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印象筆記和Evernote分別迎來了各自獨占的更新:印象筆記的Markdown功能和Evernote的模板功能。 對于這兩項更新我有不同的感受,觀點是:印象筆記的Markdown功能雞肋,而Evernote的模板功能則是啃不了的骨頭。它們共同造成了尷尬的局面。 印象筆記的Markdown功能: 印象筆記的Markdown功能據說是用戶期盼已久的功能,具體有多少用戶期待還真不好說。以我為例,雖然會Markdown,但是卻很少用,一直在使用著被人吐槽的默認編輯功能,主要是目前的Markdown工具還有挺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以印象筆記最終采用的Markdown方案來說,不滿意的地方是:要在兩種模式中切換才能看到各自的效果,需要編輯的時候要在編輯模式,需要良好閱讀體驗的時候則要在瀏覽模式。 如果說所采用的Markdown方案是一種妥協(xié),這其實是可以接受的,只是接下來提到的2點讓我感到Markdown的加入相·當·粗·暴: “Markdown按鈕”的亂入破壞了印象筆記本身設計的純凈和克制,讓我不得不分神去注意這個新按鈕,然而這個按鈕對于不使用Markdown的人而言是沒有意義的,還不如采用“為知筆記”“有道云筆記”的展示方式; Markdown 只能在印象筆記的PC和MAC端編輯,IOS、Android和Evernote版本都只能查看不能編輯,作為一個賣點是多端同步的筆記應用而言,這是很不友好的體驗。 由于自己的偏執(zhí),最后選擇了Evernote版本的印象筆記(發(fā)現(xiàn)這個版本后才發(fā)現(xiàn)印象筆記的產品混亂不堪),又讓我重新回到理想的體驗里面。不過也因為使用了Evernote版本的印象筆記帶出了模板功能。 Evernote的模板功能: 在之前試用過為知筆記后就想著要是印象筆記也有模板功能(而且能夠自定義模板)就好了,沒想到最后是在Evernote上實現(xiàn)這個功能。模板,在日常使用印象筆記時就經常用到,只是需要通過復制粘貼的操作才能應用到其他筆記上,這種原始的方式挺不方便的,因為多了“找到相應模板”“復制模板”“粘貼模板”這些操作。其中,如何“找到相應模板”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那些不常用的模板)。只能說舊有的模板方式并不高效,而新的模板功能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開啟模板功能的按鈕設定在每篇新建的筆記里,在新建的每一篇筆記內都會顯示,在筆記內輸入內容則意味著不使用模板,這樣的設定很沒毛病,模板被分享到中國版的“印象筆記”后也能順利使用,整個流程很流暢,體驗很好。 缺點是: 模板功能只能是Evernote會員使用(自定義功能需要成為付費會員) “印象筆記”不支持這個功能,所以印象筆記的會員也不能使用 從上面提到的2個功能去考慮,給我的印象是印象筆記的產品已經在偏離EVERNOTE一直以來的“克制”理念,更多地去迎合用戶的需求。 這是好事,因為它能關注我們用戶的想法;這也是壞事,因為它已經在背離一些用戶選擇它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