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不用麻煩了」。 比如要回家的時候跟父母說,不用來接我了太麻煩了,自己回就行; 比如咬咬牙自己處理完所有棘手的事情,拒絕了別人的幫忙…… 慢慢發(fā)現(xiàn),成為成年人的一個標志就是,變成了一個體貼的人:不會任性、不會胡鬧、首先考慮別人的感受。 來看看當代年輕人的體貼瞬間: 社交 現(xiàn)代人的體貼社交,99%的時候都靠不追問的默契。 和朋友約好見面,當快到約定時間,問對方「到哪里了」,得到「在路上」「在車上」一類的回答時,會體貼地不再催促,因為知道對方可能剛剛才走出家門,或者壓根還在化妝。 和朋友微信聊天,如果對方聊著聊著突然就不回復了,不會追問「為什么不回我了」,因為知道彼此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等到下次聊天,也可以自然地開啟話題,忽略上次戛然而止的聊天記錄。 同樣,如果對方表現(xiàn)出絲毫的「現(xiàn)在有事」的意思,也會馬上回復「沒事你先忙吧,我們下次再聊」。 如果聊天界面顯示「對方撤回了一條消息」,不會逼問「剛剛你撤回了什么啊」而是忽略再繼續(xù)聊天。 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升學、戀愛、升職加薪、結(jié)婚、孩子滿月等等狀態(tài)時,會馬上點贊評論一條龍,絕不讓朋友感受朋友圈被冷落的感覺。 (那一刻,你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評論點贊機器。) 同理,如果自己的朋友圈發(fā)出去之后幾分鐘也沒人點贊,就會默默刪掉或者設為自己可見,減少尷尬的可能。 選自《公主小屋》 生活 不麻煩別人,是當代體貼年輕人的生活準則。 燈泡壞了自己修,下水道堵了自己通,有重物要提上樓也自己咬咬牙就提上去了——即使第二天腰酸背痛。 外賣的訂單超時了一個小時,送過來湯灑了一袋子,想打差評的手始終下不去,想著大家都不容易還是點了好評。 打了個車,師傅開錯路停在了離你幾百米開外的地方,你只能邊抱怨邊體貼地冒著寒風徒步走過去。 室友在隔壁發(fā)出過大的噪聲(?)也會默默地自己帶上耳塞或耳機,然后躺下裝作無事發(fā)生。 就連在理發(fā)店里洗頭,都會在Tony托著你的頭洗后腦勺時,默默地把脖子挺起來。 (雖然Tony會告訴你,其實沒有什么卵用。) 選自《明天我要結(jié)婚了》 戀愛 當代年輕人,連戀愛時都把體貼發(fā)揮到淋漓盡致。 曖昧階段,如果遇到對方撩到一半就突然不撩的情況,不會再去糾纏,而是默默給這段關系劃上中止符。 戀愛時,關于前任的話題彼此都絕口不提。 就算再好奇也只是自己去各種社交平臺尋找蛛絲馬跡,并且在視奸對方前任微博的時候記得關上「自動播放視頻」的選項,以免被對方看到來訪記錄而產(chǎn)生尷尬。 吵完架不需要誰先低頭認錯,就算在心里罵了對方一萬次,下次見面的時候還是會自然地和好如初。 不會再去糾結(jié)「誰在聊天的時候說的最后一句話」「有沒有每天說早安晚安」「出門的時候會不會給報備」這樣的小問題,讓對方全方位地感受到你的體貼。 選自《小?!?/p> 家庭 在面對家人時,現(xiàn)代年輕人的體貼達到了巔峰。 報喜不報憂是你的常態(tài),在爸媽問起,「最近還有沒有錢花」時,就算剛交完房租,也會硬著頭皮說,「沒事我還有,不用擔心」。 過年回家親戚關心地詢問起你的工作狀況婚戀狀況時,體貼地讓對方先關心自己家的情況,不要總是操心你。 選自《明天我要結(jié)婚了》 工作 當客戶爸爸提出一些類似「想要五彩斑斕的黑」,或者一夜之間想法從南極偏到了赤道時,不會去多爭辯什么,而是回復「好的」,然后自己默默新建一個文檔「初稿8.0」。 當老板向你表露「最近看到了你的努力,但是你也知道,今年形勢不好……」的時候,會體貼地不提加薪的事情,然后回到自己的工位上自己默默刪除了放在購物車里的東西。 當同事跟你抱歉地說,今天突然有事,不能和你一起加班做項目的時候,會體貼地強撐微笑,然后自己加班到深夜做完1000000件工作。 當有人在工作群里誤發(fā)了一些私人消息,比如「好煩啊怎么還不下班」「誒你們知道隔壁組的八卦嗎」「下班回家冰箱里有餃子」等等,并慌忙撤回的時候,體貼地假裝沒有看到,并配合其他同事一起用表情包刷下去。 選自《3月的獅子》 * 作者:曲瑋瑋,青年作家,百萬粉絲自媒體人,2018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最有故事的女同學。擅長以最細膩的筆法寫最觸動人心的情感故事,相信總有個故事會與相似的你相遇。已出版書籍《今天以后,人生無數(shù)可能》。歡迎來微博@曲瑋瑋找我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