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伯鷹(1904-1966),安徽懷寧人。原名式,字伯鷹,后以字行,號鳧公有發(fā)翁、卻曲翁,別署孤云。 現(xiàn)代書法家、詩人、小說家。著小說《人海微瀾》、《隱刑》、《強魂》、《雅瑩》、《殘羽》和《蹇安五記》。論著有《書法雜論》、《中國的書法》、《中國書法簡論》。作品出版有《潘伯鷹行草墨跡》等。潘伯鷹是舉世公認的書法名家。坊間論及潘書,多言他是“二王書風的積極追慕者”。 1949年后供職于上海圖書館。1961年任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書法涉獵面廣,尤得力于王羲之、褚遂良、趙孟頫。擅楷書、行草,有自己風貌。用筆剛毅凝重,妙在巧拙互用。小楷亦有清婉宏寬氣。書學主張正草并進,碑帖兼學,以為這樣可以相互得到補益,而最高境地當于字外求之。其生平藝事,有人加以評次,為一書法,二詩,三文,四小說,五鑒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