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目前新手從駕校出來也還是小白的狀態(tài)。說小白有點過了,但是駕駛知識非常匱乏,這一點是沒有人否認的。很多老司機都是在實際上路后慢慢摸索出來的經驗。其實,您上路駕車之前,有一些看來的駕駛技巧也同樣重要。今天咱們就從路有多寬開始,給大家介紹下駕車的一些小技巧,希望能幫到剛從駕校出來,正手足無措的你。 1.判斷路寬 咱們標題說的,心多寬路就有多寬,這句當然是開玩笑的話,一句情懷的話。新手上來一定會兩眼一抹黑,坐在車里感覺自己開的車比哪里都寬,稍微窄一點都覺得過不去。這樣的感覺也有一種說法叫“向窄”,就是用來形容這種狀態(tài)的。 向窄怎么治?最有效的辦法是知道了具體的操作情況以后,再根據實際駕駛的磨練造就的。第一,您駕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力集中,放松,過窄的地方速度一定要慢,記住,慢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第二,咱們中國大陸駕駛的車輛都是左舵車,您坐在車輛最左邊的位置,所以左側的距離您一目了然。其實馬路上有中間的斑線,如果您左側的雨刮器凸起的點位和馬路上的斑線重疊,也就意味著您前輪和馬路中間斑線重疊了。 第二,當離障礙物越近時,你會發(fā)現(xiàn)障礙物已經進入了前蓋的輪廓線內,就需要及時剎車,修正方向盤。第三,您判斷您右側的障礙物是否可以通過也可以采用這個辦法來進行判斷。就是您看障礙物,或者右側的線是否與您車輛右側的雨刷器凸起位置重疊,如果重疊證明右側的距離已經很小了,需要注意調整方向了。 用了比較長的篇幅來介紹了新手上路如何判斷路寬,雖然是文字講解小竅門,但是卻非常的實用,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接下來要介紹更多行車當中的一些小竅門和小注意,各位客官老爺咱們往下看。 2.如何看行車中的車外后視鏡。 咱們上路開車不能總是直直的看著前方的道路,咱們在馬路上還要“左右逢源”。目前中國大部分的道路都很規(guī)范了,中間有雙黃線,行車中的車道用實線或者虛線進行分開,每輛車可以按照行駛的方向或者速度來選擇合適自己的車道。 這樣的動作就有了一個我們平時駕車最常說的詞匯“并線”。并線時必須要用到后視鏡來判斷車距的,這樣對于新手來說就多了一個難題,后視鏡怎么看。 第一,您調整好反光鏡。您坐在車內,坐好以后看車的后視鏡,后面的車身不超過后視鏡的四分之一。右側的反光鏡同樣是只露出車身的四分之一。 第二,當后車充滿您除車身以外的后視鏡時,后車距離您的距離為三米左右。這樣的距離是比較近的,車速快的時候不建議有什么操作。第三,當后車占據您剩余后視鏡的三分之二的時候,后車距離您大概5.5米左右,這樣您操作起來是比較安全的一個距離。第四,當后車占據您后視鏡剩余位置的三分之一,這樣后車距離您大概十米遠,這樣的距離您操作起來也大可以放心。 3.如何判斷您與前車的距離 判斷和前車的距離是相對前兩個操作更為簡單的。其實大部分人學完車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能看見車前蓋的安全感。這輛車能看見前機器蓋就是安全,自己有信心有把握不撞上,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真正開車熟練以后沒有人會在意這個東西。反而覺得自己當時的想法很可笑。 其實也簡單,我來介紹下。第一,當您的視線平視出去,車前頭和前車的輪胎下沿平齊,這樣您的車頭距離前車尾部大概五米左右,這樣的距離還是比較安全的。 第二,當您的視線平視出去,車前頭和前車的后保險杠下沿平齊,這樣您的車頭距離前車尾部大概三米左右,這樣的距離還是能進行轉頭動作。 第三,當您的視線平視出去,車前頭和前車的后尾門下沿平齊,這樣您的車頭距離前車尾部大概一米左右,這樣的距離您還可以往前多靠一靠。第四,當您的視線平視出去,車前頭和前車的后牌照下沿平齊,這樣您的車頭距離前車尾部大概半米左右,這樣距離您就別往前開了,容易發(fā)生追尾呢。 今天給各位客官老爺介紹了一下幾個新手駕車的小竅門,平時多聯(lián)系。不要緊張,相信您很快就能成為一名老司機,奮斗吧!各位。 文/楊逸寧 |
|
來自: 源來花開401 > 《內經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