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幾個圖: 圖1:陰陽若一分為三,那便是三陰三陽 圖2:上為火,下為水,中為土 陰升(水-木)陽降(火-金) 上面兩個圖合起來,加上開闔樞,便有了下圖 圖3:五行合化六氣+開闔樞 陽氣自一陽而生,太陽而旺,陽明而壯,壯盛則衰下納太陰進(jìn)入三陰,太陰開陽氣入,繼續(xù)下潛深入少陰,最后深藏為一點真火,物極必反,重陰必陽,厥陰主開為升上出一陽。出入以土為界,賴木氣以出,上極顯為火,來金氣以降,下極藏于水。至此,陰陽周天循環(huán),交接完畢。 這里的升降又很有意思,通過這個圖我們大概先了解了一下六經(jīng)表里之間的聯(lián)系: 1、太陽少陰為表里寒熱。 太陽主開,是要保持表散的,動力來源于少陰,少陰要蟄藏。所以當(dāng)虛火升浮的不寐,我們是可以引火下行的,潛陽、封髓、引火之類也;水寒火衰,四逆輩也;水淺龍躍,豬苓、六味、引火之類也。 2、陽明太陰為表里互濟(jì)。 陽明闔降,太陰開升,陽氣入陰的重要通路,陽明攜壯陽來犯而入于厚土,重在治濕打開太陰,讓陽明降下來,如溫膽、二陳、平胃、三仁、小半夏之類也。虛則太陰實則陽明,視左右路而執(zhí)達(dá)原、白虎、承氣、梔子、五苓、苓桂、瀉心、升陽散火之類也。 3、少陽厥陰為表里虛實。 少陽厥陰是一對升發(fā)的,其性相同,升的是陽氣,厥陰闔化三陰而出陽氣,少陽生化一陽而下秘相火,皆以升為顯性。虛則厥陰實則少陽。太陽水寒則相火下秘,相火之治不在其中,而在太陽少陰,故不論之。 厥陰為陰出陽,水中含陽而出土,身負(fù)水性而當(dāng)有厚土之德是為常,其病也下見真寒上見風(fēng)火中見水盛土敗,故真厥陰之病以真寒為本或兼見水盛土敗或兼見風(fēng)火,少陽之病為土虛夾濕上為火象,即烏梅、柴胡、逍遙之類也。 太陰濕土,久病傷陽,走向少陰 濕滯木郁,則兼見厥陰風(fēng)象 少陰君火,陽多不足,水盛辱土,每多太陰 厥陰風(fēng)木,寒自少陰,濕自太陰 少陰之治可包含太陰,厥陰之治又可包含少陰、太陰。 故三陰之治,方多兼?zhèn)渌哪?,誠為雜也。 然后我們再來看這個陽氣循環(huán)的升降圖,不寐的出現(xiàn),根本病機(jī)是陽不入陰,陽不入陰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就是陽在上陰在下,呈現(xiàn)為一個格陽之癥。心肺皆居于上,以前以天花板來形容肺在我們?nèi)梭w內(nèi)的位置,不管房間哪里有火在燒天花板都多多少少會黑,那么心也居于一個比較高的位置,相當(dāng)于吊燈,行使的是照明的功能,污垢會使其蒙塵,火熏會致其膚黑,電流不穩(wěn)光照不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