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fā)現(xiàn)很多練傳統(tǒng)武術的人不相信有內功存在,一說到內力,說起循經,就被他們說是玄化功夫,吹牛,還自以為是的認為這是在毒害傳統(tǒng)武術。為什么他們不相信有內功的存在?是因為他們沒有認真練功夫! 中國武術在民間的故事里有種種驚絕的傳說,如果只是以現(xiàn)代那些嘴皮子大師們的實力,能有那么多傳奇的故事么?很多人以為這只是故事。卻不知“故事”者,過去的事情也。當然故事在流傳的過程會產生一些夸大不實,但是其必然不是空穴來風,是有一定的根源的。古代不同如今,有眾多媒體宣傳,如果現(xiàn)在的那些所謂的武術大師生存在古代,縱然靠嘴皮子欺騙,也只能蒙騙普通老百姓一時而已,真正到了大場面,你得有真功夫,別人是要出手相試的。
以清朝武狀元考試為例,先試馬步射,在馬上跑兩個來回,要射六支箭,中三支以上才可過關。步射九支箭中五支合格。之后再比拼力氣,包括拉硬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力(相當于80斤)、十力(100斤)、十二力(120斤);刀分八十、一百、一百二十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筆試。當然這種比試要是天賦好,有一個好的老師教導,并不一定需要學習正宗的內功也可以,但是現(xiàn)代的嘴炮大師們能行嗎?(注:清朝的一斤約等于現(xiàn)在的0.6斤) 至于故事里的那種神功奇技肯定是建立在內功的基礎上方有,如果只是單純的肌肉力量,拳腳功夫,不可能有這樣的實力。那些不相信內功的人是因為他們只練武不練功,不肯吃苦,天天只是耍著套路玩,自己沒有體會,就以為人人如他們一般,是笑話矣!
很多人認為拳擊比傳統(tǒng)武術厲害,確實練拳擊很快就能有一定的技擊能力,但是這是建立在合理的訓練基礎上。如果一個人一開始學習拳擊,就只是練組合拳打沙袋的話,我敢肯定的說,他練十年也出不來功夫,不能真正搏斗。真正的拳擊想技擊,也得建立在周詳而認真的訓練上,包括各項體能,力量,敏捷,步法等練習,然后要單一的,反復練習直拳,勾拳,擺拳,千遍、萬遍,使肌肉形成記憶。其后才是組合拳練習打沙袋,乃至對抗實戰(zhàn)演練。這種鍛煉是很辛苦,很枯燥的,肯定不如直接上手直接組合拳打沙包好玩,但想出技擊就得這樣練。 那么我們眾多的武術愛好者們,是怎么練習傳統(tǒng)武術的呢?樁功不練,直接上手套路,這能行嗎?以太極拳為例,招式精熟之后,實現(xiàn)太乙循經之后,得練推手,再進階散手,打手訓練,現(xiàn)在的太極拳老師們,有幾人學到了?拳擊就練三種拳,還得專一分開來反復練才有功夫,你可好了,一練就幾十個招式,還得按照順序演練,這能行嗎?用用腦子想一下就知道,肯定不行!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說很多功夫已經失真,這使得修煉它們不能太乙循經,這是實話。因為太乙循經對于功夫的要求比較高,一旦傳承不足,就很難做到。但是很多武術本身是在正宗的源流之處分支而出,這也使得他們有著真功夫的蹤跡。認真習練自然也能有潛氣內循,氣與力合,甚至循經導脈的體會。比如說找一個樁功認真的習練,不管是少林的馬步樁,太極的渾圓樁,手揮琵琶,還是形意拳的三體式,只要每天習練1~2小時,堅持一年下來,多少會有些體會。 樁功能站上一個小時,堅持一年后,你再練一下馬步沖拳,這是比拳擊直拳強得多的功夫,拳擊是直接練打法,基礎沒有,所以怎么練也沒有內功。自然的左右出拳,用不了多久,就能體會到力量從腰而起,經肩背行于拳鋒,功夫高者,則能體會到力從腳起,再經腿部,腰背,匯于拳鋒。這種體會是真實不虛的,有熱流運行于身體中,此正是內功的表現(xiàn)之一,雖然離太乙循經還有很遠的距離。 當然這種每天一個小時的樁功,是要能進入境界才行,如果每天很辛苦,站在那只覺得周身酸痛麻木,咬牙堅持,很累的那種,是出不來功夫的,具體詳情以后再行敘說。由于近現(xiàn)代西方科學發(fā)展早于中國,以致于有一段時間,中國幾近沉淪。從此有些人開始崇洋媚外,盲目相信西方的一切,連習練傳統(tǒng)武術也按照西方的鍛煉肌肉方式,實大誤矣!再加上錯誤的套路練習法,不肯吃苦練功,只是天天練武術操,能有功夫嗎?這也是他們不相信中國有內功的根本原因! 如喜歡此文,敬請關注,收藏,點贊,評論! 武當太乙鐵松派代14代傳人 武當先天太極拳代19代傳人 凌霄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