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逍遙丸的大家族里,有這樣兩個品種,一個叫做加味逍遙丸,一個叫做丹梔逍遙丸。其中,加味逍遙丸很常見,丹梔逍遙丸少見一些。那么,這兩個品種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呢? 加味逍遙丸(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加味逍遙丸,顧名思義,是在逍遙丸基礎上,增加了幾味藥而得到的。哪幾位藥呢?通過對比逍遙丸和加味逍遙丸的藥物組成可知,增加的是牡丹皮和梔子2味藥。 · 逍遙丸:柴胡、當歸、白芍、炒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薄荷和生姜。 · 加味逍遙丸:柴胡、當歸、白芍、麩炒白術(shù)、茯苓、甘草、牡丹皮、梔子、薄荷和生姜。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加味逍遙丸是在逍遙丸基礎上增加了“牡丹皮”和“梔子”得到的,而丹梔逍遙丸顯然也在突出牡丹皮的“丹”和梔子的“梔”,那么,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丹梔逍遙丸 好吧,讓我們來看看丹梔逍遙丸的組方。丹梔逍遙丸,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一冊收錄的品種,組成為牡丹皮、梔子(炒焦)、柴胡(酒制)、白芍(酒炒)、當歸、茯苓、白術(shù)(土炒)、薄荷、甘草(蜜炙)和生姜。我們仔細梳理一下發(fā)現(xiàn),丹梔逍遙丸除了個別炮制品之外,與加味逍遙丸的組方藥物完全一樣。 丹梔逍遙丸部頒標準 那么,既然組方藥味一樣,會不會在配伍用量上有所區(qū)別呢?丹梔逍遙丸的藥物配比,根據(jù)處方可以計算結(jié)果如下。 柴胡:當歸:白芍:白術(shù):茯苓:甘草:牡丹皮:梔子:薄荷:生姜 =15:15:15:15:15:12:10:10:3:2 加味逍遙丸藥典標準 而加味逍遙丸是2015版《中國藥典》的收錄品種,通過藥典標準計算可得其藥物配伍大致為: 柴胡:當歸:白芍:白術(shù):茯苓:甘草:牡丹皮:梔子:薄荷:生姜 =10:10:10:10:10:8:15:15:2:3 由此可見,兩者的主要區(qū)別,不是在藥物組成,而是在用量配比。也就是說,加味逍遙丸和丹梔逍遙丸是組方藥物相同但配比不同的兩個中成藥。與丹梔逍遙丸相比,加味逍遙丸加大了牡丹皮和梔子的用量。 中藥組方配比 那么,這種藥物用量配比的變化,給功能主治帶來什么影響呢?讓我們再看一下說明書。 · 丹梔逍遙丸:舒肝解郁,清熱調(diào)經(jīng)。用于肝郁化火,胸脅脹痛,煩悶急躁,頰赤口干,食欲不振或有潮熱,以及婦女月經(jīng)先期,經(jīng)行不暢,乳房與少腹脹痛。 · 加味逍遙丸:舒肝清熱,健脾養(yǎng)血。用于肝郁血虛,肝脾不和,兩脅脹痛,頭暈目眩,倦怠食少,月經(jīng)不調(diào),臍腹脹痛。 由此可知,一句話,功能主治大同小異。 因此,丹梔逍遙丸與加味逍遙丸,組方藥物完全一樣,都是在逍遙丸組方基礎上,增加了牡丹皮和梔子而來。但是,藥物配比不一樣,與丹梔逍遙丸相比,加味逍遙丸增加了牡丹皮和梔子在全方中的比重,也就增加了清熱涼血的作用。 【小金藥師說藥事】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