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府 定位: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一肋間隙處。 性能:募穴。有養(yǎng)肺陰的作用。與脾經交會,可調和脾肺;為水之上源,有生水之效。宣肺化痰,止咳平喘;肅降肺氣,和胃利水。 主治:肺陰虛引起的潮熱、氣喘、尿少等。 2.云門 定位:胸前壁外上方,距前正中線旁6寸,當鎖骨外端下凹陷中取穴。 性能:云門者,云應氣也,上焦如霧,云遇冷下降,遇熱升騰而散走;門者,司守之門戶,此穴又為肺氣出入之門戶。清肅肺氣。 主治:由痰濁引起的肺氣不爽的咳嗽。 3.天府 定位:在臂內側面,腋前皺襞上端水平線下3寸,肱二頭肌外緣。 性能:天,人體之上部;府,聚也。''天以候肺'',肺為五臟之華蓋,穴屬肺經,位于上臂,為肺氣聚結之所,對整體性肺病有宣散之效。宣散肺邪,涼血安神。 主治:肺心病,喘咳,鼻衄,癭氣。 4.俠白 定位:在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天府穴下1寸,肘橫紋上5寸。 性能:俠有俠義之意,這里指魄力;肺色白,主魄。補肺益魄,理氣寬胸。 主治:白癜風,治節(jié)失職所致的咳嗽,魄離其言善誤。 5.尺澤 定位: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性能:合穴,屬水。為肺氣歸聚之處,有瀉熱生津之效。 主治:由肺熱引起的咳喘、咯血、潮熱口干、咽喉腫痛,中暑。 6.孔最 定位:在前臂掌面橈側,尺澤穴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 性能:郄穴。調理氣血,肅降肺氣。 主治:血證,鼻衄,咯血,頭痛,痔瘡。 7.列缺 定位: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 性能:絡穴,八脈交會穴,通于任脈。宣邪化痰,通調任脈,利水通淋。 主治:偏頭痛,項強,頸椎病,咳痰,小便熱。 8.經渠 定位:橈骨莖突內側,腕橫紋上1寸,橈動脈橈側凹陷中。 性能:經穴,有驅散外邪、止咳寧嗽之效;五行屬金,肝氣太旺,可取金治療,有鎮(zhèn)靜、順氣平肝的作用。 主治:外感咳嗽、氣喘、喉痹,胸滿,木旺金囚。 9.太淵 定位:掌后腕橫紋橈側端,橈動脈搏動處。 性能:輸穴,五行屬土,原穴,脈會,肺朝百脈,有扶正祛邪、補氣益肺之效。有類似吸氧的作用。 主治:肺氣虛所致咳嗽、氣喘,缺氧性疾病。 10.魚際 定位:第一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 性能:滎穴,屬火。清肺心熱,利咽固表。 主治:肺內蘊熱所致咳嗽、咯血、失音、咽喉腫痛、咽干、多汗、哮喘。 11.少商 定位:拇指末節(jié)橈側,指甲角旁約0.1寸。 性能:井穴,五行屬木。開通肺氣,瀉熱鎮(zhèn)痙,開竅醒神。 主治:喉痹,氣喘,心下滿,中風昏迷,中暑,癲狂,小兒驚風,一氧化碳中毒,中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