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瓷器鑒賞,一直困擾著很多剛入行的瓷器愛好者,個人雖喜歡,卻不知如何下眼,如何欣賞。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鈞瓷藏品 說起瓷器鑒賞,我們把鑒賞掰開了回答,比較好解釋。 鑒賞,鑒賞,首先我們先談鑒,也就是大家熟知鑒定的意思。而鑒定的目的多是為了收藏,所以從收藏的角度簡單談一下鈞窯的鑒定。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鈞瓷藏品 1. 窯口鑒別:總的講不成問題,因為鈞窯的窯變釉特征明顯,別的窯口的瓷器基本上不會和鈞瓷混淆。雖然嚴格講從北宋以后,鈞瓷燒制范圍擴大,從最初河南禹縣神垕鎮(zhèn)發(fā)展到北方眾多區(qū)域,甚至河北內(nèi)蒙都有鈞瓷燒制,這在金元時期尤為突出。雖然各地胎土有別,工藝及常用器型不同,但要想?yún)^(qū)別這些不同地區(qū)燒制的鈞瓷,幾乎是不可能的,也沒有這個必要。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鈞瓷藏品 2. 斷代問題。鈞窯斷代是個大學問,這方面的專著文章汗牛充棟。但在實踐中,也還是有規(guī)律可循,各代鈞瓷也各有特征,并不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測的。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鈞瓷藏品 一般講,北宋是鈞瓷巔峰期,金鈞比較接近,元鈞較糙,底足差別很大。宋鈞和金鈞,能區(qū)別開最好,分不開也沒太大關系,時代相近,市場價格也差不太多。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鈞瓷藏品 元鈞應該和宋瓷分開,從器型、修胎、釉色都差著檔次,價格也差一檔。明鈞尚有爭議。之后的鈞瓷基本沒斷代的必要了。不需鑒,只能賞。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鈞瓷藏品 再談賞,欣賞。這方面見仁見智,每人喜好不同,欣賞的角度不同,不可能有統(tǒng)一標準。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 鈞瓷藏品 有人喜歡大器,有人喜歡小件,有人喜歡紅的,有人喜歡天青色的。正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鈞瓷藏品 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鈞瓷藏品 以以上的圖中器物來說,從收藏的角度,價格均不相等,甚至差別很多。若從欣賞的角度來看,有的造型端莊,有的釉色窯變豐富,有的賞心悅目,有的質樸純真,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在家里擺放,都是一件十分恰當陳設藝術珍品。(河南省收藏家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鄭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館館長劉一田)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