五絕是一首借紅豆而表達(dá)相思情意的詠物詩。詩的意思是:紅豆生長在南方,當(dāng)春天來到的時候,它會發(fā)出新的枝葉;希望你多多采摘,因為它最能表達(dá)相思的情意。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出自唐代王維《山居秋暝》。意思是:這座空山在下雨之后,天氣變得有點秋意了。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王維《山居秋暝》。意思是:雨過天晴,明月當(dāng)空,溫柔的月光照在松林上,柔和地灑在土地上;山間泉水順流而下,與高低錯落的山石碰撞,向遠(yuǎn)方流去。 【勸君更進(jìn)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出自唐代王維《渭城曲》。渭城,古縣名,在今咸陽市東北渭水北岸。陽關(guān):漢置關(guān)名,在今甘肅敦煌市西南,因在玉門關(guān)南,故稱陽關(guān)。意思是:主人殷勤勸酒:再干一杯吧,出了陽關(guān),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出自唐代王維《終南別業(yè)》。意思是:詩人悠閑地沿山澗隨意而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無路可走,索性坐下來悠然自得地欣賞那山光水色,云起云涌。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出自唐代王維《山居秋暝》。喧:說笑、喧鬧。浣女:洗衣的婦女。意思是:翠竹林中笑語喧鬧,是洗衣服的婦女結(jié)伴回來了;水面上荷花晃動,水波蕩漾,是因為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的平靜。詩人以“竹喧”渲染浣女的喜悅,以“蓮動”烘托漁舟返航的場景。用熱鬧的字句反襯幽靜的境界,將清新怡人、形態(tài)鮮明之景物點化得生機盎然。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出自唐代王維《鳥鳴澗》。意思是:月亮升起來了,驚醒了山鳥,不時于春澗中鳴叫。寫出了春夜山中的幽靜氣氛。 李白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出自唐代李白《將進(jìn)酒》。得意:適意,彼此了解。樽:古代盛酒的器具??眨和饺弧R馑际牵喝松龅街?,就應(yīng)該盡情歡樂,不要讓金杯空空地對著明月清輝。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出自唐代李白《將進(jìn)酒》。意思是:上天生下我這樣的人才必定有他的用處;身外之財花光以后還是可以再賺回來的。 【長相思,在長安】出自唐代李白《長相思》。意思是:最令人牽腸掛肚思念的地方,那是長安啊。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出自唐代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這兩句寫鳳凰臺的來歷和傳說。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于此山,乃筑臺,山和臺由此得名。鳳凰在封建時代被認(rèn)為是一種祥瑞。當(dāng)年鳳凰來游,象征著王朝的興盛。如今鳳去臺空,六朝繁華已煙消云散,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十四字中連用三個鳳字,卻不嫌重復(fù),音節(jié)流轉(zhuǎn)明快,極其優(yōu)美。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出自唐代李白《渡荊門送別》。大荒:遼闊無邊的原野。意思是:山勢由高到低,隨著平原的展現(xiàn)逐漸消失,一望無際的平川伸向天邊;滾滾的長江水在這平坦遼闊的原野上,江面隨之開闊,奔騰流向遠(yuǎn)方。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出自唐代李白《月下獨酌》。獨酌:一個人喝酒。邀:邀請。三人:指詩人、明月、詩人的影子。意思是:我舉起酒杯,邀請?zhí)焐系拿髟拢瑢χ鹿庀碌纳碛?,恰成三人?/p>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出自唐代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宣州:今安徽省宣州縣城。意思是:抽出利劍來,想斬斷流水,可是滔滔的水流流得更急;舉杯喝酒,想要借酒消愁,可是醉了以后,反而是愁上加愁,心里更是難過。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出自唐代李白《三五七言詩》。意思是:想念你,想見你,卻不知要到哪一天才能見到你?此時此夜,我心我情,為了你是多么地不能自禁!描寫秋日夜好月明,想念伊人,相見無因,滿懷愁緒,情何以堪?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出自唐代李白《塞下曲》其一。意思是:我愿用掛在腰間的寶劍,徑直去把樓蘭國王殺死。 高適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出自唐代高適《別董大》。董大:當(dāng)時著名的音樂家董庭蘭。愁:擔(dān)心。君:指董大。意思是:盡管前方道路漫長,但你不要擔(dān)心前面的路上沒有知心朋友,像你這樣才華橫溢有人品的人,天下又有誰不認(rèn)識你呢?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出自唐代高適《燕歌行》。軍前:前方戰(zhàn)場。帳下:指將帥的營帳。意思是:士兵們在戰(zhàn)場上出生入死,浴血奮戰(zhàn);而將軍們卻在營帳之中欣賞歌舞,沉溺于酒色之中,全然不顧戰(zhàn)士的死活。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fēng)吹一夜?jié)M關(guān)山】出自唐代高適《塞上聽吹笛》。意思是:請問《梅花》曲的笛聲能傳到哪里去呢?一夜的清風(fēng)已把它傳遍了關(guān)山的高峻險要之地。 岑參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出自唐代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意思是:自古以來青史留名的人,有誰不知道?但現(xiàn)在看來,你的功名更勝過古人呢!這是作者在贊美封大夫的功績。 【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出自唐代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意思是:要獲取功名,只有躍馬殺敵,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fēng)滿地石亂走】出自唐代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作者通過描寫惡劣的環(huán)境,來反襯軍士的不畏艱險的精神,進(jìn)而表現(xiàn)將士高昂的愛國精神。狂風(fēng)像發(fā)瘋的野獸,咆哮、怒吼,以至于飛沙走石。作者用極度夸張的手法來描寫邊塞的險惡環(huán)境。 【自從兵戈動,遂覺天地窄】出自唐代岑參《西蜀旅舍春嘆寄朝中故人呈狄評事》。兵戈動:指戰(zhàn)爭爆發(fā)。意思是:自從戰(zhàn)爭爆發(fā),就覺得天地都變得狹小了。比喻戰(zhàn)亂動蕩,百姓無處安身。 杜甫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出自唐代杜甫詩《登高》。落木:落葉。蕭蕭:指草木搖曳的聲音。意思是:無邊無際的樹林在秋風(fēng)的狂掃下,葉子紛紛落下,無窮無盡的江水波濤滾滾而來。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出自唐代杜甫《飲中八仙歌》。意思是:即使是皇帝派人來叫我,我也不肯上船,還自言自語地說自己是酒中仙。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自唐代杜甫《蜀相》。意思是:諸葛亮帶兵伐魏,出師尚未勝利,人先死去,常使后代的英雄們?yōu)樗膲阎疚闯甓鴾I落滿襟。這兩句是贊頌諸葛亮忠貞蜀漢,出師未捷,鞠躬盡瘁精神的千古名句。高度評價了諸葛亮的精神品格,表現(xiàn)了后人對他的追念和景仰。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出自唐代杜甫《贈花卿》。意思是:像這樣美妙動聽的樂曲,只有天上(喻皇宮)才有,人間(喻皇宮之外)哪里能夠聽到幾回呢?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出自唐代杜甫《佳人》。意思是:那負(fù)心的人,只看得見新人的高興歡笑,哪聽得見舊人的悲痛啼哭。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出自唐代杜甫《八陣圖》。功蓋:指諸葛亮功勞大。八陣圖:八陣,指天、地、風(fēng)、云、龍、虎、鳥、蛇八種陣法,諸葛亮之前就有,而諸葛亮之八陣有別于前。意思是:諸葛亮的蓋世功業(yè),高過三國的任何人;因排八陣圖,而成其大名。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出自唐代杜甫《登樓》。意思是:萬方多難之時,我來此登樓,花近高樓反而使我傷心。這是杜甫在代宗廣德二年重返成都登樓之作,當(dāng)時安史之亂雖平,但吐蕃又急攻長安。國家有難,面對美景,反而更增添無限愁緒。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出自唐代杜甫《客至》。意思是:我這滿是落花的小路,從不曾因客人的到來而打掃,今日為你來而打掃;用蓬草編成的門,從不曾因客人到來而開,今日為歡迎你才打開。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出自唐代杜甫《江畔獨步尋花》。意思是:流連嬉戲不去的蝴蝶,在枝頭不停地來去飛舞;自在逍遙的黃鶯,在林間啾啾地啼鳴,聲音嬌美清婉。詩中流露出自在閑適的韻味,輕靈而動人。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出自唐代杜甫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奉先縣:在今陜西省蒲城縣。意思是:權(quán)貴、富豪人家里的美酒、魚肉堆積如山,都已經(jīng)有腐爛難聞的氣味了;而窮苦的黎民百姓,還吃不飽、穿不暖,時常有人凍死在大路旁,其尸骨隨處可見。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出自唐代杜甫《登岳陽樓》。這兩句寫詩人自己年老多病,又是一人孤單流落在外的凄涼心境。意思是:我現(xiàn)在孤單單一人流落在外,親戚朋友連一個字的消息都沒有;自己年老多病,落魄在此,唯一能托身依靠的,是那到處漂流的孤舟。老年詩人無一個定居之所,只好“以舟為家”,其凄涼之境,哀痛之心、憤怨之情,不言自明。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出自唐代杜甫《江村》。意思是:自由自在地像梁上的的燕子一樣飛來飛去,像水中的歐鳥一樣相親相近。 【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出自唐代杜甫《宿府》。意思是:長夜里聽到軍中的號角聲,很是悲傷,好像自己在訴說苦處;天上的明月雖好,還有什么人有心去看它呢? 劉長卿 【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出自唐代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柴門:籬笆門。意思是:在大雪紛飛的夜晚,萬籟寂靜,突然,茅屋外傳來狗叫聲,打破了寂靜的山村;原來是頂風(fēng)冒雪歸來的芙蓉山主人。 【細(xì)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出自唐代劉長卿《送嚴(yán)士元》。細(xì)雨:牛毛小雨。閑花:自然飄落的花。意思是:天空中飄著濛濛細(xì)雨,看不見雨絲的痕跡,卻打濕了身上的衣服;微風(fēng)拂過,吹落了枝上的花瓣,花瓣飄落的時候,卻聽不見它落地的聲音。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出自唐代劉長卿《過賈誼宅》。意思是:這里是江山寂寂草木零落的處所,慨嘆你究竟因何到此海角天涯來?賈誼是西漢杰出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因遭權(quán)臣讒毀,被貶為長河王太傅,三十四歲即抑郁而死。詩人雖是吊古,實為傷今,抒發(fā)自己不得志的郁悶。 韋應(yīng)物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出自唐代韋應(yīng)物《淮上喜會梁州故人》。意思是:如浮云般地分別后,光陰像流水似的過去,不覺已經(jīng)有十年了。作者與友人闊別十年,今又重逢,故此感慨。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yīng)未眠】出自唐代韋應(yīng)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幽人:詩人所懷念的友人,即丘丹(丘二十二員外)。意思是:在秋天一個涼爽的夜晚,我懷念去遠(yuǎn)方學(xué)道的友人,徘徊沉吟,輾轉(zhuǎn)難寐;這時,友人你所在的地方想必也是“空山松子落”的秋涼季節(jié),你同樣也在思念友人,尚未安眠。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出自唐代韋應(yīng)物《寄李儋元錫》。李儋:字元錫,作者的詩交好友,時任殿中侍御史?!都睦钯僭a》是韋應(yīng)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意思是:去年開花時節(jié)與你分別,今日花又開了,和你分別已經(jīng)一年,思念之心如新花之萌發(fā);風(fēng)景依稀,故人卻天各一方,怎不能令人惆悵!流露出別后景況蕭索、時光速逝的感慨。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出自唐代韋應(yīng)物詩《觀田家》。意思是:初春,一場小雨使草木都吐出新綠,一聲雷鳴將所有蟄伏的蟲類驚醒。 李益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出自唐代李益《寫情》。意思是:原先熱切盼望的佳節(jié)突然落空,人圓既然不可能,又何必在乎月圓呢?從此再也無心關(guān)愛那良辰美景,即使有大好明月,也只能任它孤獨地落下西樓。 【莫言塞北無春到,縱有春來何處知】出自唐代李益《度破訥沙》。破訥沙:沙漠名,一作普納沙,在今內(nèi)蒙古五原縣西南境內(nèi)。塞北:中國古代長城以北地區(qū)??v:即使。意思是:不要說塞北大地沒有春天的足跡,春天總是會到來的;只是長年的風(fēng)沙,沒有花紅柳綠,又有誰知道春天來了呢? 【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出自唐代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意思是:我和你十年來,遭到重重離亂,到現(xiàn)在人已長大,怎奈我們重逢又要離別。這是詩人與幼時的表弟意外相逢的情景。離亂年代,剛見面又要分離,格外感慨。 孟郊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出自唐代孟郊《登科后》。得意:心滿意足。疾:迅速。意思是:人到得意時滿面春風(fēng),連騎的馬都跑得那樣輕快,一天就要把長安城內(nèi)盛開的花看完。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出自唐代孟郊《贈別崔純亮》。蘭:蘭花,有“香祖”之稱。意思是:鏡子雖然破了,依然不會改變其光亮;蘭花雖然枯萎了,但其香氣絲毫不會改變。 【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牽連】出自唐代孟郊《去婦》。妾:舊時婦女自稱。意思是:我的心思就像藕中的細(xì)絲,藕雖然斷了,藕絲還牽連不斷,寫出女子對離異丈夫的懷念。后演變?yōu)椤芭簲嘟z連”的成語。比喻表面雖斷絕關(guān)系,但實際上仍有牽連。 張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出自唐代張籍《秋思》。意思是:出門在外的游子寫家書托人帶回,想要寫的太多,寫完以后,似乎把想說的話都寫上了;但當(dāng)捎信的人要離去的時候,又怕信上遺漏了什么,急忙把已經(jīng)封好的信拆開再看一遍。 【萬里無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出自唐代張籍《征婦怨》。意思是:因為戰(zhàn)場在邊關(guān),所以戰(zhàn)死者的尸體不能被運回家鄉(xiāng)安葬,家家只好遙招死者的魂魄來祭奠。作者意在反映戰(zhàn)爭的殘酷。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出自唐代張籍《秋思》。意思是:洛陽城又吹起陣陣秋風(fēng),拿起筆來想要寫封家信,內(nèi)心卻有著千萬重復(fù)雜的意念。作者張籍遠(yuǎn)居洛陽,因秋風(fēng)吹起而勾起鄉(xiāng)愁無限。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出自唐代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張十八:張籍。天街:京城長安的街道。遙看:遠(yuǎn)看。意思是:早春,濛濛細(xì)雨飄灑在京城的街道上,像酥油一樣滋潤著每一塊土地;遠(yuǎn)處地面上,小草剛剛露出嫩芽,呈現(xiàn)出一片淡淡的綠色,可是走近一看,卻什么也看不出來了。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出自唐代韓愈《調(diào)張籍》。蚍蜉:螞蟻一類的動物。撼:搖動。不自量:不衡量一下自己的實力。意思是:螞蟻想搖動參天大樹,不過是徒勞而已,可笑的是它們太不自量力了。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出自唐代韓愈《晚春》。不久歸:指春季即將結(jié)束。紅紫:指花朵的顏色。芳菲:美麗而芬芳。意思是:花草樹木似乎知道了春天即將歸去的信息,它們?yōu)榱肆糇〈禾?,正百般努力,把大地裝點得花紅柳綠、姹紫嫣紅。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