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蟲的種類很多,為害桃樹的主要有桃蚜、桃粉蚜、桃瘤蚜三種。這些蚜蟲均在桃樹發(fā)芽展葉時,以成、若蚜群集在桃樹梢、幼葉背面、嫩梢上吸食枝葉營養(yǎng),為害葉片。被害的葉片呈現(xiàn)出黑色、紅色或黃色小斑點,使葉片逐漸變白卷縮,嚴(yán)重時引起落葉,削弱樹勢,影響產(chǎn)量和花芽形成。蚜蟲排泄的蜜露,污染葉面及枝梢,使桃樹生理作用受阻,常造成煤煙病,加速早期落葉,影響生長。桃蚜還能傳播桃樹病毒。 桃蚜的發(fā)生與為害受溫、濕度影響很大,尤其濕度至為重要,連日平均相對濕度在80%以上或低于40%時和大暴風(fēng)雨后蟲口數(shù)量下降。因此必須注意及時進行防控。 藥劑防治的最佳時期是桃樹葉芽露綠,花芽現(xiàn)蕾時,此時可用藥1次,落花后可根據(jù)蟲情再用藥1—2次,每次用藥必須是在未造成卷葉之前,否則會影響防治效果。主要防治方法有3種。 農(nóng)業(yè)防治:在桃樹行間或果園附近,不宜種植煙草、白菜等農(nóng)作物,以減少蚜蟲的夏季繁殖場所。樹干涂白。 生物防治:注意保護天敵,蚜蟲的天敵有很多,有瓢蟲、食蚜蠅、草蛉、寄生蜂等,對蚜蟲有很強的抑制作用。盡量少噴灑廣譜性農(nóng)藥,同時應(yīng)盡量避免在天敵多時噴藥。 農(nóng)藥防治:桃芽萌動期,95%機油乳劑100倍—15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干枝”,消滅初孵若蚜,兼治蚧殼蟲、紅蜘蛛。為害期的桃瘤蚜遷移活動性不大,因此及時發(fā)現(xiàn)并剪除受害枝梢燒掉是防治桃瘤蚜的重要措施。桃瘤蚜在卷葉內(nèi)為害,葉面噴霧防治效果較差,噴藥最好在卷葉前進行,或噴灑內(nèi)吸性強的藥劑以提高防治效果。 桃樹大蕾期至5%花芽開放時、落花后,可用10%吡蟲啉(撲虱蚜)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同時要注意桃粉蚜由于身被白粉,為害期噴藥,在藥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劑(0.1%—0.3%的中性洗衣粉),增加粘(展)著力,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并且要幾種藥劑交替使用,盡量避免使用單一藥劑。 桃蚜遷飛回桃樹時,用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劑2000倍液,重點噴新梢。秋季遷飛時用塑料黃盤涂粘膠誘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