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俗眼不知貴,空把容光照山谷。此花本出西南地,李杜無詩恨遺蜀?!碧K東坡酷愛海棠,這是為海棠遭受唐代詩人冷落而打抱不平寫的一首詩。 早在唐宋時期,蜀中海棠名聞天下,成都海棠亦負盛名。據(jù)說杜甫在成都寫了許多詠花誦草的詩,卻沒有一首是有關(guān)海棠。難怪蘇東坡發(fā)出那樣的喟嘆了。 垂絲海棠↑ 如果沒記錯的話,第一次看到大如梨子的海棠果就是在成都杜甫草堂。通往草堂的小徑旁,佇立著數(shù)棵五六米高的海棠,樹上掛著大如梨的綠果子,惹得眾友齊喊,快看,海棠果! 命運似乎和杜甫開了個玩笑,他曾經(jīng)視若無睹或不待見的海棠樹偏偏就在紀念他的草堂附近種上了海棠。這是故意的嗎? 垂絲海棠↑ 從樹形和果實上看,這幾棵應(yīng)該是木瓜海棠。福州的海棠花不多,海棠果更是少見。西湖和烏山有零星的幾棵貼梗海棠,只見開花,不見果。除此之外,市面上偶見冬紅果盆景,花瓣不足1cm,形小,淡紅色,冬天可以結(jié)很多紅果子。 當然,果實也是小的。種在盆子里怎能與種在土壤里相比擬? 垂絲海棠↑ 《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種,皆木本,貼梗海棠、垂絲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習稱“海棠四品”。垂絲海棠與西府海棠為蘋果屬,貼梗海棠與木瓜海棠為木瓜屬。 莫愁湖公園大門的兩側(cè)并排種了數(shù)棵西府海棠,樹上的結(jié)了些零零散散的“小蘋果”,南方人,見識少,沒見過蘋果樹,見到“小蘋果”也垂涎三尺——真想摘下一顆嘗嘗,這口水流得和旁邊的垂絲海棠的“絲”一樣長了。 垂絲海棠↑ 終于,逮個機會,四顧無人,偷摘了兩顆海棠果解饞——當賊的感覺不好受啊!一顆西府,一顆垂絲,味道相差無幾,都有點酸澀,但心里還是甜滋滋的,畢竟偷來的東西就是好。 題外話。不過,海棠果確實是可以吃的,古代的先民們用海棠果制作蜜餞,還很暢銷呢。 垂絲海棠↑ 據(jù)說,除了其他海棠,園內(nèi)光西府海棠就有200株,垂絲海棠350株,可想而知海棠花盛開的季節(jié),莫愁湖畔會是怎樣一種燦爛的景象。 期盼來年有機會一睹海棠花的芳顏吧。 附【西府海棠】與【垂絲海棠】圖片集錦: 西府海棠和蘋果海棠都是蘋果屬的海棠,和水果蘋果同屬薔薇科蘋果屬,當然果實很像。來,一起來看看西府海棠和蘋果海棠是什么樣的吧。 1.西府海棠 西府海棠↑↑↑ 西府海棠:為陜西寶雞市花,寶雞古有西府一稱,西府海棠由此而來。花苞紅色,但開花后呈粉中帶白,香氣濃郁,是其他品種所沒有的,易鑒別。產(chǎn)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山東、甘肅、云南。 2.垂絲海棠 垂絲海棠↑↑↑ 垂絲海棠:又名有腸花,思鄉(xiāng)草之名,落葉小喬木,高達5米,樹冠開展,花梗細弱下垂,花下垂,故稱垂絲海棠。產(chǎn)江浙、安徽、陜西、四川、云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