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北京終于下雪了。在中國的文化中,“雪”不僅僅是一種天氣現(xiàn)象,還代表了一番詩意、一段故事、一種情懷。從《詩經(jīng)》開始,就有很多與“雪”有關(guān)的美妙詩句,比如“小雅”中的“采薇”一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边@是很著名的詩句,另一篇的知名度稍微低一些,出自“國風”,名字是“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雱;北風其喈,雨雪其霏?!标P(guān)于雪的典故,這里簡單整理幾條常見且有趣的。 蘇武嚙雪 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 這是蘇武留胡的故事,匈奴單于想讓蘇武投降,便把他囚禁起來,不給吃喝。正逢天上下雪,蘇武就嚼著雪充饑解渴,居然好幾天都不死。匈奴好像見到了上帝一樣,又想了一個注意,給了他一堆公羊放牧,什么時候有了小羊才放他回去。 袁安困雪 時大雪積地丈余,洛陽令身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己死,令人除雪入戶,見安僵臥。問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干人。”令以為賢,舉為孝廉。 袁安是東漢時候人,有一年洛陽下大雪,把門都堵上了,必須清掃干凈才能出門。有人發(fā)現(xiàn)袁安家門口全是雪,以為他死了,破門而入發(fā)現(xiàn)他在床上縮著呢。問他為什么不找人幫忙清掃,袁安說:大雪天大家都又餓又累,不好意思麻煩別人。 孫康映雪 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清淡,交游不雜。 這是個很著名的典故,說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孫康,點不起燈,只能接著微微的雪光照亮讀書。這個故事經(jīng)常和“囊螢”一起用,組成了著名的“囊螢映雪”。 謝家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謝太傅是東晉名臣謝安,有一個下雪天,他便問家人們“大雪像什么”。他的侄子謝導(dǎo)比喻成“天空中撒了一把鹽”,這個比喻挺形象,但是不得不說是惡趣味,一點美感沒有。他的侄女謝道韞則比喻成“柳絮隨風搖曳”,這便是著名的“詠絮之才”,用來形容女子的才華。 雪夜訪戴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王子猷是王羲之的小兒子,一個下雪的晚上,他失眠了,喝了點酒開始吟詩,忽然想起戴逵,于是坐船去找他。走了一個晚上才到,卻沒打招呼就直接回來了,別人很不理解,他解釋說:我去找他是因為有興致,現(xiàn)在興致下去了,就沒必要見他了。不得不說,真是行為藝術(shù)的集大成者! 踏雪尋梅 孟浩然情懷曠達,常冒雪騎驢尋梅,曰:“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p> 孟浩然經(jīng)常大雪天騎著驢去看梅花,一邊走一邊說:我的詩和遠方就在灞橋風雪交加的驢子背上!孟浩然的詩有不少寫雪的,比如《赴京途中遇雪》:“迢遞秦京道,蒼茫藏暮天。窮陰連晦朔,積雪滿山川。落雁迷沙渚,饑烏集野田??统羁諄辛ⅲ灰娪腥藷??!?/p> 程門立雪 又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遠千里從之游,號曰龜山先生。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楊時,他很崇拜理學(xué)家程顥、程頤兩兄弟,與程顥談笑風生。某個大雪天,四十歲的楊時去拜訪程頤,程頤正在打盹,他就和一起來的游酢等在門外。程頤醒后出門,發(fā)現(xiàn)雪已經(jīng)積了厚厚的一尺了。 關(guān)于“雪”的典故和詩詞,你還知道哪些? 歡迎留言交流。 |
|
來自: 文山書院 > 《經(jīng)典考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