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鎮(zhèn)老街很多很多, 朱家角、七寶、楓涇、南翔…… 隨隨便便拎一個出來, 都是瑰麗古樸的秀水江南! 然而, 有這么一座古鎮(zhèn)尤為“特別”! 它的名氣大到上海人盡皆知; 它滲透上海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占據(jù)著本幫菜的半壁江山; 它保留著上海灘最嗲的年味! 它還被贊譽“浦東版威尼斯” 它就是上海人家門口的千年古鎮(zhèn)—— 一座三林塘,半部本幫史 上海土著年味都在這座古鎮(zhèn)里了 三林塘 :上海本幫菜之源 說起三林本幫菜,在上海灘乃至全國都頗負盛名!三林人早在元明時期,就已形成了本幫餐飲文化的習慣,號稱“廚藝之鄉(xiāng)”。 其中,以私房菜著名的有“林家菜、儲家菜、趙家菜、張家菜”等等。而三林特色菜也脫穎而出,比如:扣三絲、白斬雞、咸肉水筍、炒圈子、燉蹄膀、炒甩水、爛糊肉絲、糟缽頭、肉絲黃豆湯、八寶辣醬……聲名遠播。 據(jù)歷史記載,一批身懷精湛烹飪絕技的三林廚師,紛紛搶灘上海,開設(shè)本幫菜館,占據(jù)著上海本幫菜江湖的半壁江山!可以說,現(xiàn)如今上海本幫菜便從這里發(fā)端,是海派菜之源。 ![]() ![]() ![]() ![]() 這其中最經(jīng)典的代表,便是今天滬上名氣響當當?shù)牡屡d館!當年魯迅、白楊、周信芳等社會名流紛紛蒞臨,因“形制精巧,色香味濃”,生意日隆! 三林本幫菜: 舌尖上的“非遺”,贊譽無數(shù)! 從最早鄉(xiāng)下的流水席,經(jīng)過幾百年發(fā)揚光大,三林本幫菜在2008年被列入“浦東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贊譽無數(shù)! 在三林塘老街上,還有一家正宗本幫老餐館,專做地道本幫菜,生意爆火!《舌尖上的中國》曾在此取景。 古色古香的店面,傳統(tǒng)八仙桌條凳,多數(shù)是老底子上海人,都為這一口濃油赤醬而來。 本幫蒸三鮮 本幫扣肉 油 爆 蝦 糟 味 三 拼 點滿一大桌不過百
· 三林塘肉皮 · 上海人年夜飯的頭牌 提到肉皮,幾乎所有上海人都會立刻想到三林塘,一份肉皮三鮮湯,承包了上海人年夜飯的頭牌! 每逢過年前,很多上海人便習慣性買一些肉皮回家!寒冬里肉皮香味帶來的溫暖,是縈繞在上海人舌尖的鄉(xiāng)愁。 ![]() ![]() ![]() ![]() 三林塘老街上有幾家賣肉皮的老店,在上海老有名氣,是滬上餐飲店里廚師首選的食材,也有不少人外地人慕名而來。 美名遠揚的三林塘肉皮,看上去樸實,里面綿軟含湯汁,豐腴不油膩,顏色金黃卻爽口,煮久了也不會爛掉,實為肉皮中的上品。 海綿般的孔洞超容易入味,蓋上蛋餃、筍片、河蝦、雞肉、熏魚、豬肚等好料略煮,就是地道的本幫三鮮砂鍋,味道嗲到不行! 現(xiàn)下正是寒冬臘月,是吃肉皮的最佳時期,一家門圍坐吃年夜飯,熱氣騰騰,眉毛都鮮掉了。 · 三林塘八寶飯 · 上海人年夜飯的壓軸大戲 八寶飯是上海人年夜飯餐桌必備,地位甚高,無論多少山珍海味,都少不了它的位置。 就算飽得快到嗓子眼了,最后一口“八寶飯”也是一定要吃的,眼目清亮,口舌清新,使人頓覺胃口又開。 糯香爽滑的八寶飯,更是古鎮(zhèn)人家的重頭戲,家家戶戶都在為這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jié)忙碌,個頭渾圓分量扎實的八寶飯,放眼望去望不到邊際! 這份香飄老街的年味,更是引得上海人大老遠過來購買,只為年夜飯尾聲的那一口甜蜜…… · 三林塘塌餅 · 樸素年味,“太太平平” 三林塘塌餅看起來“圓圓塌塌”,滬語諧音“太平”,叫起來也討口彩,因此,三林人過年做塌餅,造房子、喬遷也都吃塌餅,圖的是“太太平平”。 漫步在古鎮(zhèn)上,臨街灶披間里,不時會飄出塌餅的樸素香味,這份近乎絕跡的美味,大多出自留守老街的老人之手。 在中林街125號的民間傳菜飯店,他家豬肉蘿卜絲塌餅,就是三林傳統(tǒng)的老工藝老秘方。軟軟的面團,加蔥花和豬油、純精的醬油肉、精細的蘿卜絲,把包好的面團壓扁,一鍋煎上十多個,聞到香味,立刻回到小辰光。 咬開塌餅,肉餡軟軟的,絲毫沒有油膩感,醬油湯汁特別解饞,鮮得很,完全是奶奶的味道,穿過時光隧道瞬間回到過去,奢侈?。?/span> · 三林塘醬菜 · 平凡到極點,卻深入人心 醬菜也是三林經(jīng)典特產(chǎn),被列為“滬郊百寶”之一,聞名全國。 老街上賣醬瓜的小店隨處可見,很多老上海人經(jīng)常光顧。別看一家家門臉小,都是扎根老街的原著民開的,歷史厚重得很。 重要的是,價格都很便宜,榨菜1元/袋,什錦菜8元/斤,姜片10元/斤,糖蒜12元/斤,咸菜心10元/斤……品種伐要太多! 對于阿拉上海寧來講,記憶里必然有一席之地留給“泡飯+醬菜”!這對拆不散的標配,平凡到極點,卻深入人心,是上海人屋里廂額經(jīng)典米道。 大頭菜、醬瓜、寶塔菜、榨菜……米道都哈嗲額!唰唰唰三碗泡飯下肚妥妥的。 經(jīng)年累月,這一口三林塘醬菜,配上泡飯,仿佛濃縮了這座城市的味道。 · 三林塘崩瓜 · 寫進《上??h志》,又脆又甜 有點年紀的上海人,一定聽說過三林崩瓜。據(jù)民國《上??h志》記載:“西瓜向以三林塘雪囊蝴蝶子最佳”,可見名氣有多大! 崩瓜瓜皮淡綠色,個頭起碼在2千克左右,皮很脆弱,一擊即破,“崩瓜”因此得名,是吃瓜群眾的最愛。 崩瓜瓜瓤呈嫩黃色,汁水特別多,是一般西瓜所不能比的。時光荏苒,三林崩瓜也漸漸淡出了視線,那口又脆又甜的瓜味,只有老街還能尋得著。 不是上海沒年味 而是你沒來三林 吃飽喝足,便得以好好逛逛, 這座家門口的千年古鎮(zhèn), 早已大紅燈籠高高掛, 角角落落喜氣洋洋! 一步一景,一步一千年 浦東三林鎮(zhèn),相傳已有千年歷史。宋代隱士林樂耕攜帶妻兒來此創(chuàng)業(yè),3個兒子分別居于三處,逐漸形成東林、中林、西林三個村莊,因此得名“三林”。 如今的三林塘老街,依然保留著東林、中林、西林,從東頭走到西頭,不過500米,卻步步都是風景。
眾多名譽加持的老街 上海最民俗的老街、中國民間藝術(shù)之鄉(xiāng)、中國龍獅運動之鄉(xiāng)、《舌尖上的中國》取景地……頭銜多到快數(shù)不過來。 上海民俗“富礦” 每年四月份,三林還會舉辦上海民俗節(jié),其前身就是三林的“三月半”圣堂廟會,舞龍舞獅、有龍舟、有花燈……是三林塘老街最熱鬧的時候,煞是好看。 此外,不得不提三林城隍出巡,那可是三林地區(qū)最大的迎神賽會,出巡隊伍浩浩蕩蕩,經(jīng)西街、越東街,每到設(shè)點即上香供神虔誠祈福,祈求風調(diào)雨順。 尋根鄉(xiāng)愁,地鐵直達還免費 趁著年底,到老街走一走,漫步古鎮(zhèn)青煙里,偷得浮生半日閑,在瓦片屋檐間拾起舊時年味。 最重要都是交通特別方便,11號地鐵直達,門票免費,可以說是離上海市中心最近的古鎮(zhèn)了。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聚集地 千年傳承的民間文化瑰寶 三 林 民 俗 館 來三林,最不能錯過的,便是三林民俗館,這里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基地,兩層古樓,記載了三林塘的歷史、發(fā)展、鄉(xiāng)俗、民風。 歷史車輪滾滾, 三林之“三絕、三寶、三特” 都是三林先輩們留下的寶貴財富, 魔菌這就為你們一一道來—— · 三林之源 · 三林塘港的橋、三林塘港的船、三林塘港 三林依水而建,一條河塘將兩岸相隔,所以水是三林的靈氣,哺育著老街兩岸生民。 · 三林三絕 · 三林瓷刻、三林刺繡、三林本幫菜 在老街上,還有一家瓷刻館,一家刺繡館,一家本幫菜館,都值得停留。 · 三林三寶 · 三林塘崩瓜、三林塘標布、三林塘醬菜 崩瓜和醬菜前面魔菌已提到,這里重點說說三林塘的標布。從明代開始,三林塘就因布市而繁榮昌盛,成為松江府紡織中心之一。民間流傳“收不盡的魏塘紗,買不盡的三林布”,可曾經(jīng)盛景。 三林塘標布也是棉布的一種,結(jié)實耐穿,舒適透氣??上У氖乾F(xiàn)在做標布的人越來越少。 · 三林三特 · 三林舞龍、“三月半”圣堂廟會、城隍出巡 每年廟會期間,舞龍舞獅盛況空前,因此三林還被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shù)之鄉(xiāng)”、“中國龍獅運動之鄉(xiāng)”。 推開民俗館二樓的木質(zhì)柵欄窗,就能看見隔壁的三林中學,多少小囡的青春時光在這里度過…… 民俗館旁邊還有一整條民俗畫走廊,可以慢慢欣賞一番。 · 還“藏”著一座博物館 · 老街還“藏”著一家博物館,兩層loft木質(zhì)洋樓,它就是——朱仙鎮(zhèn)木板年畫博物館(上海館)。 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是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工藝品之一,也是中國木版年畫的鼻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也是相當厲害了! 人才輩出,世人敬仰 浦東之源,上海之光 逛三林塘老街,不能走馬觀花, 若細細品味,會發(fā)現(xiàn)處處深藏古韻。 每一步都能遇見驚喜, 每一處都是上海驕傲。 · ① 三林名人廊 · 三林人才輩出,東門處,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三林名人廊,數(shù)十米長的古廊,記載了幾十位三林名人的傳奇人生。 本幫菜德興館創(chuàng)始人、百樂門舞廳承建者、實業(yè)家、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先驅(qū)、警察廳長、畫派巨擘、武舉人……在歷史長河中,三林塘人才濟濟。 · ② 文昌閣 · 文昌閣和長廊相鄰,并排佇立在街邊,兩層亭閣式的仿古建筑,四角正方形,古色古香,別具韻味,里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神像,不少人會來祈福燒香,祈求金榜題名事業(yè)有成。 · ③ 照膽臺 · “照膽臺”是三林的重要地標之一,每年這里都會舉行廟會,舞龍舞獅尤為熱鬧。 照膽臺旁邊是同善堂,這里是浦東新區(qū)文物保護點,現(xiàn)在里面是作為民居使用。 · ④ 湯氏宅邸 · 在老街上,有一幢中西合璧古色古香的優(yōu)秀歷史建筑——湯氏宅邸,兩層樓房,磚木結(jié)構(gòu),為民國初年由當?shù)鼐奚虦珜W釗出資建造。從精致的門頭,能窺見當年湯氏家族的興旺與氣派。 · ⑤ 文茗里 · ![]() ![]() “三林文藝青年聚集地”,古鎮(zhèn)版“田子坊”,這里會不定時舉辦攝影展、音樂會,適合文藝青年來打卡。 浦東版“威尼斯” 一河之隔,古今穿越 一般古鎮(zhèn)都是伴水而依,秀水茫茫。三林塘則不同,一條河,像是天然屏障,將古老和現(xiàn)代分隔開來,將寧靜和喧囂分隔開來。 一邊是鋼筋水泥,一邊是徽派寫意,左岸堅硬,右岸柔軟。 若是春夏季到來,還有柔軟的柳條輕拂,遠遠望去,三林塘儼然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古鎮(zhèn),實打?qū)嵉钠謻|版“威尼斯”。 ![]() ![]() 站在橋上,可以俯瞰整個老街街景,小橋、流水、人家……枕河而居的老街宛如在畫中。 爺叔阿姨坐在家門口,嘎嘎三胡,嗑嗑瓜子,享受著慢悠悠的時光。 家家戶戶早已掛上紅燈籠和喜慶的對聯(lián),用最原始的儀式感,迎接新年的到來。 蟲鳴鳥叫、弄堂人家……只要看到這樣閑適的安逸,煩躁的心情瞬間歸于塵土。 高懸的紅燈籠,仿佛在昭告魔都:這里還有上海最樸素的年味。 又像是在向所有上海人發(fā)出邀請:歡迎來老街走走逛逛,揭開它的古老與神奇…… 如今,很多人都在尋找年味。 年味到底是什么?逛逛三林老街, 老底子上海年味全部都說盡—— 年味是吃,在老街吃一頓原汁原味的本幫菜; 年味是鬧,拿著壓歲錢看舞龍獅子嘗盡小吃; 年味是新,穿著新衣在牌坊前許下新年愿望; 年味是聚,全家老少團圓歡聚暖意樂開懷; 尋個日子,來三林走一走, 這里有最土著的上海年味。 上海必逛:三林塘老街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三林塘老街(三林新村北50米) 交通:地鐵11號線三林站4號口出 門票:免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