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方法 01根據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首先,家長需要讓孩子充分理解等式的兩個基本性質。 等式的性質(一): 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者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質(二): 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者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也就是說,根據等式的性質(一),方程中原來左邊是x加幾時,解答時可以在方程兩邊同時減去幾,使方程左邊只剩下x; 方程中原來左邊是x減去幾時,解答時可以在方程兩邊同時加幾,使方程左邊只剩下x。 例如: 解方程:x-2.8=7.2 解:x-2.8+2.8=7.2+2.8 x=10 同理,根據等式的性質(二),方程中原來左邊是x乘幾時,解答時可以在方程兩邊同時除以幾,使方程左邊只剩下x;方程中原來左邊是x除以幾時,解答時可以在方程兩邊同時乘幾,使方程左邊只剩下x。 例如: 解方程: 2.5x=7.5 解:2.5x÷2.5=7.5÷2.5 X=3 解方程: 2.5x=7.5 解:2.5x÷2.5=7.5÷2.5 X=3 02根據加、減、乘、除法中 各個數之間的關系解方程 解方程的依據,是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系。以下的運算關系,家長需先讓孩子記一記,理一理關系。 1.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2.被減數=減數+差 3.減數=被減數-差 4.一個乘數=積÷另一個乘數 5.被除數=除數×商 6.除數=被除數÷商 為了加深理解以上關系,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 解方程1: x+4.2=8.9 解:x=8.9-4.2 X=4.7 小結:方程中原來左邊x是一個加數,解答時可以根據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解答。 解方程2: x÷2.5=13 解:x=13×2.5 X=32.5 小結:方程中原來左邊x是被除數,解答時可以根據 被除數=除數×商 解答。 解方程的步驟 01 去括號 1.運用乘法分配律; 2.括號前邊是“-”,去掉括號要變號;括號前邊是“+”,去掉括號不變號。 02 移項 方法法1:運用等式性質,兩邊同加或同減,同乘或同除; 方法法2:符號過墻魔法,越過“=”時,加減號互變,乘除號互變。 家長要讓孩子注意兩點: 1.總是移小的; 2.帶未知數的放一邊,常數值放另一邊。 03 合并同類項 未知數的系數合并;常數加減計算。 04 系數化為1 利用同乘或同除,使未知數的系數化為1。 05 寫出解 未知數放在“=”左邊,數值(即解)放右邊;如x=6 06 驗算 將原方程中的未知數換成數,檢查等號兩邊是否相等! 以上六個解方程步驟,用例題展示如下: 解方程:3(x+5)-6=5(2x-7)+2 1.去括號: 3x+3×5-6=5×2x-5×7+2 3x+15-6=10x-35+2 3x+9=10x-33 2.移項: 33+9=10x-3x 注意:移小的,如-33, 3x 3.合并同類項: 42=7x 4.系數化為1: 42÷7=7x÷7 6=x 5.寫出解: x=6 6.驗算: 3×(6+5)-6=5(2x6-7)+2 3×11-6=5×5+2 27=27√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