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卦辭》的第四章接上一章講述“易為天地準(zhǔn)”。 一、易為天地準(zhǔn),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我譚:《易經(jīng)》是天地萬物變化的準(zhǔn)繩,所以包括了天地之道 二、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我譚:用《易經(jīng)》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所以能知陰陽兩界變化的道理;用《易經(jīng)》推演天地萬物原始的終點(diǎn),所以能知死生的道理;用《易經(jīng)》推斷萬物都是由精氣所成和游魂的變化,所以能通曉神鬼。 三、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jì)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我譚:《易經(jīng)》的卦象與天地萬物的現(xiàn)象相似,《易經(jīng)》的卦象就是來至天地萬物的現(xiàn)象。所以都不能違反;只要真正的懂得《易經(jīng)》才能知曉天地事萬物的變化。達(dá)到濟(jì)世救人的目的,所以才不會(huì)有錯(cuò);真正的懂得了《易經(jīng)》面對(duì)任何變化,精神都不會(huì)散開,知道自己,也知道天命,永遠(yuǎn)是樂觀的人生,所以才沒有憂愁。真正的懂得了《易經(jīng)》就會(huì)安于故土的生活,才能以仁修養(yǎng),所以才能有愛。 四、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我譚:《易經(jīng)》包括了天地萬物的一切變化,而沒有過錯(cuò);《易經(jīng)》通過由始至終迂曲婉轉(zhuǎn)的道理知曉天地萬物而沒有遺漏;《易經(jīng)》通過知曉晝夜變化之道而智;所以神是無處不在,無時(shí)不在;易是無體之體,無為之為變化無窮。 易就是變化的哲學(xué),天地萬物(也就是宇宙)沒有不變化的。天地萬物的一切變化盡在《易經(jīng)》的掌控之中,因?yàn)?,《易?jīng)》就是來至天地萬物不斷的變化之中。 |
|