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是用來祭祀城隍神的廟宇,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是中國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于陽界的市長。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并隨城市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城隍產生于古代祭祀而經道教演衍的地方守護神。城隍本指護城河,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奔漓氤勤蛏竦睦?guī)形成于南北朝時。唐宋時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為國家祀典。元代封之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分別由國王及府州縣守令主之。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鑒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幸免”。 城隍,從中國先民的原始信仰、民間信仰發(fā)展到后世的宗教信仰,它們原發(fā)于農耕文明。古長安作為農耕文明的主要發(fā)祥地之一,又以其長期作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它成為精神文化的傳播地。由此,古長安也自然成為城隍信仰的原發(fā)地和傳播地。 城隍神是由自然神逐漸過渡到人格神的,在傳統(tǒng)社會中,人們希望英雄人物死后英靈還在,作為地方神來保護自己。在城隍由自然神演變?yōu)槿松竦倪^程中,漢代的紀信最早,長安不僅是城隍信仰的原發(fā)地和傳播地,也產生了最早的城隍人神——紀信。 現如今,粗略統(tǒng)計,全國仍有奉紀信為城隍的城隍廟三十多處。最著名的有:古都西安,陜西陽曲、興元、戶縣,安徽蕪湖、寧國,甘肅蘭州、天水、西固,河南鄭州、方城、固始、滎陽、密縣,江蘇鎮(zhèn)江,浙江臨安、慶元,湖北襄陽,福建南安,上海,河北瓦房店復州,四川南充,廣西太平,等等。其中,甘肅天水、四川南充、陜西戶縣都把紀信視為本地人,以桑梓故土的身份,建城隍廟以供奉。河南因是紀信行軍戰(zhàn)斗的主要戰(zhàn)場所在地和最終詐降現身的地方,紛紛立廟拜紀信為城隍。 城隍神的職能:保城護民,懲惡揚善,監(jiān)察萬民,祛除災厄?!短侠暇f城隍感應消災集福妙經》中說城隍神:“公忠正直,有求必應,如影隨形,代天理物,剪惡除兇,護國保邦,功施社稷,溥降甘澤,普救生民”,“哀憫世間一切眾生,或有年災月厄,命運騫滯……,吾當速譴行瘟使者,收瘟圣眾,即除罪簿,永滅惡根?!薄笆篱g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廣積陰功,行諸方便,施財周急,愛老憐貧……”則“增延福壽,世代榮昌,子嗣綿永,世世不絕?!薄俺勤蜃鹕?,顯化無邊,禱雨則甘霖蘇槁,禾稼成熟,祈晴則化陰成陽,應時朗晴。” 城隍廟會 指在城隍廟附近聚會,進行祭神、娛樂和購物等活動,是中華文化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風俗。不同地區(qū)廟會時間不同。 公元934年(后唐末帝清泰元年)始封城隍為王爵。 元代文宗天歷年間,朝廷讓城隍爺配享夫人,從此城隍廟里就有了寢殿,專門供奉城隍爺及城隍夫人。 城隍廟是按照“都,府,州,縣”四個級別嚴格分級的,代表著城市守護神的級別。 明代,朱元璋更是推崇有加。相傳朱元璋稱帝之前,曾經宿身城隍廟而幸免大難。 朱元璋稱帝之后,于1368年(洪武元年),下旨: “都城隍” 封都城隍為監(jiān)察司顯佑王,職位正一品;與朝廷的太師、太傅、太?!叭焙妥笥邑┫嗥郊墶?/font> “府城隍” 同時封各府城隍為監(jiān)察司民城隍威靈公、職位正二品;
“州城隍” 封州城隍為監(jiān)察司民城隍顯佑侯,職位正三品; “縣城隍” 封縣城隍為監(jiān)察司民城隍顯佑伯,職位正四品。 正是在這一時期,各州府縣,紛紛修建城隍廟。都城隍廟由皇帝親自敕建,皇宮撥付銀兩,廟內住持由朝廷直接任命,各府、州、縣則按照等級,依次效仿,規(guī)模等級完全參照地方官署衙門,按級別配制冕毓官服。1370(明洪武三年)年朝廷頒布了專門祭祀城隍的典章制度。并下詔去除了城隍封號,封京都城隍為“都城隍”。其它只稱某府某州或某縣城隍。 清代,基本完全繼承了明代的城隍典章制度。 建筑特色為廟坐北面南,山門、前殿、戲樓、大殿、寢宮、東西廊廡等,沿中軸線依次排列,層次分明,布局結構合理,建筑均為琉璃瓦覆蓋,卷棚出廈,飛檐四出,造型精致,結構緊湊。整個建筑紅磚綠瓦,畫梁雕棟,既凝重端莊,又古樸典雅, 1、福建泉州府城隍廟-2018.5.12
( 詳見:隱藏民居里的只有一個大殿的福建泉州府城隍廟-2018.5.12 泉府城隍廟位于福建泉州。城隍是中國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民間盛傳城隍神能通靈山川、調風致云,監(jiān)察官民,勸善除惡,以保民為職,是保護城池之神。故城隍信仰自唐宋以來在泉州就有廣泛的社會基礎。清道光《晉江縣志·卷16·祠廟志》記載,泉州最早的府城隍廟“故址舊在(泉州府)治東萼輝鋪(鎮(zhèn)撫司巷),(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侍郎趙涯建,名明烈王廟。” 2、福建泉州府城隍廟遺址(市保)-2018.5.12
( 詳見: 在鯉城區(qū)新村小學校門口,豎立著一塊寫有“泉州府城隍廟遺址”的石碑。“這里就是過去的府城隍廟了?!爆F府城隍廟負責人林藝指著新村小學說,現在的新村小學校門曾是府城隍廟的山門,寬約30米,而山門對面,即石碑遺址后面為照墻,高5米、寬19米,墻分三堵,正中是“麒麟壁”。1974年,麒麟壁移至泉州開元寺西塔東北側加以保護,如今的照墻已變成幾座民房的外墻。 3、陜西西安龍華寺(城隍廟)-2014.7.19
(詳見: 4、陜西寶雞扶風縣城隍廟-2016.12.16 (詳見:明清建筑群“關中西府第一城隍廟”--陜西寶雞扶風縣城隍廟(明)(國保)-2016.12.16)
5、老濟南的城隍廟 (詳見:老濟南的城隍廟;) 6、江蘇寧波城隍廟-2013.5.5 (詳見:商業(yè)化的城隍廟-寧波行第二十站:城隍廟(郡廟)-2013.5.5;)
7、貴州黔南貴定縣《城隍廟》-2012.11.29 (詳見:貴州黔南貴定縣《城隍廟》(明)-2012.11.29;)
8、安徽合肥廬州府城隍廟-2017.8.9 (詳見:缺款停建、建后失火的城隍廟---安徽合肥廬州府城隍廟(宋)(市保)-2017.8.9) 廬州府城隍廟位于合肥市安慶路西段,為清代廬州府廟。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民間和道教信奉 守護城池之神。始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
9、河南鎮(zhèn)平城隍廟-2014.9.29 (詳見:河南鎮(zhèn)平城隍廟(清)(河南省保)-2014.9.29) 城隍廟是我國古代規(guī)模較大、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幾類廟宇之一。我國古代各地自然地理條件差別較大,建筑特征也各有特色,因此城隍廟建筑也各不相同。
10、河南濮陽城隍廟--2017.8.20 (詳見:三教九流齊聚、土地爺與勾命無常同處一室---河南濮陽城隍廟(北宋)(縣保)--2017.8.20)
11、山西長治市都城隍廟--潞安府城隍廟-2010.9.4 (詳見:2010年9月4日實拍山西長治市都城隍廟--潞安府城隍廟考察;)
12、山西長治縣都城隍廟--天下都城隍廟考察-2010.9.4
(詳見:
13、山西襄垣城隍廟-2015.8.25 (詳見:襄垣第二小學----山西襄垣城隍廟(明)(市保)-2015.8.25)
14、山西運城芮城城隍廟-2018.3.4
(詳見:
15、上海青浦《城隍廟》-2012.4.19 (詳見:上海青浦(明)《城隍廟》-2012.4.19;)
16、上海豫園老城隍廟--2012.2.19 (詳見:上海豫園老城隍廟“一廟三城隍”--2012.2.19;)
17、渭南臨渭城隍廟-2018.3.5 (詳見: ![]()
(詳見: 19、上海浦東川沙城隍廟-2015.1.18
(詳見: 20、上海浦東航頭鎮(zhèn)城隍廟(區(qū)保)-2018.1.1
(詳見:我去過的上海寺廟--原松江府城隍廟航頭行臺(分廟)--上海浦東航頭鎮(zhèn)城隍廟(區(qū)保)-2018.1.1) (詳見:我去過的上海寺廟--上海浦東海城隍廟-2018.6.15)
22、上海青浦金澤古鎮(zhèn)府隍廟-2015.5.2 (詳見:我去過的上海寺廟--上海青浦金澤古鎮(zhèn)府隍廟-2015.5.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