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金庸 忽聞金庸大俠駕鶴西歸,今時近七日。郭靖傷心欲絕,至今不思茶飯之味。感懷金大俠造化之恩。今執(zhí)筆致以哀思,已寄傷感之懷。早年,金庸大俠與靖相逢于漠北。大俠悲憫仁厚,心懷天下,不棄靖愚鈍木訥。托長春真人賜名“靖”字。以示大丈夫當以天下為重,蒼生為念。引眾位名師為靖傳習武學,授業(yè)解惑,不至使靖受辱。 黃日華版郭靖 年十八,出大漠。金大俠念靖孤苦無依,使蓉兒解我苦悶,助我危難。后大俠又為靖巧設偶遇洪大幫主,幫主收我為徒傳授絕學,使靖名震江湖。后又成與蓉兒之合。大俠之恩,如山似海! 張智霖版郭靖 大俠為立江湖清風、明武林正道,特立華山論劍,讓眾位英雄光明正大比藝切磋,不再使江湖為虛名高低而血雨腥風。郭靖不才,蒙大俠之恩,受邀論劍于華山之巔。終冠于“五絕”之名。靖自知愚鈍,卻得大俠如此厚愛,實感慚愧。但大俠之仁,高山仰止! 李亞鵬版郭靖 大俠憂國,使靖御敵襄陽,讓南犯之敵不能向前分毫,并告之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不受功祿,只為客卿,安撫黎民,以解天憂。縱然死于沙場,也無愧于天地。大俠之義,炳彪千秋! 胡歌版郭靖 嗚呼!言有盡而情不可終,哀有止而思不可盡。其心厚于仁者,靖不敢忘!尚饗! 看看誰才是你心中的郭靖,誰有資格讀這篇祭文? |
|
來自: 濤濤hc6nrw4ml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