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
一、常見病因
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稱之為慢性胃炎。
在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中,幽門螺桿菌(Hp)感染最為常見。
1.Hp感染 通過產生氨和細胞毒素、促上皮細胞釋放炎癥介質、自身免疫反應等機制引起或加重黏膜炎癥反應。
2.十二指腸-胃反流。
3.自身免疫壁細胞抗體和內因子抗體引起自身免疫性炎癥;內因子減少導致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巨幼細胞貧血,稱之為惡性貧血。
4.年齡因素老年入常存在胃黏膜營養(yǎng)不良、分泌功能下降和屏障功能降低等問題。
5.缺乏黏膜營養(yǎng)因子長期消化不良、營養(yǎng)缺乏可使胃黏膜修復和再生功能降低,炎癥慢性化,上皮增殖異常或胃腺萎縮。
6.其他長期不當飲食或應用一些藥物可刺激、損傷胃黏膜。
二、臨床表現(xiàn)
慢性胃炎起病較隱伏,癥狀較輕或無明顯癥狀??杀憩F(xiàn)為上腹疼痛或不適,也可有上腹脹滿、燒灼感、早飽、暖氣、惡心和食欲減退等消化不良癥狀。
三、診斷(鑒別診斷)
1.診斷
(1)胃鏡及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是疾病診斷最可靠的方法。臨床上還常用于評估疾病程度、鑒別診斷及隨訪。慢性胃炎常見病理改變見表3-3-10。
(2) Hp檢測:檢測方法分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見表3-3-11。
(3)血常規(guī)、血清壁細胞抗體、內因子抗體及維生素B12水平測定:有助于診斷慢性自身免疫性胃炎。
2.鑒別診斷
(1)以上腹痛為主要癥狀者,需與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心臟疾病進行鑒別;
(2)伴有頭暈、心悸等貧血癥狀者,需與消化道出血、腫瘤、慢性腎疾病和營養(yǎng)不良性疾病進行鑒別;
(3)以胃灼熱、暖氣、腹脹及睡眠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者,應考慮到有功能性疾病存在或并存的可能性。
四、治療原則
1.祛除病因
(1)合理飲食:主張食物多樣化,避免過于粗糙、濃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長期飲酒,少吃熏制、腌制食物。
(2)抗Hp治療:目前國內常用的治療方案有:①標準三聯(lián)(PPI+羥氨芐青霉素+克拉霉素/甲硝唑),一個療程為7-14天。該方案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耐藥人群增多,根除率下降;②含鉍劑四聯(lián)(PPI+兩種抗菌藥物+鉍劑),一個療程為7-14天,這個方案也許是有效的選擇。目前,臨床常用的抗Hp治療藥物:
抗菌藥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環(huán)素、呋喃唑酮、甲硝唑、喹諾酮類抗生素
PPI:雷貝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奧美拉唑等
鉍劑:三鉀二枸櫞酸鉍、果膠鉍、堿式碳酸鉍
注:抗Hp藥物的選擇:①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或當?shù)啬退幥闆r,合理選擇治療方案。②若在抗Hp治療過程中,需同時服用抗凝劑,不主張選擇奧美拉唑,因其可能降低氯吡咯雷血藥濃度、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
注意:以上任何一種藥均不能達到根除Hp的目的。
(3)抗十二指腸一胃反流:可用助消化、促進胃腸動力藥物等。
(4)對有胃黏膜營養(yǎng)因子缺乏者,可補充維生素,改善胃腸營養(yǎng)。
2.個體化治療在實際工作中,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治療方案。
慢性胃炎的個體化治療:
①有上腹痛、反酸、胃灼熱者合理應用抑酸劑、抗酸或胃黏膜保護劑
②有腹脹、早飽、惡心、嘔吐者用促胃腸動力劑,如多潘立酮,莫沙比利等
③有明顯精神癥狀或情緒不穩(wěn)定者酌情抗抑郁或抗焦慮治療或請??茣\
④有貧血癥狀者補充維生素Bl2,必要時補充鐵劑
有上述表現(xiàn)者可單獨或配合使用中藥
3.癌前狀況的處理應視病情而確定隨訪時間。對用藥物不能逆轉的重度不典型增生(高級別瘤變),可酌情選擇胃鏡下黏膜剝離術或外科手術治療。
聲明:內容來源鄉(xiāng)村全科助理醫(yī)師大綱全科醫(yī)療部分《常見病與多發(fā)病》
編輯:竹葉
審核:蟲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