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一位老太監(jiān)說:“故宮內(nèi)有70多口井,無人敢喝里面的水”,這是為什么?下面就來詳細介紹其中的原因。百度seo排名軟件 幾乎每一口井都死過人,別說飲用,就是當(dāng)洗澡水也會令人嫌棄,沖洗院子、蓄水滅火倒是還可以。永樂十八年,朱棣遷都到他的龍興之地北京,也就是咱們今天所說的故宮,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被老朱家和愛新覺羅家占據(jù)了500年之久。 而初期建造紫禁城的時候,飲用水問題成了重中之重,畢竟城外取水非常麻煩,所以共打井70余眼,其缺點就是水道相通,一口井受到污染,比如疾病甚至下毒等等,那么全宮上下就要全體遭殃,明清兩朝,宮女太監(jiān)的地位低下,因犯錯誤被罰受虐而投井自盡的大有人在,甚至身份稍高的人也有被害死在井中的,比如珍妃,慈禧回北京后才把珍妃撈出來,尸首已經(jīng)完全爛透了,那井水誰還會喝。 比如乾隆時期,皇宮用水來源改為玉泉山,但是前文也講過,曠費人力,勞民傷財,所以皇宮上下人等,包括皇帝在內(nèi)都是限制飲用水使用量的,當(dāng)然,這不是絕對的,再苦不能苦皇帝,皇帝每日50罐,太后25罐,太監(jiān)宮女就2罐。 |
|
來自: 昵稱6205111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