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醫(y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有朋友問:我周圍的很多人都在服用阿司匹林,說是既可降血脂又可稀釋血液防心腦血管病,這是真的嗎? 這樣的問題實際上是在問:沒病的人也可以吃阿司匹林,起到防病的作用嗎?實事上,沒病吃阿司匹林,用最常用的一句話說就是“沒事找事”,但生活中確實有人是這么做的,是因為不少人認為吃阿司匹林可以稀釋血液、降血脂、預(yù)防心腦血管病等等,事實上這都是對阿司匹林的作用一知半解所致。 阿司匹林本是一種解熱鎮(zhèn)痛的藥物,用于感冒發(fā)熱時退熱、緩解周身酸痛等的治療,后來在使用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它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而心梗、腦梗的發(fā)生正是血栓形成所致,因此阿司匹林的這種作用被用于心腦血管病的防治。 但是血栓不會無緣無故地形成,它就像包餃子一樣,需要有餡,外面包上皮才能做成餃子。血栓的“餡”是指發(fā)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斑塊破裂后,其中的粥樣脂質(zhì)暴露在血液中,引來大量的血小板以這些脂質(zhì)為中心聚集成團塊即為血栓。如果沒有這樣的“餡”,血小板不會無緣無故地聚集,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并不會形成血栓,也就不有必要通過藥物抑制血小板的聚積。 何況阿司匹林畢竟是一種藥物,在心腦血管病的防治中,除了發(fā)揮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還存在引起消化道出血等的不良反應(yīng),想想看如果沒有血栓形成的可能,服用了阿司匹林,它的不良反應(yīng)便成為了主要后果,豈非是沒病找病嗎? 至于服用阿司匹林可以稀釋血液,也是子虛烏有之說,血液的粘稠度主要取決于血液中的有形的細胞數(shù)量,比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的數(shù)量多少,這些細胞是由機體的造血干細胞生成,阿司匹林既不能減少也不能增加這些細胞的數(shù)量,對血液的“稀稠”產(chǎn)生不了任何影響。 還有人說到的阿司匹林可以降血脂,那更是無稽之談,血脂來源于日常飲食以及自身合成的脂肪,阿司匹林既不能阻止胃腸對食物中脂類物質(zhì)的吸收,也不能參與肝臟等器官合成脂肪的過程,因此與血脂的高低沒有任何關(guān)系。 綜上所述,只有存在發(fā)生心腦血管病風險的人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否則沒有必要服用,相反隨意服用卻可能增加發(fā)生出血性疾病比如胃潰瘍、胃出血等疾病的風險,實非明確之舉。那么,什么樣的人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呢? 臨床上,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已經(jīng)患有了心腦血管病的人,一類是滿足以下條件中至少三個的人: 由此可見,如果不屬于上述人群就沒有必要服用阿司匹林,就是那句話:千萬別沒事給自己找事、沒病找?。?/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