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蘭文化,自賞蘭開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代對蘭的推崇,體現(xiàn)著中國傳統(tǒng)美學(xué)特征,歷代文人墨客爭相吟詠贊美蘭花,不僅指蘭的優(yōu)雅形態(tài),更在于它的清幽芬芳。 蘭花入畫大概始于唐代,到了宋朝,畫蘭花的人才多了起來。古人畫蘭,一般都寄托一種幽芳高潔的情操。而且蘭花葉姿飄逸動感,非常適合筆墨的發(fā)揮,往往五葉三花即形態(tài)畢現(xiàn),情趣盎然。 另外,加上藝術(shù)書法的題文題詩題句,或寄情或寓意,筆簡意賅,意境邃深,輒成珍品。 下面請欣賞一組國畫大師筆下的寫意蘭花吧。 王雪濤,善于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氣。他畫的蘭花,筆墨靈巧多變,色墨結(jié)合,以色助墨、以墨顯色,在傳統(tǒng)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畫法講求的色彩規(guī)律,以求整體色彩對比協(xié)調(diào),為畫面增添韻律。 朱自清,著名的散文家,同時也是一名畫家。他筆下的蘭花,跟他的散文一樣,在樸實無華的筆墨透著一股親切的泥土氣息,一種感動隱約蔓延著,彌漫在作品無際的思緒之中。 愛新覺羅·溥佐,宮廷畫派的一代宗師。他擅畫花鳥走獸,尤擅鞍馬,兼作山水。他筆下的蘭花以寫意為主,用筆出神入化,把蘭花的俊逸挺秀表達得淋漓盡致。 白蕉,出生書香門第,能篆刻,精書法,能詩文,擅長畫蘭。謝稚柳說:“云間白蕉寫蘭,不獨得筆墨之妙﹐為花傳神﹐尤為前之作者所未有。”“以書法寫蘭﹐粉蝶翠荷﹐不入前人一筆。” 黎雄才畫蘭,顏色亮麗卻不耀眼,繁盛的枝葉象征著蘭花的生命力與倔強,在畫蘭的高手中獨具一格。 張大千畫蘭雖少,但每幅均可見大師花鳥畫的實力深厚,將蘭花的輪廓與神韻描繪得絲毫不差,以形寫神,大師之最! 吳昌碩畫蘭,由于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喜以或濃或淡的墨色和用篆書筆法畫成,剛勁有力。所以畫中的花卉木石,大多筆力老辣,力透紙背,縱橫恣肆,氣勢雄強。 黃胄筆下的蘭花,如其擅長的人物畫與動物畫一樣,線條流暢有力,墨色通透多變,幽蘭在他筆下多了一些奔放自然的味道。 潘天壽畫蘭,得益于其了得的的書法功底,幾筆行云流水過后,蘭花就挺拔于紙上,自然而隨意。 謝謝觀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