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東南州州中醫(yī)院副主任中醫(yī)師 莫懷山
中醫(yī)幾千年來,從內經(jīng)到今天各位醫(yī)家的著作;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魚目混珠,真假難辨;各種注解,論著更是汗牛充棟,數(shù)不勝數(shù);面對浩瀚的中醫(yī)學論著,新學者往往茫然不知所措。筆者嘗試著從大道至簡的精神探討易經(jīng)與中醫(yī)基礎的關系。冒天下之大不諱;也談談多年學習的體會。
一).首先要談的是后天八卦與中醫(yī)運氣學說的關聯(lián)
請看文王后天八卦圖。我的理解“中五”其實就是地球。圍繞在“中五”(陰陽池)的八卦乃八個方位。先賢站在地球上。看到“帝出乎震”?!暗邸闭?,“乾”也。太陽也?!疤枴?大陽也。至剛至健。從東方升起(但是沒有凸出地平線,可能已經(jīng)看見光,沒有看見太陽?因為震卦一陽爻仍然在二陰爻之下。稍后,在東南方看見大半個太陽了,因此為巽卦二陽爻在上,一陰爻在下。故曰齊乎巽。正午時太陽運行到正南方麗日當空,故“相見乎離”,然后過西南(“致役乎坤” 役,服役、役使,勞役。在此乃不稍停之意。入正西,兌為金,兩金相逢,同氣而陰陽相吸引。故“說”,乃悅之意。)沒落在西北(我中國領土從東西半球看為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我國屬北半球。太陽直射北半球。夏至后從東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皯?zhàn)乎乾”。戰(zhàn)者,相遇而同性相斥。乾乃方位?!皠诤蹩病薄?矠辄\色。天黑了。雖然看不見。但太陽還在“勞”。 “勞”運行也。“ 成言乎艮”陽氣孕育,勃發(fā)生機(太陽任然在運行)。成者,即是萬物的終點,也是起點,從極陰處一陽蒙生。為下一個周期準備。可以理解為一天在地球上觀察到的太陽運行軌跡。
《素問·剌禁論》篇,原文說:“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腎治于里,脾為之使,胃為之市。”有過不少醫(yī)家批評過這段描述。認為把中醫(yī)解剖學弄錯了。其實不然。請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薄吧险哂倚?,下者左行”(《素問·五運行大論》)。所謂“上者右行”,言天氣右旋,自東而西以降于地,所謂“下者左行”,言地氣左轉,自西而東以升于天。
傳統(tǒng)中醫(yī)學來源于易理。故有天人相應之說。文王后天八卦圖也是人的陰陽二氣運行的一個軌跡圖?!案紊谧?,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腎治于里,脾為之使,胃為之市。”正是來源于這里后天八卦圖。主要描述的是人的陰陽二氣運行軌跡。而并非解剖圖。
王冰曰:“藏,藏也,言腹中之所藏者。”張景岳曰:“象,形象也,藏居于內,形見于外,故曰藏象?!薄安亍敝覆赜隗w內內臟,“象”指表現(xiàn)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素問.病能論》曰:“肺者,藏之蓋也。”《難經(jīng).四十二難》曰:“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素問.刺禁論》對心臟描述曰:“隔肓之上,中有父母;七節(jié)之傍,中有小心?!薄峨y經(jīng).四十二難》指出,“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難經(jīng).四十二難》曰:“肝重四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逼⑴K,《素問.太陰陽明論》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難經(jīng).四十二難》曰:“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蹦I臟,《素問.脈要精微論》曰:“腰者,腎之府?!薄峨y經(jīng).四十二難》曰:“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這些才是中醫(yī)對器官的解剖認識。
二).討論五臟與后天卦象之間的關系。
一.肺臟與兌卦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氣通于肺”。醫(yī)貫描述“喉下為肺…….虛如蜂窠,下無透竅,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一呼一吸,本之有源,無有窮也。乃清濁之交運……”又肺開竅于鼻,肺覆諸藏,為華蓋,其色白瑩,外主皮毛,西方白色,主宣發(fā)肅降。在后天八卦中,兌為西方,主庚酉辛。其色白。其卦象為一陰爻在上,二陽爻在下。即兌上缺。以兌卦為象應呼吸系統(tǒng)。上爻應口鼻之開口。下兩陽爻為肺葉肺體。中間充斥宗氣。呼吸之間,均以上為出如口。若以人之軀體為一整體,外為毛發(fā)汗孔。極象一直立的兌卦。肺與大腸相表里,實乃兌卦之反卦(逆向180°),上面連續(xù),下面中空。巽卦之象。失氣腸鳴,下為出口。有風之象。
二.心臟與離卦
心形尖圓,中有空竅,形似倒垂未開之蓮花?!峨y經(jīng).四十二難》說:“心……中有七孔三毛,盛三十三合?!薄靶暮厦},諸血者皆屬于心”。“故心為火臟,燭照萬物”?!吧裼忻鵁o物,即心之火氣也。然此氣非虛息無著,切而指之,乃心中一點血液,湛然郎潤。以含此氣。故其氣時有精光發(fā)見,即為神明…….心主明則十二宮安,所以不殆……心不明則神無所主,而藏腑相使之道閉塞不通。故自君主而下,無不失職…….”
離卦,在后天八卦中,主丙午丁三方,應夏。司南方之事。乃兩陽爻包一陰爻。故曰離中空。心形亦如火相,外尖而中空。亦合離象。心合脈,諸血者皆屬于心。血之色赤,外應為離?,F(xiàn)代醫(yī)學發(fā)現(xiàn)紅細胞為外圓內陷之紅色餅形細胞。亦為離象。心與脈合為整體,整個循環(huán)為閉合的中空鏈狀網(wǎng),脈管中空。亦為離象。又舌為心苗,實乃離卦之反卦,坎象??仓袧M。一陽居中為舌,兩陰爻一上一下,中空之象。乃舌在口中之意。心與小腸相表里。小腸亦中空之物。離象。
三.肝與震卦
肝臟位于腹腔,隔膜之下,右協(xié)肋內?!妒慕?jīng)發(fā)揮》說:肝之為肝,左三葉右四葉……其治在左。其臟在右肋左腎之前。并貫脊之第九椎。醫(yī)貫說:肝經(jīng)中膽附焉。肝主藏血,主疏瀉。其五行屬木,位東方,主升發(fā)。震屬木。其象二陰爻在上,一陽爻在下。故有震仰盂之說。震卦,其數(shù)為3、4、8。3、4之數(shù)為左右肝葉之數(shù)。8為左右肝葉之數(shù)再加膽數(shù)1之和。一陽爻在下,二陰爻在上乃代表上為肝下為膽。天氣上升,地氣下降。自然之道也。故肝為體陰而用陽。木氣生發(fā),不可抑郁。抑郁則化火發(fā)雷霆之怒。肝之性也。肝,開竅于目。眼眶盛珠。一陽爻為目眶,陰爻代表眼睛。亦是震卦。故肝與眼,衰榮相關,病理相聯(lián)。
四.脾臟與坤卦
【類經(jīng).三卷\藏象類 】.四、五臟之應各有收受 曰“ 中央黃色,入通于脾,開竅于口,藏精于脾(土王四季位居中央,脾為屬土之臟,其氣相通。黃者土之色,口者脾之竅。土之精氣,藏于脾曰意。)故病在舌本。(脾之脈連舌本,散舌下。)其畜牛。(牛屬丑而色黃也。 易曰坤為牛。)”故脾為象。
在《素問.玉機真臟論》說:“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傍”。在難經(jīng).四十二難描述“脾……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倍鴱钠渖砉δ軄砜矗羞\化,統(tǒng)血,升清功能。《難經(jīng)》描述的脾象今天現(xiàn)代醫(yī)學的脾臟。脾臟位于左上腹是一個富于血供的實質性臟器,質軟而脆。 脾長10~12cm,寬6~8cm,厚3~4cm,重110~200g。正常脾臟超聲測量值脾厚:3.5cm,長:10mm,寬:6cm。但是素問描述的脾,“孤臟”,是一個臟器。“灌四傍”與四周臟器均有血管相聯(lián)?筆者認為中醫(yī)的脾并非限于一臟。為何這樣說。素問說“脾…..中央土”土,坤卦之象。后天八卦論坤卦。數(shù)5,8,10.。又坤六斷。三個純陰爻。其象中通?,F(xiàn)代醫(yī)學發(fā)現(xiàn)脾臟,胰腺,肝臟中間分布大量血管,淋巴管。這不就像坤卦嗎。另外,從口腔到肛門之間,腸管迂回曲折,中空有縫隙,主運化,傳道,載物,不也是坤卦之象嗎?故筆者認為脾更像現(xiàn)代醫(yī)學的整個消化系統(tǒng)。涵蓋的器官并非一個。并非孤臟。這與坤也極其吻合。坤在后天八卦中,地處西南,包括坤申未三方,中間包含有金木水火土。包容了古代五大元素。故稱脾為后天之本,運化之中樞。厚德載物。
五.腎臟與坎卦
《醫(yī)理真?zhèn)鳌?曰“ 坎為水,屬陰,血也,而真陽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為腎,一點真陽,含于二陰之中,居于至陰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種子也。諸書稱為真陽。真陽二字,各處講解字眼不同,恐初學看書,一時領悟不到,以致認癥不清,今將各處字眼搜出,以便參究。真陽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門火,一名龍雷火,一名無根火,一名陰火,一名虛火。發(fā)而為病,一名元氣不納,一名元陽外越,一名真火沸騰,一名腎氣不納,一名氣不歸源,一名孤陽上浮,一名虛火上沖,種種名目,皆指坎中之一陽也。一陽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龍之名。一陽落于二陰之中,化而為水,立水之極(是陽為陰根也),水性下流,此后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也?!薄端貑枴ち?jié)藏象論》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薄??!端貑枴そ饏T真言論》以為“陰中之陽”。一般而言,腎為五臟之一,主藏精氣而不瀉,與六腑相較,其性屬陰。五臟之中,腎居膈下,故稱之“陰中之陰?!蹦I在五行中屬水,通于冬氣??藏灾庖病? 腎位于腰部,脊柱兩旁,左右各一。早在《內經(jīng)》就有了腎高腎下、腎偏傾均可為病的記載,并明確提出“腰者腎之府”。元代滑伯仁謂“附脊之第十四椎”。(《十四經(jīng)發(fā)揮·十四經(jīng)脈氣所發(fā)篇》)《醫(yī)貫·形景圖說》進一步作了較為精確的定位,曰:“腎有二,生于脊膂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倍矫}行于脊柱之中。督脈為陽脈之海。腎居脊柱兩旁,腎臟通過輸尿管與膀胱相通。其象正是坎卦轉向90°。中問一陽爻,脊柱 ?督脈?二陰爻,腎臟?又“腎主二陰之開合,全賴中間一團陽氣?!敝虚g一團陽氣,也正是坎卦中間陽爻。
腎開竅于耳。頭面為諸陽之匯??藏灾绷⒅?。中間直立之陽爻代表面部,兩陰爻代表耳朵。腎臟的生理功能也是緊緊圍繞卦象之象的。如“藏而不瀉。封藏之本也”。一陽爻封藏于重陰之中也。這便是陰陽互根之由來。文王八卦圖看出???,水也。坎之后是艮卦。艮卦,五行屬土。艮止也。土封水之意。“腎主納氣”的理論淵源,最早可追溯到《黃帝內經(jīng)》?!端貑枴つ嬲{論》指出:“腎者……主臥與喘?!闭f明咳、喘等癥與腎有關。將補腎法用于呼吸異常的治療?!额愖C治裁·喘癥》進一步闡發(fā)道:“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納升降失常,斯喘作矣?!逼鋵崳@就是人體氣機升降運動一個闡述。經(jīng)氣從肺入(西方兌金)過乾,入坎也。為順行。逆則為病。所謂不納氣是也。
“腎不納氣”臨床多表現(xiàn)為咳嗽、呼多吸少、氣短不續(xù),兼腎虛見癥,治療當以補腎為主?,F(xiàn)代研究證實,補腎治喘不僅可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和體內氧代謝,而且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發(fā)病。許得盛等觀察到補腎能夠維護氣道穩(wěn)定性,從而維護肺的通氣功能,減輕哮喘的發(fā)作【1】。
腎主納氣的機理近年有人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進行了探討。高杏齋指出:肺泡氧分壓遠遠高于組織氧分壓,氣體交換的形式是呈彌散狀態(tài),即氣體流動是從壓力高處向壓力低處流動,腎為遠離肺的組織器官,肺泡氣可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至腎臟。認為此為“腎主納氣”的依據(jù)【2】。謝先龍從酸堿平衡調節(jié)的角度進行了分析,認為腎臟是調節(jié)酸堿平衡的更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肺通過調節(jié)二氧化碳呼出量調節(jié)碳酸濃度,從而“主呼吸之氣”的根本【3】。
盡管有這樣多的學者及專家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闡述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并用于指導臨床工作。但是,筆者認為萬變不離其宗。中醫(yī)的發(fā)源在哪里。今天的中醫(yī)是繼承還是發(fā)揚。還是還原?這才是中醫(yī)生存的關鍵。
筆者闡述易經(jīng)與藏象之關系。在中醫(yī)浩瀚的學海里簡直微不足道。但是,我想這也不失為中醫(yī)研究的一個方向。希望得到更多專家的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許得盛,沈自尹,等.寧喘沖劑對哮喘防和治雙重作用觀察.中國醫(yī)藥學報, 1995, 10(5):15:
?[2]高杏齋 腎主納氣機析.陜西中醫(yī).1990年第08期
?[3] 謝先龍 試論中醫(yī)腎主納氣理論的實質:肺腎酸堿平衡調節(jié)學說..實用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0年第3卷第5期,294-295頁
?作者簡介:
?莫懷山,男,黎族,1972年7月生人。1996年畢業(yè)于貴州省貴陽中醫(yī)學院中醫(yī)系。99年參加貴州?。?13人才培養(yǎng)計劃"學習班。為期一年學習培訓。主選中西結合心腦血管病診斷治療。學習期滿后返回鎮(zhèn)寧縣中醫(yī)院內兒科工作。作為該院心腦血管病醫(yī)師還兼心電圖最終審核醫(yī)師。在病房工作近十二年?;鶎庸ぷ鹘?jīng)驗豐富。熱愛中醫(yī),一生勤研中醫(yī)古籍,與同事,年老中醫(yī)師等多次探討中醫(yī)如果突破現(xiàn)代醫(yī)學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瓶頸。多次參加高級別心腦血管學習培訓會。長期研習"金匱要略""傷寒論""內經(jīng)”"醫(yī)理真?zhèn)鳎⒌?。?013年通過人才引進進入黔東南州中醫(yī)醫(yī)院工作。再一次獲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好機遇。對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擴心病,肥厚性心臟病,高血壓,腦梗塞,腦出血,眩暈癥,慢性心功能不全等中醫(yī)治療取得了獨特見解和經(jīng)驗。
?2016年獲黔東南州政府頒發(fā)"黔東南州苗侗醫(yī)藥、中醫(yī)藥突出貢獻獎"。2016年獲得貴州省衛(wèi)計委、省委宣傳部聯(lián)合舉辦的"百優(yōu)醫(yī)師"十大"杏林高手"稱號。2017年獲全國首屆“最美中醫(yī)”宣傳活動"最美中醫(yī)"榮譽。與多名國家級名老中醫(yī)接受同臺接受表彰。
?作者通信地址:貴州省黔東南州州中醫(yī)醫(yī)院(凱里市北京東路)
|
|
來自: 昵稱3547647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