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太多的人都會認為剛強可以征服一切,暴力可以摧毀柔弱。但是我們祖師則告訴我們,柔弱的,才是偉大的。 今天有個朋友來問我,他為了要不要去帶領一個團隊而糾結(jié)。原本一個人做做業(yè)務挺好,自由自在。領導說要讓他帶團隊,他糾結(jié)了好幾天。帶團隊要面對各種壓力,自己又是新手,一有事情,就會睡不著,就會想心事,長此以往怕影響了健康。不帶團隊,周圍的人都說干嘛不帶啊,升級了多好啊,有名有利的。就是這樣左右為難,他問問我該如何辦? 若是跟隨心靈,注重健康,那么但凡猶豫的,雜亂的念頭就直接過濾,根本不考慮,不選擇。世人最大的困惑就在于,被這些外在的事物干擾,而聽不到心靈的聲音。 我不會評判李詠怎么了,那個出事的男孩怎么了,但我知道,在這背后,必然是兩種力量在對抗,而不是調(diào)和。生氣不在,死氣生焉。 祖師言,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陰陽之間的對抗,唯獨用和氣來解。剛強遇剛強,必然和氣不生,死扛,硬上,執(zhí)著,一定要怎樣怎樣,完全忽略了身體和心靈給出的各種訊息,而只是為了滿足對外物渴求,那就遠離大道了。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任何事情都可以回旋轉(zhuǎn)折,如水一般。 水是接近于道的,也是天下萬物中最柔弱的,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天下萬物,沒有什么是可以離開水,而又能戰(zhàn)勝水的。 當我們來到人世,必然要面對處世這個問題。處世的過程,必然有各種力量的平衡。一方面是人與人的,一方面是人與己的。磨合平衡的過程,就是能量的流動。 是用柔和之生氣,還是用蕭肅之殺氣,也是各有境遇。天道自然,春生秋殺,相殺相生。生命于是在期間流轉(zhuǎn),永不停息。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經(jīng)文言,弱者道之用。大道演化萬物,用的是弱道,是潤物細無聲,不知覺中發(fā)生了變化。 這次去鹿邑老君臺,看到了那最真切的炮彈,發(fā)而不炸,其中一顆永久地定格在那棵老樹上。想想這無堅不摧的炮彈——人類的武器,在無形無相的氣場之中,完全臣服。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大道的運化,無聲無息,不知不覺,所有的發(fā)生,都是最合理的。當年發(fā)射炮彈的日本兵,過了幾十年后,感召祖師的靈力,跪倒在老君臺前,立下和平柱,懺悔自己以前的種種剛強。誰又可以在生命面前不臣服? 有時候,很多人,不能夠尊重生命,在各種境遇面前選擇逃避,選擇放棄,選擇沉淪, 無論是各種磨難或苦難,在道教的精神世界中,都是可以轉(zhuǎn)化的?;蛘哒f所謂的這些苦或磨,只是智慧不夠,內(nèi)心不定,而無法面對的。 道教歷史上的很多祖師爺都經(jīng)過了人世的歷練,成就了最終的道行。 邱祖龍門七載,磻溪六年。重陽祖師,活死人墓中修大道。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 ?所有的垢土和不詳,僅僅是在生命磨礪過程里的一種經(jīng)歷。一個國,一個家,一個人,都需要在陰陽黑白的世界里走自己的路。日月星辰,風雨彩虹,春夏秋冬,哪一樣不是星球旋轉(zhuǎn)出來的風景?又哪一樣,永遠讓你深入期間,不得出離? 站在山上,俯瞰天下華燈,哪一盞又能長明或是不明? 世人只是更愿意選擇那一瞬的華彩。 風吹過那男孩的頭頂,因為難得如此的爽快。 華彩渲染了李詠的人世,因為難得如此的光芒。所有的飛蛾選擇了光與火,忘記了黑與夜。 這就是命運。 沒有是非與對錯。每個起心動念的背后,那就是道。 正言若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