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漁洋山人自撰年譜卷下

 蕓蕓齋 2019-02-12

漁洋山人自撰年譜卷下
小門生東吳惠棟定宇注補
同學(xué)諸子參
康熙十七年戊午,四十五歲。正月,奉旨召對懋勤殿。明日諭內(nèi)閣:“戶部王士禛詩文兼優(yōu),著以翰林官用?!备氖讨v,未任,轉(zhuǎn)侍讀。
《召對錄》云:“康熙丙辰,某再補戶部郎中,居京師。一日,杜肇余臻閣學(xué)謂予曰:‘昨隨諸相奏事,上忽
問:“今各街門官讀書博學(xué)善詩文者,孰為最?”首揆高陽李公對曰:“以臣所知,戶部郎中王士禛其人
也?!鄙项h之曰:“朕亦知之?!薄髂甓∷攘拢笫?,輟講,一日召桐城張讀學(xué)入,上問如前。張公對:
‘郎中王某詩,為一時共推,臣等亦皆就正之?!吓e士禛名至再三,又問:‘王某詩可傳后世否?’張對
曰:‘一時之論,以為可傳?!嫌诸h之。七月初一日,上又問高陽李公、臨朐馮公,再以士禛及中書舍人陳
玉璂對。上頷之。又,明年戊午正月二十二日,遂蒙與翰林掌院學(xué)士陳公同召對懋勤殿。次日,特旨授翰林院
侍讀。三月,賜御書‘存誠’大字、唐人張繼《楓橋》絕句、又石刻‘清慎勤’、‘格物’大字二幅,共四
幅。有《紀(jì)恩》詩?!?/div>
夏,同學(xué)士陳廷敬、侍讀學(xué)士葉方藹,直南書房。
《召對錄》云:“某與陳、葉二公及讀學(xué)張公,同內(nèi)直。一日,以天花頒賜,御札云:‘朕召卿等編輯,適王
臺山貢到天花,鮮馨罕有,可稱佳味,特賜卿等,使知名山風(fēng)士也?!适拢憾芬焉希钪挤Q卿,獨講官亦
然,真異數(shù)云。八月,內(nèi)直,同陳、葉、張三學(xué)士和御制《賜輔國將軍》詩,仍命次日攜名字印章入內(nèi),各書
一幅,即發(fā)養(yǎng)心殿裝潢,隨御筆同賜。自是,每有御制,必命和進(jìn)?!弊痛ㄌ茲?jì)武夢賚贈詩云:“何人載筆氣
如虹,玉殿南頭鳳闕東。蠟燭五侯新制誥,鞦千三影舊郎中。臨軒已得君王喜,仰屋難忘司扈窮。遙計看題紈
扇日,正開芍藥照階紅?!痹诮分?,上嘗征其詩,錄進(jìn)三百篇,謂之《御覽集》,未敢專行,后匯為《漁洋
續(xù)集》。十月,奉旨偕侍講韓慕廬菼典順天鄉(xiāng)試,得王泰來等一百八十六人。
康熙十八年己未,四十六歲。在翰林。充《明史》纂修官。是歲,以博學(xué)鴻儒征者,云集京師。三月,鄉(xiāng)試體仁閣下,入翰林者五十人,彭孫遹第一,施閏章、汪琬皆在焉。時公卿庶僚,皆得薦人。魏侍郎象樞詢于山人 ,對曰:“公以躬行聞天下,薦士不當(dāng)專以文藝,必如睢州湯斌者。斯無愧矣。”魏笑曰:“得之矣。”遂疏薦之,山人與湯初未傾蓋也。
湯后以閣學(xué)出撫江南,入為大宗伯,為本朝第一名臣。天下竟知湯公之薦由魏公,而不知魏公之薦湯公,自山
人發(fā)之也。
同年楊以齋雍建出撫貴州,屬重葺高祖忠勤公永寧衛(wèi)特祠。
時宣城施愚山閏章、梅耦長庚、毗陵邵子湘長蘅,常過山人邸舍劇談,至丙夜始散去。陸有詩云“科跣到門衣
不船”,是也。
康熙十九年庚申,四十七歲。在翰林。
是年李湘北為閣學(xué)。陳子端、葉子吉相繼為掌院。沈貞蕤為掌詹。山人及愚山、羨門、鈍庵、其年諸公,皆在
翰林,互相酬倡,一時傳為盛事。
遷國子監(jiān)祭酒。時司業(yè)為劉宣人芳喆,辛丑進(jìn)士。
國初祭酒、司業(yè)未有題名,山人與鐘山先生補其闕。
是歲八月置閏。山人以閏八月生也。
山人官司成,首奏請定圣廟祀典照成化、弘治間儀制。又有請正從祀諸賢位號、增從祀理學(xué)真儒諸疏,皆有
裨文教。疏載《漁洋文略》。
康熙二十年辛酉,四十八歲。在成均。秋七月,賜宴瀛臺。九月,叔兄需次卒于京師。
尤展成侗、邵子湘長蘅為作傳。
是時太學(xué)人才甚盛。秋試,力持公道,公卿紈绔請讬不得行。所拔識如金居敬、湯右曾、查升、陶元淳、惠周惕輩,皆登第,為世聞人。所取文字,率崇古雅,有《春秋》內(nèi)外傳、《史》、《漢》文、八大家之遺風(fēng)??既“似旖塘?xí),以文為甲乙。試日閱卷,閱畢榜發(fā)始出署,苞且竿牘皆不得行。會一統(tǒng)志館移取太學(xué)生工書法者,立定去取,以黃弘猷為首,黃元治次之,眾論僉服。即滿州同事亦服其公。教習(xí)例得通判,故山人尤慎之。是年冬十二月,覃恩進(jìn)封父禮部公為朝議大夫、國子監(jiān)祭酒,母孫宜人、妻張宜人贈恭人。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四十九歲。在成均。春正月上元,賜宴乾清宮。上首倡升平嘉宴詩,傚柏梁體,廷臣繼和。命詹事沈荃書之,御制序文,頒賜諸臣。
《召對錄》云:“上元日,有旨賜內(nèi)閣九卿翰詹等宴于乾清宮,詔賦柏梁體詩。明日早詣閣門。上頒首倡曰:
‘麗日和風(fēng)披萬方?!髮W(xué)士已下以次賡和。國子祭酒臣士禛恭賦云:‘九德(案:原本作三德)六行為士
坊?!?/div>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五十歲。在成均。是歲撰五言七言古詩,姜西溟宸英序之。
是年,盛侍御珍示裒集辛亥迄癸亥之詩共十六卷,重為編次,曰《京集》,曰《獨集》,曰《家集》,合為
《漁洋續(xù)集》,屬常熟黃子鴻儀書之。明年,刻之吳中。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五十一歲。冬遷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
《池北偶談》云:“祭酒不一二年輒遷去,春秋丁祭無過四者。順治中,淄川高念東侍郎珩為祭酒,久不遷。
一日至閣,洪文襄承疇?wèi)蛑^曰:‘高先生可謂五丁開山矣。’高笑曰:‘無妨六丁六甲?!晔歼w去。
予在成均,迄四載始遷少詹,戲為口占寄先生云:‘嘉話曾聞役六丁,任教人笑純司成。六丁今日還加
二。始信前賢畏后生?!?/div>
十一月奉命祭告南海。是歲科試得人之盛如辛酉?;洊|之役,有詩三百余篇,為《南海集》。自注:門人盛侍御珍示符升、金進(jìn)士穀似居敬序之。
陳元孝恭尹評云:“雖不及《蜀道》之宏放,而天然處乃反過之?!比艘詾橹浴J嵌?,奉命南行,雪阻東
平,望小洞庭中有蠶尾山,為唐太守蘇源明讌賞地,因取以名其山房,并圖為小照,自序梗概以志寄托。一時
海內(nèi)風(fēng)雅之士咸謂山人處高位而有超世之志焉。
又有《粵行三志》三卷,《皇華紀(jì)聞》四卷。韓閣學(xué)慕廬菼、魏昭士世傚序。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五十二歲。元旦大雪,謁五祖山。二月十日,抵廣州,入南海神廟,蕆事,登浴日亭觀海。四月一日發(fā)廣州,哭故人程兵部周量之殯。過肇慶,登七星巖。歸阻風(fēng)雨南康,會南豐湯佐平來賀先生來主白鹿洞書院,相約入山,遂與孫處士豹人枝蔚、南康守周星公爘游廬山棲賢、開先諸寺,皆有詩。七月,過里,省侍祭酒公。九月,復(fù)命,隨請急歸里。途次聞府君訃,徒跣奔喪。
山人于夏六月歸自粵,便道過里起居,見匡廬公容色肌膚殊頭疇昔,惄然動歸養(yǎng)之思,因從容言,報命后當(dāng)請
假覲省。匡廬不許,力命趨裝,山人意殊愴然。九月,復(fù)命后一日,即循例乞假遄歸,而匡廬已先十日捐館。
徒跣慟哭,作孺子啼。蓋山人生而孝友,自讀禮盡制外,雖期功之喪,亦必唏噓累日,輒廢寢饋。至性不可及
也。
冬,侄啟涫卒,叔兄長子也。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五十三歲。居廬,在西城。
時鐘圣輿轅、趙豐原于京、王秋史蘋,先后來從游。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五十四歲。居廬。秋,移南城舊第。
是年取唐人殷璠、高仲武諸家之選,各加刪定,而益以韋莊《又玄》、姚鉉《文粹》,通為《唐選十集》,屬
門人盛珍示、王我建較刊。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五十五歲。正月聞太皇太后崩,有詔:四品已上京朝官在籍者,皆赴京師。
三月歸里。有《北征日記》。是歲,撰《唐賢三昧集》三卷。
山人云:“《林間錄》載洞山語云:‘語中有語,名為死句。語中無語,名為活句?!鑷L舉似學(xué)詩者。門人
彭太史直上來問予選《唐賢三昧集》之旨,因引洞山前語語之?!?/div>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五十六歲。正月迎駕于德州,蒙慰問甚至。有《迎駕紀(jì)恩錄》。
《居易錄》云:“己巳正月,南巡視河。某以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家居,迎駕于德州,四奉溫諭,上尊天
廚之賜,已述《紀(jì)恩錄》一卷,備載其事矣。庚午十一月初七日,會議端門,李少司馬厚庵語予云:‘是日蒙上賜,謝恩散歸后,上諭侍衛(wèi)云:王某如尚在外,可召令入見。侍衛(wèi)傳旨,則士禛已入城矣。復(fù)命,上云:既回,不必往召?!现饔鲋链?。”
三月葬先祭酒府君暨孫宜人。冬十一月,赴京師。撰<池北偶談>,成二十六卷。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五十七歲。正月,再補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三月,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居易錄》云:“予自少詹事遷副都御史,又旬日,馬邑田子湄喜篝(上竹為雨)亦自少詹事遷內(nèi)閣學(xué)士。一日。赴起居館晤別,翰林掌院滿洲掌院學(xué)士庫勒納公曰:‘公等亦見冬日鬻花者乎?置之密室,鑿池作坎,緶竹其下,溉以牛溲,碚以硫磺,筧引沸湯,扇以微風(fēng),盎然春溫,經(jīng)宿而花放矣。眾花固未蓓蕾也。及二三月,眾花應(yīng)候而發(fā),而冬花已憔悴,視其根,則已腐敗矣。蓋春花知命而待時者,冬花不知命而違時者也。仕宦亦然。吾見夫冬花之榮落亦多矣,公等今日之擢,乃春花也,雖遲發(fā),亦不速敗?!?/div>
充經(jīng)筵講官、三朝國史副總裁。
四月十三日,上以京師畿輔不雨,命三法司赴刑部清理重囚。山人以副憲與焉。原者百十八人。十五日奉旨遣九卿分察壇廟寺觀祈雨。山人主靈佑寺。
六月,長女端卒于京師。
七月,秋審。有楊成者,京師細(xì)民也,貸旗人某甲錢。會新年成往省父母,妻某氏旬處室中,甲適索逋至,窺成未歸,乃遷延至暮,入室挾奸。明日成歸,妻泣訴之,成往甲所詰責(zé),甲不伏,反毆成。成走,甲持挺逐之,成急,顧市肆有小刀,取擲之,中甲要害而斃。法司當(dāng)成故殺,斬。山人曰:“凡故殺,則有必死其人之心;有必死之之心,則必挾挺刃以往。今成徒手往,而反為甲毆逐,急而倉皇取他人之刃以御之,是誤殺也。二律懸殊。況甲強奸其婦,罪固應(yīng)死乎?”又衡陽縣蕭儒英者,素挾左道惑眾。會有鹽商王子明宿逆旅,夜失三百金,募能緝獲者重酬之。江西士人曠鼐與妻蕭氏僑遇于衡,孱而貧,儒英語商,能入冥司,知盜名。翼日又云:“已至冥司,見青面鬼王,示以盜即曠鼐也。”遂率其黨東張習(xí)等,擒鼐至,誣拷之,又擒蕭氏扗之,以其少艾復(fù)逼奸之。巡撫止擬強奸律絞。山人謂:“儒英罪狀不止是絞,當(dāng)改左道律斬,庶足蔽辜。如撫擬,秋審或邀矜緩,則大奸漏網(wǎng),鼐夫婦冤弗伸矣?!笔悄攴钪?,秋決停止。及明年秋審,山人復(fù)理前語。諸公皆曰:“公言是?!彼鞂吶逵⒂诜?,而改楊成獄,擬“可矜”。
九月遷兵部督捕右侍郎。案《居易錄》:十月十八日。
山人官副憲時,嘗欲集《唐六典》諸書,作《南臺故事》一書,未幾遷侍郎,遂不果。先是少宰趙玉峰士麟任督捕,有美名。山人以承趙后仕,虛懷請益。趙曰:“比年條例已極寬大,吾輩更當(dāng)推廣朝廷德意行之。”山人遂酌定條例數(shù)則,題請準(zhǔn)行,頒之天下。由是法益寬簡。
康熙三十年辛未,五十八歲。春,奉命主考會試,得張青等百五十余人。正主考文華殿大學(xué)士張玉書、工部尚書陳廷敬,而兵部侍郎李光地及士禛副之。
棟先王父硯谿公,以是年成進(jìn)士,榜后謁山人,甫就坐,山人謂曰:“闈中得君卷,張、陳、李三公皆欲擬第一,予獨難之,因置第六。以數(shù)十年老門生,暗中摸索,反以予故不得元,豈非恨事?”嘆息久之。蓋先王父于康熙八年執(zhí)贄于山人,迄今已二十三年矣。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五十九歲。
正月,會議常平倉,西安鳳翔二府遵旨發(fā)正項錢糧采買,其余各直省數(shù)未足者,仍照見行事例捐納。初稿有“勸輸”之語,山人與于總憲成龍共言之而上。四月,循例啟奏八旗逃獲之?dāng)?shù)。故事:督捕衙門別有綠頭牌,奏知逃官逃兵若干員名,止記總數(shù),以備顧問,而捧牌啟奏,系滿洲堂官專責(zé)。于時,上問:“侍衛(wèi)馬三捷逃往何處?”席珠公不能對。山人不習(xí)國語,因下吏部、都察院察議。部院諸公皆言綠頭牌啟奏,漢官例不與聞,與王公無涉。山人曰:“滿漢堂官,平日共事一堂,又同啟奏,小有利害,輒分彼此,既非大臣之體,又非協(xié)恭之誼,某不忍為也?!彼炀h鐫級,得旨如議。而席珠公等三人皆去位??倯椨诠顕@服,以為有古大臣風(fēng)。且云:“本朝此事,唯一見于筍敏果公,今見于公耳。”又克什兔者,紅帶宗屬,自四川隨征回京,至鳳翔病疽危甚。有張希仁者,業(yè)瘍醫(yī),藥之而愈。克什兔遂攜和京師。張有子玉、女蛇妃等九人??耸餐美?,私詐偽契,誣以賣身。及張歸鳳翔,克什兔即以逃人告,提比解至,部讞得實。山人與席珠公斷張夫婦子女歸復(fù)版籍,為良民,克什兔送宗人府察議??耸餐门?,牒訴掌宗人府郡王??ね跽偈汤杀尜|(zhì),克什兔辭塞,于是府是部議,克什兔革職鞭責(zé)。山人在部不以強御骫法,率如此也。
八月初五日,調(diào)戶部右侍郎。戶部右侍郎徐誥武以疾卒于位。
山人調(diào)司農(nóng),督理錢法。故例有呈樣錢,立禁革之。終事不遣一人至錢局。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六十歲。夏四月,側(cè)室陳孺人卒。七月,第三女宮卒。
九月,秋審畢,九卿復(fù)議匯題,山人言情真案內(nèi)尚有可議者三。其一,于相元,聊城人,年七十五矣。舊買薛慎言之田,契價久明,而慎言之孫小喜,自鬻旗下逃歸,挾索相元地價。其祖呵之不聽。相元不得已,款以酒食,予以錢帛,不受而索金。乃議往市易白金給之。鄉(xiāng)保以其旗人也,繩系而行,系急,脰絕遂死。有司當(dāng)相元故殺。山人謂:“旗人索詐,原有禁例,況小喜之死,死于系,非死于毆殺也。且相元年七十五,老矣,于律例亦宜末減?!备木彌Q。其一,王訓(xùn),太平縣人,太學(xué)生也。其父者佐素封。者佐父喪,其行財人關(guān)中鍵獨不吊奠。者佐以逋欠告之縣。中鍵因妻激怒,輒飲毒往王氏辱詈。者佐不能堪,毆之,歸途毒發(fā)死。有司索賄不得,遂當(dāng)訓(xùn)故殺。山人謂:“此一事,京輦士大夫皆言其冤,且訓(xùn)代父罪,至擬大辟,其父已死,是一命已有一抵。況向來秋審,凡以救父殺人者,原情率從末減。況訓(xùn)實不殺人,又身甘代父,反不得原,非向隅乎?”改可矜。其一,房得亮,齊河縣人。有族人房懷德幼子阿群者,戲嘲其父名。得亮怒掌擊之,阿群又詈,適鐮刀在側(cè),得亮取而刺之,中要害死。當(dāng)以故殺。山人曰:“此斗毆,非故也?!备木彌Q。諸公皆嘆服,謂:“公平反三獄,吾儕今日集議,不虛此行矣?!鄙饺嗣坑銮飳?、朝審,必盡言以俟諸公抉擇,不肯委蛇從俗,類也。
是年五月,覃恩贈祖方伯公、父祭酒公皆通議大夫、經(jīng)筵講官、戶部左侍郎。視線成、張,母、妻皆淑人。
《居易錄》云:“先祖年及大耋親教諸孫相繼成進(jìn)士。先考妣教諸子雖稍寬假,然以布政公之故,督課殊切。加快庭訓(xùn),且四十年矣。至是乃稍食其報,感激國恩,不禁泫然。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六十一歲。在戶部。
二月初九日,署兵部事。六月,充纂修《類函》總裁官。同事禮書張敦復(fù)、閣學(xué)王顓庵、陸義山、翰林官分纂四十人。轉(zhuǎn)左侍郎。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六十二歲。在戶部。
五月,駕在暢春院。部務(wù)稍暇,與同人、諸及門,為結(jié)夏文字之會。山人既次甲子使粵以前及丁卯以后詩、庚午以后雜文,為《蠶尾集》十卷。其古文詞前此者,復(fù)別為《漁洋文略》十四卷,屬門人張漢瞻云章序之。
時捐納方開,多相緣為奸利。山人一無所預(yù),戒司官凡關(guān)捐納事,勿以一呈一稿至前。在戶部七年,始終皭然,如白圭振鷺,得全清白。舉朝皆能諒之,然笑其愚者眾矣。
山人官司農(nóng),既以廉潔自勵,退食之暇,兼究心于內(nèi)典。嘗答淄川唐濟(jì)武簡討書云:“少無宦情,又口不習(xí)言阿堵物,雖日在錢谷簿書堆中,不啻空山雨雪,燒品字柴,說無生話時也?!逼涓咧绿竦绱?。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六十三歲。奉命祭告西岳、西鎮(zhèn)江瀆。
康熙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乙巳,詔赦天下,遣廷臣祭告長白山、五岳、四瀆,及歷代帝王陵寢、孔子闕里。三十五年正月二十一日戊寅,命下,同遣者十六人。二十七日甲申,上御保和殿親閱祝文、香帛。禮部尚書、侍郎等官,執(zhí)事奉使諸臣,皆在列。閱畢,由太和門馳道出,諸臣于午門辭朝,行三跪九叩頭禮畢,隨至禮部,頒祝文、香帛。
秋七月,過里(二十四日)。八月,侄啟潌卒,叔兄次子也。九月,復(fù)命京師。是役有詩百余篇,為《雍益集》。
山人寓書盛侍御符升曰:“再使秦蜀,往返萬里,得詩才百余篇,皆寥寥短章,無復(fù)當(dāng)年《蜀道》、《南?!泛婪胖?。然覽古興懷,得江山之助,生色有加;擬諸《眉山集》中所分紀(jì)行、游覽、古跡、寓興諸篇,殆兼而有之。”
又有《秦蜀驛程記》二卷,《隴蜀余聞》二卷。
隴蜀舊游之地,具詳《驛程記》中,此又紀(jì)其所未備者也。
過聞喜縣,再葺太師公祠。祠初在夾城,地湫隘,與喬公允升同祀。祁縣戴廷拭楓仲官學(xué)博,移建專祠于城中。
《秦蜀后記》云:“二月二十八日抵聞喜縣。先太師公萬歷初知此縣,至今百余年,有桐鄉(xiāng)之思。最喜,漢之左邑桐鄉(xiāng)也。聞予至,諸生父老年七十以上者數(shù)十人,率子弟迎十里外。至舍館,予延坐,一一慰勞之。父老具言公恩德,自其祖父以來,沒齒不忘,迄今婦人女子皆能道公氏籍。”
歸過澠池縣,拜族曾祖曙峰公祠,重葺之。
曙峰名之都,字爾章,潁川公孫。萬歷中知開封府,拔薤鋤梗,強宗斂戢,汴人德之,為立祠祀于包孝肅祠之右。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六十四歲。在戶部。仲兄卒于家。二月十八。
五月,進(jìn)《平妝雅》十二章。九月,戶部尚書陳公廷敬、戶部侍郎王公掞,俱以原銜充經(jīng)筵講官。時山人先為講官,戶部三卿皆在經(jīng)筵,一時傳為盛事。
是年七月,覃恩贈祖、父皆經(jīng)筵講官、戶部左侍郎,加一級。祖母、母、妻皆夫人。
山人仲子官唐山令。唐山下邑,土瘠民貧。山人訓(xùn)以潔己愛民,書《手鏡錄》一冊付之。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六十五歲。七月十三日,遷都察院左都御史。
山人官總憲,一循臺規(guī)。即一掌道,亦必論資俸升遷,不徇一情面,以絕奔競之階。戒言者不得毛舉細(xì)故,務(wù)崇大體。退食旅客,焚香掃地,下簾讀書。自一二韋布故交以風(fēng)雅相質(zhì)外,門雀可羅也。少宰趙玉峰士麟謂山人曰:“公為戶部侍郎七年,屏絕貸賄,不名一錢,夫人而知之。至為御史大夫,清風(fēng)亮節(jié),坐鎮(zhèn)雅俗,不立門戶,不急彈劾,務(wù)以忠厚惇大,培養(yǎng)元氣,真進(jìn)行大臣也,抑亦今日藥石也。”
冬,奉命直南書房,編類《御集》。同直戶書陳廷敬、禮書張英、工書王鴻緒。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六十六歲。在都察院。
圣駕南巡,諭諸臣內(nèi)直如故。
二月,進(jìn)《南巡頌》。撰《古懽錄》八卷。
六月,側(cè)室張孺人卒。九月,次女婉卒。十一月,遷刑部尚書。夏五月,駕回,迎于通州。會漢軍御史郭金城疏載冗員,下九卿集議,遂欲載監(jiān)察御史若干員。山人力持之,以為不可,且言:“前明南北兩臺,共設(shè)御史百二十員,后載為八十員。國初載為四十員,后又載留二十四員。視明代止存五之一。今巡按一差雖載,然內(nèi)而巡視五城、登聞鼓、寶泉局、朝廟、經(jīng)筵、糾儀及監(jiān)禮、監(jiān)宰,外而巡鹽、巡視茶馬,諸差繁夥,內(nèi)差不足,往往令巡城攝之。某尚欲疏請增數(shù)員,顧可裁乎?且御史言官,為進(jìn)行耳目,謂之冗員可乎?”言之侃侃。吏部尚書庫勒納深以為然,漢御史得不裁,止裁烏金超哈御史三員。
五月,內(nèi)直南書房。賜御書素縑一幅,云:“瞳瞳曙色上帆墻,野水波添滿路光。知是皇畿程日近,林風(fēng)吹送柰花香?!鄙w《舟行》御制近詩也。六月二十日內(nèi)直,再賜御書大字一聯(lián),云:“煙霞盡入新詩卷,郭邑閑開古畫圖?!睏澲?jǐn)按:此系唐韋莊詩,載見《浣花集》。后與御賜“帶經(jīng)堂”“信古齋”二扁,分縣東西二第中堂。
十一月初五日,戶部尚書馬齊、吏部尚書熊賜履、禮部尚書張英并入相。戶部尚書陳廷敬遷吏部,刑部尚書李振裕遷戶部,兵部尚書杜臻遷禮部,原任江南江西總督兵部尚書范承勳(校:“范承勳”三字據(jù)<清史稿>補)起復(fù)兵部,左都御史王士禛遷刑部。同日命下,隨赴乾清門謝恩。是歲秋審,或以余兩為重,定囚之出入。山人獨謂當(dāng)論情事之輕重,不當(dāng)止論金兩。上以為然。
九月,秋審畢,九卿會稿中有河南司閆煥、山西司郭振羽、廣西司曹子云三起,初擬情真。山人謂曰:“凡以救父罹罪者,多議矜減。此三人雖以刃,然止當(dāng)論其救父與否,不必分挺、刃也。愚意緩決為當(dāng)?!?/div>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六十七歲。在刑部。
五月,有北城民徐起龍者,其女嫁馮繼隆,有數(shù)日,其姑曹氏,淫悍女人也,引所私辛二、僧宣召等逼奸之。女不從,則加炮烙,畏而從之。既兩月,始許歸寧。女泣訴父母。起龍羞憤,偕其表弟侯六登曹氏之門,欲毆之。曹氏及其奸夫辛二出御。遂鳴于官。解赴刑部,司讞訖呈堂,以起龍兄弟白晝抄搶,草率結(jié)案。山人訪得其情實,見有二人鋃鐺系頸,問之,云徐起龍、侯六。山人大怒,碎其牘擲地,詰滿漢司官:“汝曹畏勢乎?徇情乎?抑納賄乎?如此爰書,乃敢誑我?天地神明其可欺乎?”立令釋二人,鋃鐺系曹氏、辛二之頸,而令嚴(yán)提宣召到案。辛二囊三木,曹氏拶指,皆吐實,宣召至亦具伏。遂案律定擬,而斷女離異歸父母。都人皆以為快。六月二十八日,賜御書“帶經(jīng)堂”扁額,令中官送大學(xué)士張英處轉(zhuǎn)頒,蓋用漢御史大夫倪寬故事也。山人因取杜子美“細(xì)雨荷鉏立,江猿吟翠屏”句,屬禹鴻臚之鼎寫《荷鉏圖》小照。南海梁芝五佩蘭為作歌紀(jì)事。順天府尹缺,吏部列應(yīng)升正陪太仆寺卿錢晉錫、光祿寺卿江蘩名。上令內(nèi)閣傳諭九卿,各舉所知。眾相顧未發(fā),山人曰:“凡科道吏部及監(jiān)司內(nèi)升者,皆經(jīng)皇上舉拔,其品其才上所稔知,九卿所舉未必能如睿裁之真確,翻恐掛一漏萬。且如太仆、光祿,皆有職掌,事務(wù)煩劇,今之府尹與古之京兆,事體不同,號為閑曹,未有可為太仆、光祿列卿而不能勝京尹之任者也。”遂罷舉,仍以前名列上。上竟用錢為府尹。后再亭贈詩曰:“議屈群言退食遲?!鄙w指此事也。
秋九月,充武會試讀卷官。
《居易錄》云:“十月初四日,太和殿試庚辰科武進(jìn)士周卜昌等一百人。某以刑部尚書與讀卷。是晚閱卷六十。初五日晨,同部院啟奏畢,與大學(xué)士馬公、熊公、張公等趨往紫觀閣候駕,觀馬射。上登舟至行殿,御弓矢親射,諸皇子、宗室及侍衛(wèi),以次射畢,始試進(jìn)士。讀卷官侍坐終日。試畢,上復(fù)御弓矢如前。射畢,隨駕入。晚閱四十卷。初六日,啟奏畢,復(fù)趨行殿候駕,觀步射。駕至,御弓矢如前,射畢,上觀選十三人,既而止留八人。至暮,復(fù)御弓矢。隨駕入,即同諸臣赍殿試卷至乾清宮。上秉燭御西暖閣,欽定第一甲三名、二甲前五名。是日垂問臣士禛年齒科分甚悉。又命取西洋近視眼鏡,停駐式之。歸館已及二更。初七日啟奏畢,出至太和殿前,更朝服,候臚傳。”
山人官司寇,矜慎庶獄,力從寬大。于秋審、朝審尤不敢唯阿緘默。因以改正全活者甚眾?!毒右卒洝仿杂洈?shù)事,不能件系,然自為副憲即然,不自總憲司寇始也。宗人燕子喜巡撫貴州,同年劉維禎瑞公官貴西道參議,屬重葺永寧忠勤公祠。
康熙四十年辛巳,六十八歲。三月,請急遷葬。奉兪旨“卿才品優(yōu)長,簡任司寇,正資料理,覽奏情詞懇切,準(zhǔn)給假五個月,事竣速來供職,不必開缺,刻部知道?!蔽逶鲁龆?。
王氏自太仆、司徒二公拜祥,藏書尚少。至司馬、方伯二公,藏書頗具矣。亂后盡毀兵火。山人兄弟宦游南北,次第收緝??滴跻宜茸該P州歸,惟圖書數(shù)十篋。及官都下三十年,俸錢所入,悉以購書。嘗有一士人,數(shù)謁山人而獲一見,以告徐健庵乾學(xué)。健庵笑謂之曰:“此易耳,但傋每月三五,于慈仁寺市書攤候之,必相見矣?!比缙溲怨?。為御史中丞時,秀水朱竹垞嘗為作《池北書庫記》。及是給假歸里,諸門生為紀(jì)其盛,屬文陵禹慎齋之鼎寫《載書圖》以道其行。圖成,各有詩紀(jì)事。
歸,行焚黃禮于祖墓、父墓。撰《居易錄》成,凡三十四卷,十月,赴京師。
是年二月,撰《浯溪考》二卷。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六十九歲,在刑部。
四月六日,賜御書“信古齋”扁額。
冬,奉旨同內(nèi)閣九卿御試順天舉人卷。
十月初十日,山人試筆云:“再雪竟夜,積素滿庭,晚菊尚敷腴可玩。晨起忍寒坐信古堂,對雪看菊,忽梁溪琴僧岳蓮見過,彈《平沙落雁》、《漢宮秋》二曲,古音蕭寥,忘其身在長安官是秋曹之長也。作二詩紀(jì)事?!痹娸d《蠶尾續(xù)集》。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七十歲。在刑部。
三月,進(jìn)萬壽頌。十九日赴暢春苑啟奏。刑部釋放囚犯八百余人,是日請旨,御批又減等二十一人。五月,賜滿漢大學(xué)士、尚書、侍郎御書扇各一。山人得御制《虎丘》五言律詩一首。七月初五日,上傳尚書王某、大理寺卿李斯義、掌河南監(jiān)察御史呂琨,同內(nèi)閣戶部赴乾清門,問山東今年水災(zāi)情形,并問:“前遣官照品外養(yǎng)蒙古例往賑,實有益于百姓否?”山人奏曰:“皇上軫念民艱,特遣人員照口外養(yǎng)蒙古之例賑濟(jì)地方。大小官員仰體圣意,實心料理,不敢文具視之,自實有裨益于百姓。但今年之災(zāi)非比去年,去年被水不過十余州縣,今年則六郡無不被水,加以丹災(zāi),視去年不啻數(shù)倍。今舊谷已盡,新谷絕望,民間所苦在于無米。“上諭戶部尚書凱音布速發(fā)通州倉米往賑。十月,上賜內(nèi)閣九卿西域蒲桃,人二株。山人以尚書與焉。有《紀(jì)恩詩》。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七十一歲。在刑部。三月,奉旨同都察院勘玉泉山內(nèi)外河工。
集乙亥迄甲申官少農(nóng)以至大司寇京邸之作,為《蠶尾續(xù)集》。中間丙子使蜀詩不與焉。錢塘吳寶崖陳琰為之序。
秋九月,罷歸,以王五一案失出也。此案司官委咎于堂官,滿官又委咎于漢堂官。山人自以年衰,前年引陳力之義,蒙恩不使開缺,回京欲乞骸骨,以大學(xué)士能公、禮部韓公疏,上皆不允,不敢繼請。茲以微罪行,幸矣。故于都罕院察議深文周內(nèi)絕不與辯。山人服官,至是四十五年矣。
山人以申告冤抑一案失出,罷官?;蛟唬骸按耸伦杂斜灸?dāng)辯明?!鄙饺嗽唬骸霸倌陸涍t暮,今得返初服,足矣?!彼旖碥嚲偷?,圖書數(shù)簏而已。送者填塞街巷,莫不攀轅泣下。相國沁州吳公執(zhí)手唏噓曰:“大賢去國,余不能留,負(fù)愧多矣。”時十月十三日也。先是山人所居里第東堂老桐,朽竅中忽生芝,其色白。至是罷官。
是年三月,覃恩贈祖、父皆資政大夫、經(jīng)筵講官、刑部尚書,祖母、母、妻皆夫人。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七十二歲。在里中。
四月游漪園及大明湖諸勝。同游者:鐘圣輿轅、朱子青緗也。皆有記及詩。記載《蠶尾續(xù)文》,詩載《古夫于亭稿》。是年夏,避暑西城別墅。始敘年譜。
冬,三子啟汸自唐山歸,需次于家。五月,以迎送圣駕兩至德州,主謝氏。青墩相國家也。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七十三歲。在里中,正月趙氏妹卒。
山人第四妹也。適益都太學(xué)生趙君作肅。
二月,三田婦王氏卒。三月,侄啟涫卒,仲兄次子也。四月,往于茲山別業(yè),憩夫于草堂。山有古夫于亭,取義于此,即陳仲子所居抑泉口也。是年得詩九十一篇,為《古夫于亭稿》。
山人既歸里第,閉戶著書,不以一字通朝貴,門無雜賓,惟與張蕭亭實居、歷友篤慶諸君茗飲焚香,往來倡和,積成卷軸。明年五月,大名成周卜文昭較刊于京師之慈仁寺。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七十四歲。在里中。是歲大旱,巡撫檄濟(jì)東道床磴溪廣業(yè)臨縣賑饑,紳士俱具冊領(lǐng)賑,山人獨不具冊。宋以為朝廷之恩不可虛。山人曰:“某不敏,備位大臣,頃四十三年。二東饑,奉旨各自養(yǎng)佃戶。今雖里居,敢忘前旨?”遂力辭之。宋述于中丞,以為得大臣之體。然義利之辨不得不言,其實瓶無儲粟,鄉(xiāng)人皆知之。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七十五歲。在里中。宋洪文敏公邁集《唐絕句萬首》,經(jīng)進(jìn)孝守御覽。山人少習(xí)是書,惜其踳駮,久欲為刊定,而未暇也。是歲乃克成之。冬,門人李太仆曲江先復(fù)浙歸過訪。李,山人壬子所取士也,于今五十余載。師生之誼,老而彌篤,臨別黯然。
是年,山人次一歲之作為《蠶尾后集》。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七十六歲。在里中。先祖方伯贈尚書公著《群芳譜》刻于虞山毛氏汲古閣,流傳已久。康熙四十四年,奉旨開館廣續(xù),命編修臣汪灝等四人為纂修官,至四十六年告成,凡一百卷,賜名《佩文齋群芳譜》,御制序文,冠于編首,仍存先臣自序,每卷小序亦所不遺。是年,著《分甘余話》,謹(jǐn)錄御制序文于卷首,以紀(jì)圣恩。冬侍讀黃崑圃叔琳視學(xué)山左,省山人于里第。黃,山人辛未所取士也。情話之余,述詔旨取故靈璧知縣馬骕所著《繹史》刻版入內(nèi)府,因感賦一絕,載《蠶尾后集》。
《池北偶談》云:“馬骕,字驄御,一字宛斯,濟(jì)南鄒平人。順治己亥進(jìn)士,仕為淮安推官,終靈璧令。生而清羸,博雅,嗜古,尤精《春秋左氏傳》。又著《驛史》,其書最為精博,時人稱為馬三代??滴豕锍髿q卒官,靈璧人皆為制服云?!?/div>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七十七歲。在里中。山人夙有疝氣,二十余年,時發(fā)為累。是歲,忽嬰瘍癥,輾轉(zhuǎn)床褥,苦不可言。仒十二月,奉旨:“朕每因朝列舊臣漸次衰謝,時切軫懷,爰命內(nèi)閣詢問,順治年間進(jìn)士有罷職在籍者,已無多人。王士禛、江臯、周敏政、葉矯然、徐淑嘉、宋慶遠(yuǎn)皆因公罣誤,屏廢里居,今年臻耆耋,深可憫念,著復(fù)還原職,以未朕格外加恩至意,余依議?!鄙饺烁泻墒ザ鳎m瘍癥甚劇,使兒輩扶掖,向闕謝恩。即具疏,遣次兒啟汸恭齏(下中為貝)入謝。
是年刻己丑、庚寅近詩一卷。山人乙酉年撰詩話六十條,戊子秋冬間,又增一百六十條,共成三卷。是秋授門人黃侍讀叔琳序而梓之。
康熙五十年辛卯,七十八歲。在里中。山人以順治辛卯舉于鄉(xiāng),是歲為康熙辛卯,如瘍癥得愈,肩輿至省,與新郎君序老少同年,亦一佳話。因口占一聯(lián)云:“得第重逢辛卯歲,刪詩斷自丙申年?!?/div>
案:《王氏家傳》:“山人卒于五月十一日,即于是年十二月初七日葬于系河北岸祖塋之次?!?/div>
附:嗣君跋
右先君年譜一卷,自著于康熙乙酉,未幾而忽嬰癢癥,時作時輟,故丁亥以下乃病中口授,不肖輩書之。已有真本付先長兄清遠(yuǎn)較閱,尚未付梓,不意先長兄于丁未年忽得風(fēng)癥,五載而逝,真本迷失。不肖于殘編敝簏中得此草本,恭錄以藏,識者鑒之。痛念先君自嬰癢癥之后,苦不堪言,不肖輩從旁竊視,精神大減,至庚寅初秋,變?yōu)榀儼Y,呻吟床褥,其苦更甚。會歙中程君圣跂哲友聲鳴昆仲,以書來征先君平生詩文,匯為全集,鏤板以行。先君呼不肖輩曰:“余所著詩文,每欲刪繁就簡,合為一集付梓,未果。頃門人程氏昆仲之請,甚愜余懷?!币蛴诓〈沃酶骷谡砼?,命不肖查檢朗誦,詳加去留。力疾編次,共九十二卷,顏曰《帶經(jīng)堂集》,至辛卯冬,始剞劂告竣。不意是書赍到之時,距先君之變已五閱月,竟不及見矣。悲夫!因憶辛卯春瘍癥愈甚,語不肖曰:“吾初官維揚時,為居烈婦雪冤一事,久欲為立一傳,因循未果。今煩悶郁轖中,偈于枕上得之,了此一段公事。隨口授命不肖書之,孰意此文竟成絕筆也。嗚呼!悲哉!以上二事皆不肖親承府君之命者,因附及之。不肖男啟汧謹(jǐn)識。
附:答北平黃少宰書一通
雍正九年 新城王啟汸 王啟汧
拜別臺顏,忽忽已二十載。迥憶先君在日,與老世臺杯酒論文,恍然如昨。自老世臺建牙兩浙后,音問久疎。今紀(jì)綱忽至,得接朵云。捧讀之余,如親磬欬。去廈黃水為害敝邑,適當(dāng)其匯,田禾廬舍漂沒一空。城之女墻距水僅尺許矣,而先祠塋墓四面盡屬火光波臣,竟不為害,見者皆疑神佑幸獲無恙。乃承老世臺懸念及此,直令某輩感泣數(shù)行下也。硯溪先生令孫淵源家學(xué),蓄志青箱,欣聞為先君所著精華錄詮注,望出非常。因念先君在日,海內(nèi)文人欣欣愿舉,終以因循畏難,身任為艱。今惠世兄竭數(shù)載之苦心,匯成巨帙,雖未經(jīng)寓目,已早知其為學(xué)識兼優(yōu)。老世臺以為先君毛鄭殆有過之無不及也。茲奉到年譜,乃乙酉夏杪脫稿。其丁亥以下則系病中口授,尚未訂正。惟老世臺再為斧削,始可信今而傳后耳。然例有本傳,先君棄世后,先叔幔亭走京師,丐諸名公大人各種文章,其姓氏淹沒,已漫無考據(jù)。上有太倉相公致到神道碑文,并商丘冢宰致到墓志文各一篇,至今老成凋謝,舊友晨星,廬陵門下則僅有眉山。今以碑文、墓志文奉覽,惟望如椽大筆為立本傳,列之卷首,且使他日國史、家乘兩有所據(jù)也。至先君著述,俱已付梓,止《五代詩話》尚未成書,暨《感舊集》二種未經(jīng)刊刻。但原稿為先長兄取存,今舍侄謁選都門,無從查覓,而一切書板及刷印,謹(jǐn)以案頭數(shù)種聊充鄴架。余容刷就,覓便寄到。何如附及者,先君平日藏書,自棄世后不思分析。因先長兄一病五年,不幸于丁未下世,后始查點,三分收藏。孰知半飽鼠蠹,半壞積霖,而乘間攫去者,亦復(fù)不少及。經(jīng)查驗,已多殘缺,致使先人手澤盡付東流??蓜俸茋@。因老世臺關(guān)注之雅,故并及之?;暮鍙?fù)不盡欲言臨風(fēng)馳溯。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