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體自古至今分為篆、隸、楷丶行丶草五體。篆體是這五種字體中最古遠的字體。篆體又分大篆和小篆。大篆包括金文(又稱鐘鼎文)和石鼓文。 金文從甲骨文演化丶流行于秦統(tǒng)一文字以前。存世可見的是商周時期鑄造于青銅器上的銘文。石鼓文是鐫刻于十只石鼓上的銘文。小篆是秦統(tǒng)一天下后為“書同文”創(chuàng)立的字體。流行時間不長,到漢朝逐漸被隸體替代。篆字以其婉轉流麗丶瀟灑均稱之美為不少人喜歡。我在剛退體時,見過吳昌碩臨寫的石鼓文帖,很喜歡,遂臨了幾天,但終覺得這些字彎彎繞繞很難記住,也不知道筆順,許多字看了注釋也不認識。這樣就放下了。時光荏苒,十多年過去,我領略丶體驗了行丶楷丶草字體不同的美感,但始終沒有沫去篆體的美對視覺的撞擊,每每看到品高的篆體作品,總有臨寫一遍的沖動。這樣從去年四月我從新起步學篆書。這次知道學篆應該從小篆開始,因為小篆比大篆離今日近,字體與楷體字體相比雖然差別也很大,一般人沒有學過,能認識的字不多,但與大篆相比,還是容易認識。再者流傳的字帖都是紙質墨跡,很清晰。不象大篆帖都是青銅器上拓文,難認辨。小篆體比較統(tǒng)一,大篆不同年代有不同寫法。因此我就從學習小篆開始,逐步向前(年代)攀爬。臨了小篆,再臨石鼓文。去年十月開始練金文(也稱鐘鼎文)。到今日算是大篆小篆學了遍。編一個美篇,把這段日子記錄下來,作為一個小結。習小篆 小篆是秦統(tǒng)一天下后,為統(tǒng)一文字創(chuàng)造的字體。但因為筆劃太繁,到漢代已逐漸為隸體取代。以后逐漸式微,作為一項藝術沒有大的發(fā)展。直到清代,有一批書家對小篆創(chuàng)新,形成小篆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高峰。其中鄧石如最有代表性。因此我先臨鄧石如的小篆千字文。用米格紙,每個字一般臨五、六遍,直到能默寫。又臨了清末民初書法家《趙鐵山篆書》。小篆要求線條粗細適中流暢,結構要均稱。對有書寫基礎的人來說容易上手,難的是要記住寫法,即字形。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提出篆體有“中含”“渾勁”“婉而通”“蕭散超越”等特點,要寫出如康說的篆體獨特的美感卻是要練到一定功夫的。上圖為意臨吳昌碩心經上圖小篆《左傳》一段上圖為小篆海納百川……臨石鼓文 2018年夏開始臨石鼓文。石鼓文是鐫刻在十個鼓形石頭上的文字。這批石鼓是唐初發(fā)現的。鐫刻其上的文字是一首首四言詩,記述秦皇游獵之事。石鼓文字體上承金文,下啟秦代小篆,人們視為金文向秦篆過渡的字體,因此學篆體的無不臨習石鼓文。十只石鼓上的銘文,按體例估計應刻有六七百字,但經歷幾千年風雨蒼霜,石面浸蝕剝落嚴重,傳世最古的北宋拓本,已只有三百二十六字(包括重字)了。近代以來,人們認為吳昌碩臨寫的石鼓文最具個人風格,但現在印行出版的吳臨石鼓文,只臨寫了其中少部分的。我臨習是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秦石鼓文》為基礎,參考雲南人民出版社的《石鼓文全集》、湖北美術出版社吳昌碩臨石鼓文、齊魯出版社的《王美盛石鼓文詛楚文墨跡》、紫禁城出版社《石鼓文新解》。臨習的要求,一是只求字體書寫,不求對文字字義和文章內容的了解。二是新華字典里有的字要求記下來,今天已不用的字以葫畫瓢描幾遍就算。上面為臨寫的石鼓文一卷。![]() 臨習金文 ![]() 2018年9月開始臨金文(鐘鼎文)。金文是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起西周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80O年。現存世有銘文的青銅器3902件,這些銘文可辨識的字有2420個(包括重的),還不能確定的字1352個(1985年容庚《金文編》)。我臨習金文, 先臨的當然是稱為我國四大國寶的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盤上的銘文開始。臨習大篆比小篆困難是筆劃看不清,因為原字是鑄造的,又經搨拓。看不清筆劃的從網上查《書法字典》書。《書法字典》方便齊全,一般都能查到一個字的多種寫法,可以相互比較作取捨。臨摹時我的目標仍然定在:一是只學書寫,不求文字、文章的義意。二是只記今日有用的字,不記今日沒有用的字。有用的要強記,沒有用的依葫畫瓢。![]() 上面為笫一次臨大盂鼎。![]() 臨散氏盤銘文。![]() 臨大克鼎部分。![]() 臨毛公鼎全文。![]() 臨小克鼎![]() 臨伯梁其須![]() ![]() ![]() 臨段簋![]() 臨保卣![]() 臨害夫簋簋![]() ![]() 臨頌鼎![]() 臨大克鼎部分![]() 臨史墻盤![]() ![]() 練大篆。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利節(jié)謹度……![]() 大篆體寫心靈雞湯一聯(lián):事到盛時須警省,境當逆處要從容。![]() ![]() 書是至寶一生用,心是良田萬世耕。![]() 大篆體寫道德經部分章節(jié)![]() 大篆道德經部分章節(jié)![]() 大篆道德經部分章節(jié)![]() ![]() 王維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大篆諸葛亮誡子書![]() 大篆劉禹錫陋室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