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松盆景造型,可塑性強,一點都不輸松樹! 水松常見的盆景之一,該植物屬于喬木,水松生長的正常高度在八米到十米,常常在環(huán)境較為陰濕的地方生長,一般種植地點也是在河邊、堤壩旁,水松最好的種植點便是堤壩,有作加固堤壩的作用,同時還起防風(fēng)的作用。根據(jù)植物外型和生長習(xí)性,作為庭院植物和盆景材料都是不錯的選擇,還可作為藥材使用。為此,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盆景該怎么造型吧! 一、截干枝法 第一步:將地植的水松連根拔起,我們再根據(jù)根系的不同,造不同的外型。一般分為三種根系,第一種是所有的根都是發(fā)達的,我們即可制作大樹盆景;第二種是如果根系的前根比較其他三面的根要大的話,植物就可以制作大瓢枝盆景;第三種是根系比較弱小的,這種情況我們一般制作懸崖型盆景和回頭型盆景。 我詳細講解一下大樹盆景的制作,要制作大樹盆景一定要確保根系的發(fā)達,等到我們種植的樹干的直徑達到10-15厘米的時候,我們要進行截干,截干的時期一般在5月份,5月份是最佳的截干時期,我們在樹干距離地面20-25厘米的位置將樹干鋸斷。 然后將植物移植到瓦盆種植,在移植的過程中剪掉那些壞根以免影響植物的生長,我們將樹干斜著放入盆中并填滿泥土,將整個盆子灌滿水。等到樹干長出新的芽,只選取較為強壯的一段,其余的枝條都剪去。 在1-2年的培育中,植物的新枝長到和樹干大小的三分之二時,重復(fù)上面的操作,將樹干連根拔起,鋸斷,然后反向斜放樹干,在種植1-2年,以此類推,種植的技巧就是如此,三次截干便可完成大樹盆景。 二、定托枝法 盆景的定托無疑就是為了彰顯盆景的立體感和通透感,不同的樹形有不同的定托方式,而且每一次的托位都是不同的,要根據(jù)實際的樹形來分析,一般來說,第一枝托要在植物的三分之一的位置留托,而剩下的托位就要根據(jù)樹干的高度來決定,千萬記住,每個定托后的枝條都是要剪去的。 定托就是要從植物的頭開始頂托的,這樣紙托才會有上下左右的布局,彰顯來自大自然的風(fēng)貌,定托的枝法三刀,可以是植物的枝托一轉(zhuǎn)一曲,使整個枝條看起來蒼勁有力,自然美手到擒來。 在我看來水松盆景的可觀度一點都不輸松樹,加上能夠很好的適應(yīng)嶺南一帶的環(huán)境,用于制作盆景再好不過,水松喜光喜溫暖,生存能力較強,加上造型的可塑性趕緊為自己的盆景填上水松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