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論用人和識人方面,客觀來講這一點諸葛亮都不如劉備,例如劉備臨終前叮囑過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只會紙上談兵,不可委以重任。后來諸葛亮北伐中原,,斷然提拔馬謖擔(dān)任街亭守衛(wèi),結(jié)果導(dǎo)致街亭丟失,諸葛亮“進(jìn)無所據(jù)”,只好撤軍。而劉備看人則好很多,無論是樣貌奇丑的龐統(tǒng)還是法正都是劉備發(fā)現(xiàn)并重用的。不過,會看人的劉備也不是一直都那么準(zhǔn)確,事實證明,再厲害的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而對于這個人,其實諸葛亮也已看透了,他便是蜀中才子彭羕。
▲劉備
彭羕和很多蜀中大臣一樣,都是劉備入川時投靠劉備的,一開始彭羕只是劉璋手下的小官,因為得罪了劉璋,劉璋把他發(fā)配去當(dāng)了奴隸。正趕上恰巧這時候,劉備入川,彭羕考慮再三,于是投奔了劉備,但是知道經(jīng)過龐統(tǒng)和法正的推薦,才得到了重用。
劉備多次命令彭羕傳遞軍情和指示給諸將,由于彭羕表現(xiàn)突出,所以劉備都十分滿意,日漸被賞識。劉備入主益州后就任命他為治州從事。彭羕的本性在得勢之后是慢慢的一步一步開始表現(xiàn)出來,他慢慢的開始膨脹,變得目空一切。但是彭羕的舉動卻被諸葛亮看在眼里,《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對他禮待但心中并不喜歡他,多次密告劉備,說彭羕“心大志廣,難可保安”,彭羕有二心,將來遲早會有問題。劉備信了諸葛亮的話,慢慢的疏遠(yuǎn)了彭羕,將彭羕貶為江陽太守。按道理來說彭羕雖然被貶為太守但是只要兢兢業(yè)業(yè)還是可以東山再起的,可是他做了一件事讓自己走上了不歸路。
▲彭羕
當(dāng)時彭羕知道自己被貶心中肯定不爽,于是跑到馬超家去喝酒,估計是喝多了,彭羕對馬超說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話,他對馬超說:卿為其外,我為其內(nèi),天下不足定也。馬超一聽估摸著嚇得筷子都掉了,彭羕走后,馬超就馬上將此事告訴了劉備,劉備聽了立刻下令將彭羕逮捕入獄。
在獄中,彭羕為自己的酒后失言感到后悔,于是寫信給諸葛亮想讓他幫忙求情。說了一大堆,主公英明,諸葛亮是商代的伊尹,周朝的姜子牙!一大堆拍馬屁的話,沒想到拍諸葛亮馬屁拍到了馬腿上,彭羕最終還是被判罪處死。
可能彭羕到死都不知道,害死他的恰恰是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