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生活在廣州的重慶人兼潮汕女婿,我與中國三大美食圣地:重慶、廣州、潮汕地區(qū),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潮汕地區(qū),民風(fēng)彪悍,重視宗族傳承,男人顧家能干,女人美麗溫柔…
最近,這部潮汕美食紀(jì)錄片火了:《風(fēng)味原產(chǎn)地·潮汕》 潮汕地區(qū),地處廣東省和福建省交界處,固執(zhí)的保持著自己獨(dú)特的生活方式…
比如,潮汕人愛喝茶,卻不愿“屈就”廣東人和福建人喜歡的烏龍茶或大紅袍,他們只喝一種采自潮州鳳凰山的名叫“單樅”茶葉… 比如,廣東人愛吃鵝,“廣式燒鵝”名滿天下,但潮汕人偏不愛吃。 潮汕人的鹵鵝,香滑入味,肥而不膩,獨(dú)具風(fēng)味… 用潮汕人的話說:就連我們的鵝,都和廣東不一樣! 潮汕的“獅頭鵝”,是世界上最大的鵝種之一,光是鹵鵝頭,市價就超過1000塊人民幣,而那些用老鹵水鹵出來的老鵝頭,則要賣到3000塊,甚至更高,據(jù)說是世界上最貴的鵝肉… 壹|牛肉火鍋
涮火鍋,是潮汕人對牛肉的最高禮遇。
如果,只用一個詞來形容潮汕牛肉火鍋的話,只能是:新鮮。 牛肉來自幾百公里外的西南山地,需要在4小時內(nèi)分解完成,一切都在爭分奪秒…
如果,你在一間潮汕牛肉火鍋店,看見一塊顫動的牛肉,不要吃驚,不要害怕… 那是因?yàn)椋涝椎臅r間很短,牛肉新鮮,神經(jīng)末梢還沒死亡,還在跳動… 眾所周知,西方人愛吃牛肉。但是,作為一個潮汕女婿,我必須說:潮汕人對牛肉的理解,更為精細(xì)… 在潮汕,只需一個小時,一頭牛就會被分解成十多個不同部位:嫩肉、五花趾、吊龍、肥胼、匙仁、匙柄、胸口朥、脖仁… 這些生僻的名稱,是只有潮汕人才能讀懂的牛肉地圖… 少許配料,一鍋牛骨清湯,潮汕牛肉火鍋的精髓,始終都是:牛肉本身。
牛肉的品質(zhì)不佳,這鍋清湯,立馬就能讓它現(xiàn)出原形… 人口近1400萬的潮汕地區(qū),每天的牛肉消耗量,超過10萬公斤…
僅汕頭市,就有上百家牛肉火鍋店,數(shù)不清的牛肉鋪。沒有過硬品質(zhì),沒有新鮮牛肉,絕對無法生存… 牛后腿部的“嫩肉”,瘦中帶肥,厚切鎖住肉汁… 牛肩胛部的匙柄,脂肪量少,兩條經(jīng)脈貫穿其中,入口柔軟彈牙…
牛心臟旁的胸口撈,富含經(jīng)脈與脂肪,涮足3分鐘,經(jīng)脈脆軟,脂肪分解,爽脆不膩口… 五花趾,薄切至1毫米,在80攝氏度清湯中,三起三落,脫水縮合,經(jīng)脈收縮,配以少數(shù)沙茶醬,爽脆中帶有韌度…
五花趾 位于牛脖凸起處的脖仁,是稀有食材,出肉量不足1/100,有時候,10頭牛都解不開500克脖仁,可遇不可求。
只有最幸運(yùn)的食客,才能品嘗到它的極致口味…
只有借助顯微鏡,普通人才能分辨出這些肉質(zhì)肌理的不同… 而潮汕人,只需要牙齒和舌尖,就能準(zhǔn)確找到其中的差異。
與中國很多地方不同,潮汕人吃火鍋,不是一片一片的涮,而是一盤一盤下鍋,大口大口吃,不能打斷,盡量少說話,一口氣吃完…
據(jù)說,這樣吃能吃得更多,也能對牛肉表達(dá)出最大尊敬。 貳|鹵鵝
潮州溪口,恒記老店。
劉恒漫謹(jǐn)守著祖輩留下來十多年的老規(guī)矩:下午5點(diǎn)開門,每天只賣十幾只鹵鵝。 潮汕鹵水,與川式鹵水的五香微辣,粵式鹵水的大咸大甜不同,講究的是鮮香濃郁,回味甘甜。
先用慢火熬煮,20分鐘后轉(zhuǎn)大火,鹵味浸入鵝肉機(jī)理,浮沫浮油封住鹵水表面,留住濃香,不能撇去…
要達(dá)到最佳口感,還需將鵝肉懸掛15分鐘,鵝肉收縮緊致,更加柔韌爽口。 劉恒漫的手藝,源自于母親,選用10公斤以上的本地獅頭鵝,個頭大,肉質(zhì)粗糙,但是一經(jīng)鹵制,油脂豐盈,風(fēng)味絕佳…
劉恒漫的十幾只鹵鵝,不用三小時,銷售一空,收攤回家…
所謂“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大概,就是這個意境吧… 叁|魚飯 汕頭達(dá)濠,64歲的紀(jì)搭,像往常一樣,很早就來到了碼頭,紀(jì)家經(jīng)營魚飯作坊,已經(jīng)超過百年…
新鮮海魚,是制作魚飯的唯一原料,過去不能冷藏保鮮,漁民將魚用海水煮熟,以便保存,同時也可以充饑,這就是魚飯誕生的初衷。 巴浪魚,不用去鱗、剖肚,在鹽水中浸泡20分鐘,擺入竹筐,一層魚,一層鹽,條條相疊,層層相錯,按照傳統(tǒng),魚頭逆時針擺放,這是對客人的尊敬。
根據(jù)魚的種類和大小,會有不同的擺法,不僅要造型美觀,更要保持魚料再烹煮過程中受熱均勻,形態(tài)完整。 竹筐和魚一同烹煮,鹽分滲入魚肉,肉質(zhì)鮮美…
煮熟后,將竹筐和魚自然攤晾,在涼卻過程中,魚皮變得緊致,魚身干爽堅挺,再配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粥或白米飯,軟嫩鮮甜。 那滋味,只有地道的潮汕人才能說得清楚… 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魚飯通常用廉價,難以售賣的雜魚制作,解決的是溫飽之需…
如今,這種先民簡單煮制的食物,已經(jīng)融入潮汕人的日常生活,成為暢銷美食。 據(jù)統(tǒng)計,潮汕人一天就要吃掉100公斤魚飯,一年要吃掉上千萬公斤魚飯… 烹煮魚飯的魚類,也變成了千姿百態(tài)、豐儉由人的各類海鮮:紅魚飯、紅哥鯉魚飯、黃墻魚飯、那哥魚飯、秋刀魚飯、鮐魚飯、蝦飯、魷魚飯、墨魚仔飯、蟹飯、銀魚飯、紅目鱗魚飯… 但是,無論魚料怎么千變?nèi)f化,烹煮魚飯的方法,始終源于先民的傳統(tǒng)技藝:配料只需鹽和水,猛火深湯,烹煮魚料。
這種烹煮技藝,已經(jīng)傳承了千年,一碗原汁原味的魚飯,忠實(shí)紀(jì)錄了這片海域的氣候、風(fēng)浪和雨水的氣息… 肆|薄殼
尋氏肌蛤,可能是中國形體最小的海鮮。因?yàn)橥鈿だw薄,被潮汕人稱為:薄殼。
每年夏天,潮汕沿海出產(chǎn)250萬公斤薄殼,絕大多數(shù)都會被潮汕人吃掉… 熱鍋,厚油,旺火,蒜瓣爆香,金不換先行入鍋,再加入薄殼,爆炒…
兩三分鐘,金不換與薄殼中的蛋白質(zhì)融合,薄殼張口,此時出鍋,最為鮮嫩爽口。 金不換|葉片層層疊疊,在東南亞被稱為“九層塔”,是風(fēng)行東南亞的天然香料。因其是物超所值,比黃金還矜貴,潮汕人稱之為:金不換。 金不換炒薄殼,搭配與烹飪都簡單至極,然而,它卻是潮汕人最鐘愛的夏季美食…
從“小滿”到“大暑”,兩個月時間,從菜市場到家庭餐桌,從大飯店到宵夜排擋,潮汕人盡情享受著薄殼的風(fēng)味。 立秋之后,為了延長享用薄殼的時令,潮汕人創(chuàng)造了將薄殼“脫殼成米”的技藝…
澄海鹽鴻鎮(zhèn),林岳武,家族三代傳承著制作薄殼米的技法:40公斤沸水,1公斤海鹽,猛火高溫,不斷攪動,力量過大,會將薄殼打破,力量不夠,殼和肉又無法分離… 冷凍的薄殼米,可保存六個月,直到年底,潮汕人依舊可以品嘗到夏天的美味。
六個月的海底生長,十幾道繁復(fù)工序,一粒0.25克的薄殼,成就了潮汕人夏季餐桌上的獨(dú)屬風(fēng)味。 伍|白粥
從表面上看,潮汕美食千變?nèi)f化,讓人眼花繚亂…
但是,正如這世間千百條大江大河,最終都要?dú)w于大海。千姿百態(tài)的各色菜式,最終都要?dú)w于:一碗白粥。 潮汕人把白粥,叫做“白糜”。 與廣東白粥綿密的口感不同,潮汕白糜講究的是:米粒完整,米湯濃稠。
先用猛火燒滾,在米粒即將開花時,立即關(guān)火,降低溫度,水米分離,稠薄得當(dāng)。 無論是鹵鵝、鹵鵝腸、各色鹵味,或者腌膏蟹、腌蝦蛄、腌血蚶、各種腌漬海鮮,或者簡單到一塊菜脯…
在一碗看似其貌不揚(yáng)、平平無奇的白糜面前,沒有高低貴賤,眾生平等,通通歸化為“配角”…
白糜,在潮汕美食界的地位,相當(dāng)于皇帝:縱有佳麗三千,最終都得圍著皇帝轉(zhuǎn)。 美食紀(jì)錄片《風(fēng)味原產(chǎn)地·潮汕》,共20集,每集只有短短的11分鐘,由曾創(chuàng)作《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二季)《風(fēng)味人間》的陳曉卿團(tuán)隊創(chuàng)作。 講述了潮汕人餐桌上的活色生香:牛肉丸、魚飯、腐乳餅、腌蟹、擂茶、鹵水、薄殼、菜脯、魚丸、粿條、普寧豆醬、紫菜、牛肉火鍋、生蠔、潮柑、南姜、魚生、橄欖、魚露、益母草。
有網(wǎng)友評論道:每集短短十分鐘,簡單直接,硬核粗暴。少了矯情和煽情,更集中于食物本身。從生長到走上餐桌,每一種食物都有自己獨(dú)特的旅程。 作為潮汕女婿,烏鴉深知潮汕美食的博大精深,也曾多次在潮汕美食江湖中流連忘返... 更重要的是,透過潮汕美食,能讀懂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潮汕人的特質(zhì)與堅守…
潮汕人務(wù)實(shí),不重虛華,無論有錢沒錢,無論高低貴賤,無論你從事什么職業(yè)、收入幾何、品味高或低,只要坐在大排檔上,眾生平等。 最好的美食,就在街邊。 夜幕降臨,大排檔的點(diǎn)菜臺前,燈火通明,人頭攢動…
琳瑯滿目的食材,井然有序的擺在冰塊上,食客在冰柜前點(diǎn)菜,廚師在街邊處理食材…
各色鹵味、各種魚飯、千奇百怪的腌漬海鮮,客人只需用手一指,記菜員就會記錄下來…
你只需回到座位上,喝上幾杯鳳凰單叢,稍加等待,菜肴就已送達(dá)… 不管你開奔馳寶馬,或者騎一輛破單車,喝一碗暖胃的白糜,吃一筐鮮嫩的魚飯,斬一碟鹵水鵝肉…
花不了幾個錢,拉不開階層差距,每個人在美食中得到的慰藉,并無二致。 潮汕人重視傳統(tǒng),傳承有序,敬天畏神,相信僅憑自己的雙手,僅憑個人奮斗,就能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幾乎每個街邊小檔,做起菜來,都毫不馬虎,一招一式都不厭其煩,一菜一肴都謹(jǐn)守傳統(tǒng)。 公司小伙伴說:這篇推送,是一個潮汕女婿,寫給潮汕的情書。
是的,雖然我聽不懂八個音的潮汕話,雖然并非每種食物都能讓我習(xí)慣…但是,我愛潮汕。 因?yàn)檫@里有我愛的人,因?yàn)槲蚁矚g潮汕鹵鵝,因?yàn)樯钤谶@里的人,聰明能干,腳踏實(shí)地,在這個善變時代中,尊重傳統(tǒng),敬天畏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