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3 作者:凝望 朗讀:凝望 編輯:杏花微雨 出品:聲音的眼睛(ID:shengyindeyanjing) 作者、朗讀者:凝望,本名徐冰冰,一個生活藝術的感受者, 支離疏朗誦班學員。(喜馬拉雅:凝望有聲。微信:icyfire99) 有時候會想,生活在南極北極的人,在面對長達半年漫長的極晝或極夜時,對時間的感觸會跟生活在四季分明的我們有如何的不同?是否極晝時肆意揮霍的陽光和光明會掃除他們內(nèi)心的陰霾? 而極夜降臨時又是否會慨嘆極晝時沒能好好善用光明進而更渴求光明的到來?正如此刻,站在四季的末端,年關的喧鬧反而襯托出更多人內(nèi)心的荒涼和傷感。 最近不太敢看手機朋友圈,因為不知從何時起,在四季更替或任何時間輪回的節(jié)點,傷感,嘆息,遺憾,不安成了暗流涌動的主旋律,而美好的希冀和期望只成了文末象征性的卻無力的自我安慰。各類心靈雞湯粉墨登場,在喝的一霎那瞬間充滿力量,而短暫的療愈后依然是塵歸塵,土歸土,該怎樣還是怎樣。 在這個舉國歡慶,萬民狂歡的日子里,請原諒作者的直接,她無意去討好任何人,她更無意也沒有權力去對任何強顏歡笑卻內(nèi)心苦澀的盡情表演去評論一二,也許她只希望,與其極力向外粉飾那所謂的美好,不如找個能容得下自己的角落,好好跟那個似曾相識的自己,握手言和,坦然相待,用心交流。哪怕這個過程需要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更久。 不意外地發(fā)現(xiàn),如今,最純最真的笑容和快樂,只能從孩子們的臉上可以看到了。別看他們?nèi)诵?,卻像一個個能量無限充滿陽光的小小發(fā)光體,在面對他們時無論你是多么不開心,也會放下各種煩擾,瞬間回歸最原始的簡單。問題是人不可能永遠是個孩子,那不禁要問,是誰偷走了我們的快樂? 身邊的某某同學幾年不見,卻發(fā)了橫財,除了傳說中的孩子房子車子票子,還取得了讓身邊認識不認識的人一片傾倒式的關注和稱贊,而自己除了新增的皺紋仍還默默無聞;年終聚會時你,你違心的祝福中是否燃燒著些許的嫉妒和那么一點點酸溜溜? 某某鄰居家給孩子不僅提供了最優(yōu)越的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還動用各種關系送娃上了所在省市的最高學府,而自己娃還在附近普通的學校寒窗苦讀?此刻,你的心是否早已焦慮,慚愧地認為自己娃將來發(fā)展不好是因為有了不稱職的父母? 某某同事功于與領導社交,經(jīng)過層層宮斗一路晉升,拿著更高的薪水,還管著勤勉實干的你,此刻,你是否早已對他心生怨言并逢人抱怨世道不公? 你對某某, 這里的某某可能包括你的愛人,親人,朋友,孩子等等付出了心血和心力,卻未得到相應的回報,此刻你是否早已在各種算不清的不對等的得失帳,感情賬和財產(chǎn)帳中痛苦迷失,苦苦糾纏? 也許再這樣繼續(xù)舉例,會被人拍磚的,因為以上任何一條也許無時不刻都發(fā)生在我們的生活中,而且我相信將繼續(xù)發(fā)生下去,這足以窩心糟心得令人罵娘。可即時冒著被罵的風險,實話雖然難聽,總還是需要人說的。 如果我們試著撥繭抽絲,層層剝離這表面各式各樣的苦相,直面那最里面的硬核時,才發(fā)現(xiàn)每個苦痛的靈魂猶如黑暗中微弱的小火苗,隨時受到來自外界的各種風吹草動而左右搖擺,不得半刻的消停和安定,甚至風大時直接會被熄滅。當自己的喜怒哀樂完全寄托于風云變換的外界人,事,境上,那鐵定是苦海無涯的。試想,身邊哪一件東西不在發(fā)生變化呢?就連我們自己,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還在無時不刻地新生,更替,死亡,誰敢說現(xiàn)在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有一樣的想法一樣的體魄呢?變,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真理。 道理雖然大家都明白,而人們似乎更愿意接受永恒存在的童話。所以我們接受不了變化,接受不了無常的存在,只能得,不能失,只能賺,不能賠,只能健康靚麗,不能生病衰老,只能好運,不能倒霉。 與此同時,在這種苦苦執(zhí)著中,自以為聰明的我們還要努力通過營造重要感,優(yōu)越感,和主宰欲來證明我們非一般的存在。人群之中我需要是那個佼佼者,需要是高人一等的,需要是眾人仰望的那個,我需要朋友圈的點贊數(shù)一遍遍刷著我的存在感,我們沒辦法耐心傾聽,理解,關愛他人,佯裝的傾聽更多時也只是為了更好地反駁和表達自己。 小心翼翼地問下,如果拿開這些如浮云般的的榮耀和光環(huán),我們又是誰呢?我們還會對著不用美顏相機流水線美化下的真實的自己微笑嗎?賺的盆滿缽滿,身高權重的我們有更快樂嗎?不要說等賺到多少多少的時候,我就會知足。事實上,太多例子證明人在不斷增長的貪欲面前是多么地不堪一擊。 在不停向外求索的滾滾大濤中,我們前仆后繼,永不停歇,卻不知何時能到盡頭,我們不再關注不再珍惜我們已經(jīng)擁有的,如健康的身體,安穩(wěn)的家庭,可愛的孩子,還算穩(wěn)定的工作,家人的關愛,親人的付出,安定的社會,遠的更不用說相比那些食不果腹的難民,生活在戰(zhàn)亂中的平民等等,也許我們只在某個停歇的一瞬,或者自己重病不起,或者痛失所愛后才幡然悔悟,才分得清哪個更重哪個更輕,可那時我們已失去了太多最珍貴的東西。 現(xiàn)代醫(yī)學空前發(fā)達,身體病了,可以很快醫(yī)治,但飽受貪嗔癡病毒折磨的停不下來的心靈又該如何醫(yī)治呢? 一直相信今生的一切相遇,安排,得失都不是偶然的。有句俗話說,欠下的總要還的。美國心理學家魏斯在根據(jù)大量真實臨床案例編寫的《前世今生》中也曾寫道,一群相欠相償?shù)撵`魂會在累世中以不同角色繼續(xù)重逢。所以每一次遇見都可以說是久別的重逢,哪怕在今生這一幕電視劇中充當過惡人角色的人,也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來成全我們,使我們在黑暗中看清光明,得以快速成長和蛻變。就像成長之路上的一道道難題,如果一味對抗甚或逃避,那么仇恨的枷鎖只會讓我們在無盡的生命長河中相互折磨,寸步難行。 而在今生有恩于我們的人,我們不更應該感恩和傾心回饋嗎?佛說,生命是一條河流,而今生是一朵浪花。在浩瀚的生命河流中,此刻浪花的洶涌和澎湃離不開前面無數(shù)次浪花的積蓄和牽引,而此刻浪花再洶涌再澎湃也終歸會融入相似相續(xù)的河流中,為下一朵浪花的再生積蓄力量。 我們出身于何種家庭環(huán)境,遇到什么樣的人,擁有何種際遇運氣,獲得何種財富的可能性,離不開我們精進勤勉的努力,也離不開我們累世過往中積攢的或高或低或多或少的功德和福報,如果我們看不清來去,看不到始終,武斷地認為此刻小小的浪花擁有的就是永恒的存在,執(zhí)著于各種對永恒的占有和貪求,到頭來只能是在欲求不滿的痛苦中不斷撲空,沉淪。 筆者不是視金錢如糞土,看富貴如浮云的偽君子,相反,對善用金錢和富貴對人民大眾做著有價值有使命有擔當?shù)膱F體和個人是崇敬有加的,現(xiàn)實中也不乏很多堅守初心,以實際行動踐行的可愛可敬的政府人員,企業(yè)家,醫(yī)生,教師,公益組織,以及各行各業(yè)的服務大眾的人們,在他們真誠有愛的付出中,在一顆顆淡薄得失心的坦然笑容后,我們往往會被他們雖平凡卻不凡的精神所感動。 因果是這個宇宙中最真實不虛的真理。種下什么種子,就會結(jié)出什么果實,我們的意念和行為在無時不刻不在播撒一顆顆種子。一念之間,我們可以對身邊的愛人親人說句感激感恩的話語,我們也可以惡語相向,相互指責互相埋怨;一念之間,我們可以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也可能會趁火打劫,幸災樂禍,或沾點便宜就跑;一念之間,我們可以放下面子勇于接受別人對我們善意的批評,也可以面紅耳赤據(jù)理力爭,懷恨在心;一念之間,我們對于失去選擇放下不再執(zhí)著,也可以繼續(xù)傷感,糾纏不休,甚至相互折磨;也許你可以管控偌大的機構或群體,卻唯獨管控不了自己腦海里七上八下的念頭。每一個念頭的當下,都是真實的自己,它代表著我們曾經(jīng)的過去。當我們釋然面對,坦然接受,用心對待我們那一顆顆小種子時,才發(fā)現(xiàn)它們是多么需要善意地觀照和引導啊。 年終歲末,也許大家都已做完各種總結(jié)報告,同時做著對來年的計劃和規(guī)劃。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對于未完成的,不必過多傷感,糾纏和停留。而未來的還尚未到來,更不必過多的焦慮,惆悵和茫然。不防先把大目標分解成若個小目標,把小目標再分解更小的小小目標落實到每個能感受到的當下吧。畢竟,上一秒和下一秒都已經(jīng)與你我無關,當下此刻才是真實的你我,善待它,善用它,不虛度它,從用心感受每一口飯菜開始,從用心傾聽開始,從用愛表達開始,從拒絕垃圾食品開始,從健康運動規(guī)律作息開始,從認真投入工作開始,從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開始,從一個會心的善意的微笑開始……相信明年的此刻,我們能揮手地更輕松,更從容,更心安,更無憾,我們一起努力。 20190131. 晨 大提琴配樂1.《Emanuel》2. 《殤》《太多 大提琴悲傷曲》3. 《纏綿往事》4. 《Songs from a secret garden》《愛之憂傷》5. 《似水流年》6. 《馬友友大提琴獨奏曲 沉思曲7. 《杰奎琳的眼淚》8.《最后的傾訴》 責任主編:支離疏 主編:杏花微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