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老話中的“本家”是指本姓人,雖然有些大姓的血統(tǒng)不純,來源很復(fù)雜,但如果在外地遇到同姓的話,也會有一種獨特的親切感!而對于親戚則不同了,由于姓氏眾多,往往就會“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動了!”,這其實就是現(xiàn)實中活生生的親戚關(guān)系,是不是感覺這句老話會特別有道理呢? ![]() 有千年的本家,咱們就以姓劉的人為例,你上可以追到漢高祖劉邦同姓,你可以姓劉而感覺到榮耀,因為你們劉家劉姓畢竟歷史上出過皇帝是吧,而你們姓劉的子孫后代們,在實際工作中,如果碰到了姓劉的人,你們可以叫老鄉(xiāng),如果你知道本姓人流傳下來的輩份的話,你還可以相互以輩份稱呼,這也并沒有什么不妥當(dāng)了的是吧,畢竟大家都是同姓同族之人。 ![]() 但在生活實際中,人們的認(rèn)可和往來就只承認(rèn)多代的本家是本家,而不承認(rèn)多代的親戚仍然是親戚了,再說也無法知道誰是多代的親戚。在農(nóng)村還有這么個俗語:“一輩親,二輩表,三輩四輩不知道。 ![]() 中國人也非常重視家譜的編修和宗祠的建設(shè),人生而入譜,去世入宗祠,犯法而給祖宗抹黑者,可以被逐出宗祠,不視作祖宗的子孫后代。由于家譜和宗祠的出現(xiàn),使本家的概念更加有據(jù)可查,所以,盡管千秋萬代傳承,天南海北遷徙,本家的血統(tǒng)不變。 ![]() 老百姓說,“姑舅親三輩親,割斷了骨頭連著筋”,而兩姨親,雖然與姑舅親血緣一般遠(yuǎn),但在親情上就差一些。母舅大如天,姨父卻只是跟姨趕的成了親戚。舅舅起碼與我們的母親同姓,姑姑起碼與我們的父親同姓,所以姑舅親還是相對親近的。大家想想,即使姑舅親,傳統(tǒng)上也是三輩親,人生一般按二十幾年一代,這三代人,也就是六十多年。 ![]() 人際關(guān)系有很多種,但是大的分類無非三種,第一圍繞利益關(guān)系建立起來的,比如生意上的合作伙伴;第二圍繞親戚血緣關(guān)系建立起來的,比如姑姑、舅舅等;第三種混合型關(guān)系,即姑舅合伙做生意等。每一種關(guān)系的維護都需要我們認(rèn)真的去對待,不能太過隨意,不然很有可能缺乏聯(lián)系而慢慢變得疏遠(yuǎ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