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德國歷史綜述(四)

 i立方 2019-02-13

Grundkurs in deutscher Geschichte 德國歷史基礎(chǔ)教程


第4章

  Beginn der deutschen 

Geschichte

德國歷史起源

1

Beginn der deutschen Geschichte: 

911 oder 919? 

德國歷史源與911還是919

1.1

Das Aussterben der ostfr?nkischen Karolinger im Jahr 911 

東法蘭克卡洛林家族于911年滅亡

卡洛林家族在東法蘭克王國的最后一任國王孩童路易(Ludwig das Kind)死于911年。此時,盡管西法蘭克依舊由卡洛林家族統(tǒng)治者,但東法蘭克人卻再也不想繼續(xù)這種所謂的國家統(tǒng)一。于是法蘭克、薩克森、巴伐利亞以及施瓦本(Schwaben)的那些有權(quán)勢的貴族選了一個非卡洛林家族的法蘭克公爵(Frankenherzog)做了國王。這個人就是康拉德一世。所以一些歷史學家將911年作為德國歷史的開端。

1.2

Konrad I.(?~918) 

康拉德一世

康拉德一世來自康拉德家族(Konradiner)。他可能與東法蘭克的卡洛林家族有著共同的祖先。他于906年成為法蘭克公爵。在東法蘭克的卡洛林家族滅亡后,他被選為了國王,但洛林人(Lothringen)并不認可。于是他試圖尋求教會的支持以繼續(xù)延續(xù)卡洛林時期的中央集權(quán)政治。但在薩克森、施瓦本和拜仁部落公爵的反對下失敗了。他的統(tǒng)治期非常短,就仿佛是個小插曲(Episode)。他最終于91812月去世。

1.3

 Heinrich I.(um 876~936) 

亨利一世

即便是在康拉德死后,東法蘭克人也未曾想過加入西法蘭克王國。相反的是,919年他們選舉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為國王。他地產(chǎn)(Grundbesitz)寬廣,扈從(Vasall)眾多,還有許多依附于他的農(nóng)民以及一支頗有戰(zhàn)斗力的軍隊。這次選舉展現(xiàn)出了這個民族已經(jīng)成熟的集體精神(Gemeinschaftsgefühl),而不再受法蘭克的影響。

一首民歌(Volkslied)寫到,當信使(Bote)告訴他被選為國王時,這位薩克森公爵正在捕鳥。因此他也被稱為“捕鳥者(Vogelf?nger)”。

由于他在加冕時拒絕舉行涂油禮或諸如此類的宗教儀式,因而在宗教意義上他不是個合法的國王,所以他的另一個外號叫“無柄之劍”

1.3.1

 Ma?nahmen zur Sicherung der Macht 

鞏固權(quán)力的措施

對內(nèi),亨利一世成功地使那些對立的widerstrebend)公爵配合自己;對外,為了阻止洛林加入西法蘭克,他發(fā)動了對洛林的戰(zhàn)爭,并迫使洛林并入德意志王國。

1.3.2

Sieg über Ungarn 

對匈牙利的戰(zhàn)爭

10世紀時匈牙利與德意志之間爆發(fā)了長期的軍事沖突。為了抵御匈牙利游牧民族(Nomadenstamm)的進攻,人們采取了多種措施。他們擴建了許多防御工事(Befestigung)以及帶有常駐衛(wèi)戍部隊(Besatzung)的堡壘(Burg)。此外他們還組建了一支重裝騎兵(Panzerreiterei)。由于準備充分,亨利一世于933年在溫斯特魯特河(Unstrut薩勒河的一條支流 邊上的里阿德(Riade)最終擊敗了匈牙利。這場勝利增強了王國的聲望(Ansehen),并鞏固了德意志王國。將匈牙利人擊退是亨利一世最大的功績。

重裝騎兵

1.3.3

Die Bildung des Gemeinschaftsgefühls 

als deutsches Volk 

德意志民族集體精神的形成

亨利一世統(tǒng)治到936年,在他的統(tǒng)治下幾個部落開始慢慢覺得他們都是一個民族的,他們將其稱為“diutisc古德語,意為“大眾的””。這個詞后來就慢慢演變?yōu)榱恕?/span>deutsch(德意志)”。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亨利一世所建立的這個王國也就被稱為德意志王國(Reich der Deutschen)。

因此,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真正的德國歷史的開端應為亨利一世成為國王的919年。

2

Otto der Gro?e

奧托大帝


2.1

Otto I.(936~973)

  奧托一世

亨利一世的繼任者是他的兒子奧托。他首先要做的便是打擊那些試圖叛亂的親戚,然后才能在所有仇視(Anfeindung)下稱王。此外他還定下了王位繼承(Thronfolge)的規(guī)定,即由長子繼承。他還通過聯(lián)姻(Heiratsverbingung)的手段拉攏公爵。他不斷向外侵略,使帝國邊境不斷擴張。

奧托一世

2.2

 Ottos I. Reichskirchenpolitik 

奧托一世的教會政策

由于有些公爵不但不想依附于他,還不斷策劃煽動起義(Aufstand anzetteln),奧托只得向教會尋求支持。教會的諸侯、大主教(Erzbischof)、主教(Bischof)以及修道院(Kl?ster)院長(Abt)也都對這種結(jié)盟很感興趣,因為他們只有在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才能發(fā)揮作用。于是奧托一世的帝國教會體制形成了。如此一來國王就能更好地使用教會的強權(quán)管理手段;能得到解決國家重大問題的可靠人才;還能遏制各公爵,變世襲制為國王任命制。由于神職人員(Geistliche)被禁止結(jié)婚,因此國王都不用考慮他們的子嗣便可直接任命他們新的繼任者。相應的,這些教會諸侯可以得到國王對他們領(lǐng)地的保護,可以在發(fā)生嚴重罪行時(Verbrechen)自行作出判決,能夠獲贈大片土地,還能在世俗世界中擔任高級職務。

2.3

Sieg über die Ungarn

戰(zhàn)勝匈牙利人

10世紀匈牙利人經(jīng)常穿過東南邊境,對德意志王國燒殺劫掠,這使得德意志王國面臨著嚴重的危機。于是9558月,雙方在奧格斯堡(Augsburg)附近的列希菲德(Lechfeld)進行了決戰(zhàn)。匈牙利人輸?shù)靡粩⊥康?,只得灰溜溜地回自己老家去了,在也沒法劫掠,只能老老實實地待著。

由于馬扎爾人(Magyare)為匈牙利的主要民族,因此也可以說是打敗了馬扎爾人。

2.4

Ottos Kr?nung zum Kaiser im Jahre 

962

奧托于962年加冕成為皇帝

962年,應教皇(Heilige Vater)約翰十二世(Johannes XII.)的緊急求助,奧托率軍進入羅馬,平定了叛亂。為了感謝奧托的支持,教皇為他進行了加冕。如此一來奧托自認為新的“查理大帝”,并像之前的查理那樣接受了“大帝(der Gro?e)”的稱號,并想象自己是古羅馬帝國皇帝的繼任者。

963年奧托廢黜約翰十二世,立利奧八世為新教皇,這也開了由皇帝決定教皇人選的先例,成為歷史上與教皇長期斗爭的序幕。

2.5

Ottos I. Italienpolitik

  奧托一世的意大利政策

隨著德意志王國日益強盛,奧托想要征服別國的欲望(Drang)也日益強烈。951年奧托一世第一次翻過阿爾卑斯山,試圖征服意大利北部,那兒是當時歐洲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自從962年奧托于羅馬加冕成為皇帝后,他就已經(jīng)有了皇帝的威嚴與地位。而當時為了讓教皇給他加冕,他得前往羅馬。因此奧托一世定下了意大利政策。這一政策被他之后的繼任者保留了下來。300年來每個有作為的德意志國王都要進軍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加冕為王。但同時奧托卻忽視(vernachlassen)了在德國重要的任務。

奧托的意大利政策對德、意兩國人民帶來無比的災難。因此歷史學家對他的這一政策評價褒貶不一。他的這一政策更多來源于讀權(quán)力,對名譽和財富的追求,但也與對當時德、意民族國家尚未形成,不少人認為意大利屬于兼任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德意志國王所應得的一部分財產(chǎn)有關(guān)。

3

Kaiser und Kirche in Einheit und

 Konflikt 

皇權(quán)教權(quán)的的統(tǒng)一與沖突

3.1

Der Vorrang des Kaisertums 

gegenüber dem Papsttum 

皇權(quán)凌駕于教權(quán)

教皇是歐洲基督教的核心。他居住與羅馬城內(nèi),其影響力直到11世紀才衰弱。無論是查理大帝還是奧托大帝,德意志皇帝這種掌控教會與國家的統(tǒng)治權(quán)力是“上天賜予的(von Gott gekr?nt)”。教皇都得依附于皇帝,例如奧托一世就幫兩任教皇上位。在薩利安王朝時期(Dynastie der Salier1024~1125)皇權(quán)地位迅速提升,到了亨利三世(1039~1056)時,德意志皇權(quán)達到權(quán)力頂峰,當時它完全凌駕于教權(quán)之上。

3.2

Der Aufstieg des Papsttums 

教權(quán)地位上升

11世紀時通過一系列改革運動,特別是克呂尼運動(Cluny-Bewegnung),教權(quán)又得以加強。這一運動于10世紀發(fā)源于法國一個叫克呂尼的修道院(Benediktinerabtei)。西歐各國修道院紛紛響應這一運動并愿意接受克呂尼修道院的領(lǐng)導。該運動旨在將各個教會從世俗權(quán)力中解放出來。將教會從卡洛林晚期開始的腐敗墮落中改革出來以及為中世紀中期(Hochmittelalter)的繁盛做好準備是該運動的最大功績。它為

1213世紀教權(quán)居于至上的地位打下了基礎(chǔ)。

10至11世紀,羅馬教廷勢力衰微,教會私有化,教士墮落腐化??藚文嵝薜涝撼珜Ц母铮鲝垖嵭袊栏竦慕髁x,教士須過集體生活,教士不得婚娶,以防止教產(chǎn)私有化;禁止買賣圣職;要求獨立,反對世俗統(tǒng)治者任命主教和修道院的敘任權(quán)等。

3.3

Der Konflikt zwischen Kaiser und 

Papst 

皇帝與教皇的沖突

這時教權(quán)已經(jīng)上升成為了一股政治勢力,于是不再滿足于充當皇權(quán)的傀儡(Spielball)。教會要求掌握授職(Investitur)的權(quán)力,即由教會自己任命(einsetzen)主教及修道院院長。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諸侯們也選擇了站在教皇這邊。如此一來,教會與皇帝雙方勢力經(jīng)常爆發(fā)激烈的爭斗。在長期的爭斗中不僅雙方勢力的團結(jié)與統(tǒng)一都受到了動搖,此后的中世紀歷史也受到了深遠的影響。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卡諾莎懺悔之行。

3.4

Bu?gang nach Canossa 1077

卡諾莎懺悔之行

這個事件中的主人公是德皇亨利四世(Heinrich IV.)與教皇格里高利七世(Gregor VII.)。

德皇亨利四世(1050~1106)是亨利三世的兒子。他在1056年時,也就是他6歲的時候就成了國王。直到1066年,其實都是他的母親—來自普瓦圖(Poitou)的阿格尼絲(Agnes)與漢堡、不萊梅地區(qū)的大主教阿德爾伯特(Adalbert)為他攝政。

格里高利七世(1024~1085),原名希爾得布蘭德(Hildebrand),是一名僧人,于1073年當選為教皇。作為克呂尼運動的代表人物,他為了教權(quán)與德皇亨利四世進行了畢生的爭斗。他主張教會不是世俗國王的傭人,而是被加冕的皇帝的主人。他反對世俗君主操控主教敘任權(quán),并禁止圣職買賣(Simonie)。

后來皇權(quán)與教權(quán)之間的斗爭開始升級(eskalieren)。10761月,德皇亨利四世宣布廢黜教皇;作為回應,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宣布開除德皇的教籍并將他逐出教會(Bann)。這對于亨利四世的敵人來說正是一個除掉(jm den Garaus machen)他的好時機。

與此同時德國國內(nèi)以公爵魯?shù)?/span>為首鬧獨立的一些諸侯宣稱,倘若亨利四世不能得到教皇的寬恕,他們將不承認他的君主地位。教皇不僅要德國人反對亨利,也在其他國家掀起了反亨利浪潮。此外,亨利還要面對薩克森人的復叛和國內(nèi)的克呂尼運動,被革除教籍使他成為了眾矢之的。

亨利四世為了擺脫這種危機,只好在冬天冒著冰雪穿著懺悔服(Bü?erhemd)翻過阿爾卑斯山,來到德皇格里高利七世于意大利北部居住的卡諾莎城堡。但教皇讓他赤腳在城堡外忍著嚴寒等了三天。最后,在城堡主人瑪?shù)贍栠_(Mathilde),Tuszien的邊境伯爵以及克呂尼的修道院長的調(diào)解下,教皇才于1077128日放他進入城堡并給了他一個吻來表示寬?。?/span>Absolution)。

這一事件標志著皇權(quán)已無法保持至高無上的地位。此后,兩方保持著同等地位但爭斗還未停止。

由于這位教皇出身于皮鞋手工制作之家,卡諾莎在西方世界成為屈辱成為屈辱投降的代名詞。后來亨利保住教籍和帝位后返回德國,平息了一度威及他王位的以魯?shù)婪驗槭椎闹T侯反對派。之后他又占領(lǐng)了羅馬驅(qū)逐了格里高利七世并另立新教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